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旅游職業學院 洪濤
民宿作為一種能給大眾帶來難忘體驗的新業態,給人們創造了一種有溫度、有靈魂的新生活。民宿是酒店住宿的補充,但又是與酒店住宿完全不同的一個獨立的業態。當前越來越多的都市人出行選擇住民宿,其在中國發展迅速,然而,在其發展勢頭的背后,一些突出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亟待解決。
民宿發展越來越快,國家和各地也陸續出臺了一些管理的措施,但是真正落地適用的監管政策還非常欠缺。出現了各種監管主體,其中包括旅游、公安和衛生等各部門,各個監管主體缺乏溝通聯絡,彼此之間也不存在上下級關系,更談不上聯合監管,導致出現各個主體想管又無法真正管起來的局面,一旦民宿出現問題,沒有對應的懲罰措施,無法處理民宿的違法行為,監管無從談起。如果處罰的強度和方式方法不當,勢必造成民宿的市場混亂。
目前政府扶持政策不斷加強,加上市場需求,大家紛紛加入投資民宿開發的大軍,但是,在整體規劃和個性設計缺失的背景下,導致同質化開發現象非常嚴重。“千村一面”的現象比比皆是,目前很多民宿多集中在旅游景區,造成過分依賴同一處景點景區的局面。而且因為是圍繞同一個地區,周圍的環境和房間的設計都是雷同的,沒有差異。經營戶大多都是同一個村的居民,大部分的經營理念也沒有區別,導致了同質性經營,無論是房屋設計風格、客房裝修等硬件設施,還是服務項目、產品配置等軟件方面都極其相似,沒有個性和特色,更談不上與當地文化的結合和融入,有的甚至沒有基本的關聯。
產品的市場吸引力明顯不足。不同群體其消費的動機、消費的目標和消費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文人雅士、精英白領、工薪階層、青年背包族及年長者,每一個不同的群體有其特定的旅游偏好和消費能力,如果在民宿的設計、內容的提供、服務的供給及營銷策略上沒有差異化、個性化、人本化和特色化,那么對市場就沒有吸引力。
很多民宿經營者不了解市場需求,沒有經營理念,只注重硬件設施的建設,沒有研究經營的辦法。民宿經營者大都是個體的零散經營,沒有形成聯合體,彼此之間缺少溝通交流,他們只是跟著潮流,把閑置房屋拿出來出租,單純以此獲取一定的利潤。沒有在客人的體驗上下工夫,經營管理簡單粗放,缺乏專業化的運營。民宿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有的還是當地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沒有先進的市場營銷意識,不了解市場需求和客人心理,無法開拓市場,無法樹立品牌,民宿的發展受到了極大制約。
大部分民宿經營者是帶著滿腔熱情投資這個領域,他們只考慮自己的情懷,只考慮自己喜歡的風格,而忽略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當地的文化,有的只是跟風,加快速度,盲目模仿,沒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無法創造好的品牌。目前做得好的民宿一定是能結合當地的文化,把自己的情懷和當地的文化巧妙地結合起來,沉下心來,慢慢地積淀,給客戶提供更優的體驗,積攢人氣,打造品牌。
安全度是民宿消費體驗調查的重點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有的民宿出入口、接待處和主要通道沒有安裝視頻監控,大部分民宿沒有設置游客寄存貴重物品的設施,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未得到切實保障。在消防安全方面,絕大部分民宿沒有消防應急包,沒有逃生通道圖,有的民宿公共區域沒有配置消防滅火器,有的民宿沒有消防應急照明燈和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有的沒有設置逃生通道指示。不少民宿為木質結構或者木質裝飾等,一旦出現火災,在消防安全設施不全的情況下,極易危及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有的民宿衛生狀況令人擔憂。調查結果顯示,有的民宿床上用品不夠潔凈,只做到了基本潔凈;有的民宿床上用品非常不干凈;有的民宿毛巾不夠潔凈,只是基本清潔,有的毛巾非常不干凈,存在毛發、污漬等問題。此外,部分體驗員表示入住的房間有異味。
民宿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也極大地改善了鄉村的經濟風貌。但是絕大部分的民宿經營者忽視了環境保護的問題,他們追求經濟利益,缺乏環保意識,特別是在垃圾處理和廢水排放方面,沒有采取有效的處置辦法,造成鄉村環境受到極大的污染,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長此以往,當地的自然環境受到極大威脅,這與習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相違背,這種以破壞當地的自然資源為代價來獲取經濟利益的做法要及時糾正,否則民宿的發展也就違背了初衷。
針對民宿發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提出以下對策。
民宿的發展需要建立規范統一的法律法規,需要完善政策法規,特別是住宿管理、治安管理、衛生監管和環境保護等制度要完善。另外,要出臺具體的民宿經營規定,內容應包含民宿的建筑面積、裝修設計標準、具體房間數量、房屋的消防安全、食品衛生要求和民宿經營的具體范圍等各個方面的具體規定。民宿業要有本行業的具體規范,相關監管部門要有對民宿的監管規定,行業協會也要對民宿進行有效地監督和管理,敦促民宿良性發展。
地方政府要制定完善的政策體系,地方政府可以利用當地高校的優勢,對民宿規劃、游客滿意度、環境保護等方面開展深入研究,配合制定更加完善和科學的政策,有效地對民宿行業進行管理,形成成熟的行業規范,行業之間有效銜接,提高經營效率,完善經營方式。
要理順各個相關監管部門的職責和權限,發揮各個相關主體的協同作用,共同推進民宿業更加持久、和諧的發展。
國外民宿有很好的經驗值得借鑒。日本民宿的審核機制非常嚴格,民宿的開業需要得到官方授權的財團法人的輔導、審核,通過認證、登記后才可營業。法國政府每隔5年都會對民宿的經營規模、安全規范及食品標準進行一次 全面評鑒,以確保民宿的質量得到保證,他們同時要求房東一定要為客人們辦理保險,以確保客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隨著民宿的快速發展,國家和部分省市都出臺了相應的政策,給予當地民宿發展政策鼓勵甚至是經濟上的補貼和支持,規范和支持當地民宿產業發展。國家政策的出臺,地方相關條例的推出,帶動整個民宿市場進入調整規范期,相信經過在摸索中前進的過程之后,整個民宿行業將步入發展正軌。
民宿作為高品質項目,要進行差異化打造,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度文化挖掘和精品培育,民宿經營戶首先要進行市場調研,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情況找準定位。只有找準市場定位,才能打造差異化產品,滿足市場的個性化需求,從而找準主題,打造個性化產品,樹立個性化品牌。打造“一村一特色、一家一主題”,突出產品的個性特色,以避免同質化產品的重復開發。發展鄉村民宿經濟,既要傳遞生活美學、體現產品創新、弘揚鄉土文化,又能提供“望得見綠、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高品質旅游體驗。
改善民宿同質化的問題,需要結合當地的文化和環境,進行有效的規劃設計,突出當地的文化特色,來設計民宿自身的建筑特色和經營服務特色。一定要有自己的個性特征,防止成為流水線產品。將當地的傳統文化與鄉村旅游就業有機融合起來,助推鄉村振興。
目前單體民宿的發展受限,民宿集群帶來的效益更大,市場前景更廣闊,民宿集群在加快腳步發展,各地在發展民宿集群旅游區時,也逐漸摸索出一些獨特的、創新的開發模式。
進入信息數字與移動互聯時代,互聯網元素的融入讓民宿的發展如虎添翼,民宿的營銷要利用各種網絡平臺,要順應潮流,開發網絡APP,開通微信公眾號,進行多渠道營銷,打造互聯互通的民宿網絡平臺。民宿經營者可以利用圖片、文字和視頻,通過網站、微信、微博等方式,對民宿的具體情況進行展示,使客戶可以自行獲取大部分信息。此外,還可以通過網絡論壇與Email等離線方式,騰訊QQ、微信群等在線方式與客戶進行無障礙溝通。
民宿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民宿服務品質的競爭,好的服務水平才能招徠游客,才能留住客人,好的服務品質需要優質的服務團隊,服務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準,他們的素質和專業水平會直接影響到客人的體驗,所以要對服務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提升他們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目前我國民宿的服務人員服務水準普遍偏低,游客反映不佳,民宿經營者可以利用當地的高校進行定制化培訓,全面提高經營理念和眼界,以此提升客人的滿意度。
目前國內的“小豬短租”平臺發展得很好,游客在小豬平臺上,可以找到自己心儀的各地民宿,“小豬管家”和“攬租公社”兩項服務是專門為民宿房東提供的,為房客提供安全的支付體系和網上交流的社交平臺,提供良好宣傳平臺的同時,拉近和房客的關系,從而提高民宿的聲譽和口碑。
民宿要營造安全的住宿環境,要注重消防安全、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必須配備消防安全設施,安裝或準備好滅火器、煙霧報警器、醫療急救包、聲控燈、手電筒等逃生工具和逃生路線,在客人入住時向他們說明此類安全設施的位置,給客人最全面最及時的人身及財產安全保護措施。制定房屋安全手冊,提供房東緊急情況聯系電話、周邊的醫院、派出所位置及電話,以及其他房客在緊急情況下需要用的信息,把安全手冊放在顯眼的位置。
要確保民宿的衛生清潔,清潔衛生是最基本的要求,清潔衛生的高標準可以為客人帶來舒適的體驗。另外還要確保住客的隱私安全,不能讓隱私保護、安全問題成為客人入住的隱憂、行業發展的障礙。
民宿業要想可持續地發展,必須保護好自然環境,嚴守生態紅線。美麗的自然風景是自然資源優勢,同時也是經濟發展優勢。發展民宿的同時也應對文化資源進行保護、傳承和挖掘。
民宿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價值就是,它創造了一種具有鄉土韻味的生活空間和區別于都市的生活方式,而實現這一價值的基礎就在于對資源的有效保護和深入挖掘。保護好當地的古建筑、古遺址、古街道、古樹、古井,保留好當地的傳統民俗和歷史典故,嚴禁對各種傳統資源的破壞。打造當地的文化品牌,提升游客體驗和旅游品味。
總之,目前的民宿行業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多地得到了社會和市場的良好反應,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大力發展。希望民宿的發展不僅僅是農家樂的替代品,也不僅僅是住宿的一種補充,而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讓游客得到奇特的體驗,讓“背包客”有一個舒適便捷的交流空間,讓游子有一個溫暖的家。我們期待行業不斷蛻變,從新生產業慢慢演化到成熟的狀態,帶動就業、經濟發展的同時,給更多人帶去難忘的體驗和回憶。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民宿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了這個行業,隨著市場發展和用戶不斷更新的需求,民宿也將迎來新的挑戰。以文化為載體的民宿需要開辟更多新型的旅游模式,非標住宿方式迎來多樣化、圈層化趨勢,在未來會對民宿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