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田玉柬 孫志芳 朱冉 古永花
為了確保電子發票的開具、存儲以及傳輸流程更加具有完整性,因而區塊鏈電子發票運用了一定的技術,如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共識機制、智能合約、密碼算法等,可以有效規避信息真假難辨和一票多報等問題。它通過緊密地把開票方、受票方和稅務部門這三方連接了起來,進而實現了電子發票系統的新生態的建設。
由于區塊鏈電子發票管理系統在建設稅收的信用體系、共享稅金相關信息等多方面被適用的可能性較高,因此提出對稅制改編的新方案,對于中國的集團來說,區塊鏈電子發票管理系統也正在一步步融入我們大家的生活中。2017年7月騰訊公司率先宣布推出了一款應用名為企業電子銷售發票的移動區塊鏈電子交易發票服務平臺;2018年的8月10日,香港中國移動騰訊與深圳市土地稅務局共同在深圳市一起發行了我國國內的首張移動區塊鏈企業電子銷售發票;2018年11月,全球知名的零售服務企業中國沃爾瑪正式宣布推出了其在深圳的所有電子銷售發票;2018年12月,區塊鏈的所有電子銷售發票管理服務投放功能正式在支持微信在線支付的移動商戶平臺進行發票投放服務;2019年3月18日,對于騰訊旗下的一款區塊鏈服務產品,騰訊的滴滴乘車二維碼已經正式上線了,其中已經包括除了區塊鏈和所有電子銷售發票等服務功能;同年的5月30日,針對深圳的滴滴以及出租車,已經將區塊鏈電子發票的功能正式上線并且運用了;2019年8月,騰訊正式宣布推出"發票夾"企業應用,騰訊以自己的移動企業發票微信支付平臺應用為主要技術開發基礎,推出了一款可以同時實現支持企業發票電子銷售發票業務電子化和支持移動企業發票電子退款的“發票文件夾”企業應用解決軟件。但是,在目前環境下,在實際應用中還遇到一些難題,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創新。
公眾對區塊鏈電子發票的認知完全改變的時候,是在2018年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正式推廣應用之后。區塊鏈技術在電子發票中的應用主要是由區塊鏈的以下四大特點決定的。
對于中心機構意外導致的數據丟失這種情況在分布式賬本中將不必擔心。“人手一本”分布式賬本和存儲所有的稅務相關文件之前依靠組織的中心機構是不同的,它擺脫了對中央組織的依賴。在其看來,去中心化的設計可以使“稅務機關”中心節點獲取信息受限制,但現實是相反的,電子發票信息到區塊鏈傳動過程中,會把之前沒有獲得的大量交易信息顯露出來,并且會記錄在稅務機構的賬本中。稅務機關的“人手一本”分布式記賬模式,大大改變了稅務機構在信息掌握中的地位,占據了主導,獲得了更多的稅收數據,并進一步提升和強化了市場監管。
數據排列有序的保證,是因為存在的時間戳。為了可以隨時查詢數據,使其有更高的效率和過去的數據能被安全地保存,都是之前的發票數據通過訂單時間的主鏈。鏈中的電子發票賬單數據塊存儲高效利用大量的數據是可能的,通過運用哈希函數的加密技術,保證電子發票稅收后相關的數據塊鏈,如果有人想改變之前一些與稅收相關的數據是極其困難的。
稅務機關和納稅人的設置私有鏈。聯盟的鏈,通過稅務機關、海關、工商、銀行等部門的鏈相結合,稅務信息長久以來的孤島的問題解決了。
發票管理存在“偽造”(發票本身造假)和“虛開”(發票背后的交易造假)。無法辨別發票真假這樣的問題在開發票時經常會困擾我們,而且拿電子發票來說,打印難以識別真假重復,就導致財務監管的難度增大,這樣也就為舞弊、偽造、弄假提供了可乘之機,但是對于區塊鏈電子發票來說,可以使這個問題解決得很好。由于區塊鏈具有防改動、可溯源和防失真等特點,所以區塊鏈電子發票也就擁有了相應的無法私自改動、去中心化、分布式一致性、保護隱私等優點。稅務機關和納稅人設置私有鏈。聯盟的鏈,通過稅務機關、海關、工商、銀行等部門相結合,稅務信息孤島長久以來的問題解決了。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開具紙質發票一直都需要排隊—等待時間確定發票是否有效,然后確定發票的真假,最后向公司交付發票。發票的真假還需要公司財務再根據一定的方法確定一遍。對于本文提出的區塊鏈電子發票,我們可以從申領發票到開票到報銷再到報稅的整個過程進行打通,如此一來,我們結完賬了,可以在手機微信發票平臺開具發票,當然,我們使用發票過程中的各項信息都與稅務局和企業的信息同步了。這也就是我們使用區塊鏈電子發票最初的作用,減少人力排隊開票的步驟之一;手寫抬頭的步驟省略了,貼發票的步驟省略了,線下交單的步驟省略了,發票憑空消失的情況也就不復存在了。一切流程都能夠在手機上解決。對開票費時費力的廣大用戶群眾來說,區塊鏈電子發票的使用和普及,讓無法報銷、報銷出錯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對企業來說發票真偽可以批量地進行查詢,開票成本也降低了,大大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成本;對稅務局來說長期存在的報銷無果、參與方割裂、中心化存儲的弊端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工作流程也就會因此得以簡化了。
“1024”政治局集體學習后,區塊鏈在政務 IT 層面接受度得到極大提高,尤其是在民生、金融、政務等領域,這一點很快就得到了驗證,后來財政部使用的PPP平臺就采用區塊鏈技術;在國務院“減稅免稅”的政策領導下,區塊鏈電子發票有了“燎原”趨勢,北京、福建、深圳等地相繼推出了區塊鏈電子發票試點,所以接下來預計會有更多地市跟進推行;一場疫情,也很大程度體現了財稅電子化的重要性。區塊鏈電子發票不需要專用設備,不需要排隊等待,不限量且無須接觸,在疫情關口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
對于區塊鏈電子發票的總體規劃來說,現在依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該項目截至目前來說并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和業務規范,國內各地的稅局區塊鏈電子發票試點要么進度不一,要么低于預期。很顯然,在短時間內區塊鏈電子發票是難以普及的,故而跨地區實施起來難度相對還是很大。
區塊鏈是解決供應鏈金融和數字身份中的核心技術,但是,現階段我們應用的區塊鏈技術以及相關設備并不能解決我們預想中的大多數問題,對于如何最大程度地去中心化,讓使用過程的安全性最高,這些基礎設施會導致一定程度的風險。所以對區塊鏈電子發票來說,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發展產生阻礙。
區塊鏈因其不能被隨意篡改的特征廣受好評,大眾對此深信不疑,然而這會很容易致使人們走進誤區,忽視其中客觀存在的問題。比如,區塊鏈電子發票的數據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確,區塊鏈只能保證數據在流轉傳輸的過程中不被改動,但是如果企業誤把錯誤的信息數據記錄下來,傳輸到終端,誰也無法在鏈上改動,也不能撤銷。錯誤的信息會致使企業在財務核算上出現漏洞,發生損失。此外,雖然區塊鏈電子發票的網絡能夠建立,但是企業的相關稅務的監督管理工作仍然是由稅務機關來主導,稅務機關的核心地位不會發生變化,而其他的企業都只是稅務機關實施監管職能的見證者,區塊鏈電子發票改進最多的是智能化,加上去中心和存儲上的相關問題,那我們為什么不直接通過對稅務系統進行改進來提高工作效率,推動企業發展呢?如果這樣的話,企業也可以避免區塊鏈電子發票的去中心化、存儲繁雜等問題。總而言之,從這個角度來看,區塊鏈電子發票對于企業來說并不是十分必要的。
為了使區塊鏈電子發票得到廣泛推行,我們需要建立一套成熟的保障機制,可以確保稅收數據的準確和安全。區塊鏈系統主要通過加密算法這一過程減少風險的發生,但是并不能減少大部分的風險,依然存在很大可能的風險,區塊鏈極易受到51%的規則攻擊。不法分子憑借這一漏洞,趁機進入區塊鏈網絡系統中,強制停止交易支付或者禁止了新的交易過程,以此發生逆轉交易行為。所以在使用區塊鏈電子發票時不僅要保證發票數據的準確性,也要確保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企業要增強安全意識,加強自身的自我防范意識,時刻監督區塊鏈網絡交易中的狀況,定期檢查區塊鏈中是否有安全隱患,時時完善區塊鏈系統,解決區塊鏈系統中的各種漏洞和遇到的難題,加強警覺性,增強對危險的處理能力,盡可能地把風險降到最低。
第一,區塊鏈電子發票的法律效力如何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清楚的,這樣才能為接下來的賬務報銷和入賬以及歸檔等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為區塊鏈電子發票行業制定良好的業務程序和使用標準,做到全國統一,可以方便各省市構建一體化互信互認發票。第三,要制定出完善的實施計劃和方案。區塊鏈技術可能是未來信息化的重要基礎,但這一過程需要時間,因此要清楚我國稅收管理和信息化的現狀,制定明確計劃。
通過對區塊鏈電子發票的運用,納稅人可以領用、開具以及更加快速方便地交付發票,但是,在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弊端,如開具虛假的發票這樣的違法犯罪行為。第一,可以使用大數據互聯網系統,建立一套高能快速查錯的程序,對開票過多的企業,能夠及時有效地查出,然后及時進入數據庫檢驗,對虛開的多余發票自動鎖定。第二,區塊鏈具有共享機制,可以充分利用這個特點,構建可以查詢發票來源的數據鏈條,在商戶、各大銀行,以及第三方交易機構這些環節中,把電商平臺、物流平臺、海關流通貨物環節全部串在一起,進行系統數據查詢和檢驗,保證在電子發票交易過程中無法作假,數據真實。
區塊鏈電子發票系統的開展和實施,首先可以方便社會群眾,保證各類稅款的信息可以在這個系統中及時快速查詢來源,及時了解發票的使用狀況以及解決常出現的多次報送同一發票等問題,多次采集的痛點和難點;其次可以強化稅收風險防控,稅收部門可以通過利用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和共享共識的特性,將與稅收工作相關的信息進行連接,進而強化稅收風險防控;最后可以促進部門間政務信息協同共享共用。利用區塊鏈形成共識機制,打造共享互認、誠信法治的新型信用體系。所以區塊鏈電子發票系統將會在不久的將來被全面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