涂小峰 李中學 席國旺
(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泌尿外科 鄭州450016)
輸尿管結石是泌尿系統常見疾病,治療方法多樣,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URSL)及體外沖擊波碎石術(ESWL)是臨床上常用的兩種治療方式[1]。其中ESWL在輸尿管結石治療中取得一定效果,但若結石體積較大、梗阻時間長,在碎石后無法快速分散并排出,影響治療效果[2~3]。隨著微創技術快速發展,URSL在輸尿管結石應用中具有微創性、結石清除率高等優勢,為輸尿管結石治療提供新思路[4]。基于此,本研究采用URSL及ESWL治療輸尿管結石,對比不同手術方法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輸尿管結石患者135例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法不同分為URSL組68例及ESWL組67例。URSL組男38例,女30例;年齡39~68歲,平均年齡(53.58±3.94)歲;病程1~2年,平均病程(1.03±0.67)年;結石直徑1.31~2.78 cm,平均直徑(1.95±0.68)cm;結石位置:中段20例,下段48例。ESWL組男35例,女32例;年齡38~69歲,平均年齡(53.76±3.88)歲;病程1~2年,平均病程(1.10±0.62)年;結石直徑1.30~2.79 cm,平均直徑(1.97±0.64)cm;結石位置:中段21例,下段4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手冊》[5]中疾病相關診斷標準,患者出現腰部不適、血尿、腎絞痛等癥狀,行超聲、腹部平片或CT檢查明確為輸尿管結石;保守治療無效;無手術禁忌證;病例資料完整;知曉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其他泌尿系統疾病;肝、腎功能異常;輸尿管解剖結構異常;存在泌尿系統手術史;泌尿系統畸形;精神異常,無法完成本研究。
1.3 治療方法 已合并泌尿系統感染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以控制感染,同時術前禁食禁飲12 h,并服用緩瀉劑,用于清腸以避免胃腸氣對手術造成影響。URSL組:術前常規消毒,保持截石位,采用連續硬膜外組織麻醉,采用瑞士EMS氣壓彈道碎石機、液壓灌注泵對患者進行治療,選用STORZ8/9.8F輸尿管鏡,于直視下將輸尿管鏡經尿道外口插入至輸尿管硬鏡到膀胱中,注意所有操作均保證動作輕柔。順著輸尿管間嵴對輸尿管口進行探查,將輸尿管鏡于輸尿管口插入,并灌注0.9%氯化鈉注射液,確定輸尿管結石位置后使用氣壓彈道碎石桿對準結石邊緣表面,采用“蠶食”的形式將結石擊碎,盡可能將結石擊碎成粉末狀。ESWL組:選用蘇州市錫鑫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CS-2012A-3型電磁式碎石機,將發射頻率設定為60次/min,工作電壓為6.5~9.5 kV每期發射次數為1 000次,經超聲顯像儀及電子扇形掃描探頭對結石位置展開定位,若結石位于輸尿管上段,可采用俯臥位;若處于中下段,可采用平臥位,碎石治療后依據患者癥狀給予對癥干預,兩次碎石時間需間隔14 d。
1.4 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輸尿管結石全部排出,各癥狀及體征全部消失,排尿正常為顯效;輸尿管結石基本排出,殘余結石體積明顯縮小,疼痛感較治療前明顯緩解,尿常規檢查基本恢復正常為有效;輸尿管結石未排出,結石無任何變化,疼痛等癥狀無緩解,尿常規未恢復正常為無效。(2)一期結石清除率。以術后殘留結石直徑<4 mm為結石清除成功。(3)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復發率。并發癥包括血尿、腎絞痛、發熱;對患者進行3個月隨訪,觀察復發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URSL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ESWL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一期結石清除率比較URSL組患者一期結石清除率為97.06%(66/68),ESWL組患者一期結石清除率為73.13%(49/67)。URSL組一期結石清除率高于ESWL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307,P=0.000)。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復發率比較URSL組與ESWL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URSL組復發率低于ESWL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近年來,輸尿管結石治療采用輸尿管鏡與腔內碎石技術相結合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已成為保守治療失敗后的重要治療方法,有助于減輕手術創傷,提高碎石成功率。ESWL是治療輸尿管結石的重要方式,具有非侵入性、無須麻醉、創傷小、操作簡單等優勢,在門診即可治療,碎石成功率高[6]。但治療效果受到結石大小、結石數目、結石部位等因素影響,大大降低術后結石排凈率,甚至需結合其他輔助治療或重復治療[7~8]。
本研究結果顯示,URSL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ESWL組,一期結石清除率高于ESWL組,復發率低于ESWL組(P<0.05),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與ESWL相比,URSL在輸尿管結石治療中碎石率更高,結石清除率高,術后復發風險低,安全性高。分析其原因可知URSL是在輸尿管鏡輔助下將壓縮氣體產生的能量驅動碎石器手柄中的子彈體,使得子彈體在高速運動下帶動碎石桿撞擊結石,從而達到擊碎結石目的[9]。有研究顯示[10],URSL屬于機械沖擊碎石,不會產生熱效應,加之碎石桿與結石表面接觸較為密切,對輸尿管周邊組織及黏膜損傷較小,安全可靠。為了提高URSL碎石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癥,術前需充分了解輸尿管是否存在扭曲及狹窄,操作過程中動作要輕柔;找到輸尿管后不得盲目試插,可采用灌注泵灌注無菌生理鹽水后擴開輸尿管開口,隨后再進鏡;若輸尿管開口較小,則需輕柔插入輸尿管導管,當鏡體完全進入輸尿管后再調整輸尿管鏡方向。綜上所述,URSL與ESWL均可有效清除輸尿管結石,但URSL在輸尿管結石治療中結石清除率更高,術中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較小,術后并發癥少,安全性高,利于預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