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講老師:林立文
前羽毛球世界冠軍,曾擔任國家羽毛球二隊男單組教練,北京羽毛球隊教練組組長;現為北京交通大學教師,北京交通大學高水平羽毛球隊教練。
——技術動作的習慣
之前自己打了兩三年的球,動作有些不標準。最近跟著教練改動作,發現都不會打球了,發力也不行,打球找不準點。
(zou喲喲喲)
那是一定的,凡事不破不立啊!為啥教練讓你改動作?正常情況下,肯定是你的技術動作有比較大的缺陷,如果不改,將嚴重影響你今后的進步。當你習慣了某種動作的過程,讓你改變這種習慣,那后果就是你說的這樣,不會打球了。為啥?就是前面說的:你剛剛破了自己的習慣,而新的習慣還沒有立起來。這不是你的煩惱,所有改動作的球友都這樣的。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縮短這個過程。
學習動作的過程,簡單點說,就是腦袋告訴運動神經要如何做,運動神經就根據腦袋交待的告訴肌肉要如何做,肌肉就一遍一遍地學習。當做到足夠多次,肌肉印象足夠深了,就形成了所謂的肌肉記憶。動作就學會了,變成了一種下意識的反應。為啥很多教練更喜歡教初學者多一些?人家是白紙一張,好學很多,一旦自己瞎練一通,形成了錯誤的記憶,那再去改就比較麻煩了。錯誤記憶也是記憶,是不是?對于這樣的球友,要忘記舊記憶再有新記憶,麻煩不麻煩?哈哈。因此,我給你的建議是:
1、改動作期間,精力的投入很重要,這關系到記憶深刻的問題,會影響這個過程的時間;
2、除了要改的技術動作,盡量別去打和這個技術相關的球。
歡迎愛好者提出問題,在提出問題的同時請附上個人簡單的打球經歷,最好能提供自己打球的動作照片以便專家在解答時更有針對性。問題可以留言至我們的微博“羽毛球雜志”、微信公眾號:“羽毛球雜志”或發送到:badminton123@sina.com
——吊球技術
我吊球吊直線的時候,拍面總是往右邊劃怎么辦?一直想練包切吊球吊直線,可是吊的時候,拍面總是劃到身體右邊去,不是向前。我要是向前包切,球就往左邊去了,成吊對角了,到底是咋回事?
(magicdrift)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如果你是右手持拍,那你說的包切吊球技術是頭頂吊直線,是吧?如果我判斷的沒有錯,你的吊球技術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
第一是切的角度,也就是拍面與球頭的切入角。頭頂區吊直線,整體的力量應該是向前,但包切的技術動作走的又是一個小弧形,所以我們切球的人角應該是先從7點鐘的位置向2點鐘方向切,在2點鐘位置觸到球,最后,動作在11點鐘處結束,完成吊球動作。這個是頭頂吊直線的一個基本過程,你可以試試看。
但是你的問題不止如此。拍面整個向右切出,說明你的動作太大了,你的切球走的是一條直線,所以才有你現在的感覺。包切球的完成過程是小弧形且比較短,如果是直線切,變成了劈,那是另外一個技術。如果動作過大,那后半段的包就沒有了意義,球都出去半天了,你再包過來,有意義嗎?所以,你要體會包切吊球中最重要的“包”是什么意思,再注意下完成過程的時間。
——技術突破
我打了幾年球,現在感覺自己打來打去失分的還是那幾個點。平時一起打得來的一群人來來回回能打得過的打得過,打不過的也打不過。這邊有專訓的猛男,真的和他們開打都是4成左右勝率,都感覺玩到頭了。拍子換來換去,被人家拿個100ti打得找不著北。怎么辦呢?
(七皇)
你的問題很典型,其實也很簡單。常在一起打球的一班朋友,彼此太熟悉了,優點缺點就那么回事兒,誰也沒有所謂的絕招,即便以前是絕招,現在也不是了。裝備那就更不是什么變量了,大家都清楚,裝備是用來修飾的,不是勝負手。
如何改變這個局面?最簡單的就是在某個層面上的如技術上、意識上或者體能上有所突破。造成目前的局面,就是相互的整體水平都差不多。因此,只有在某個層面有了突破,才能改變這種平衡。最簡單的就是技術上的突破,只有掌握更好的發力技巧、更精確的控制,才能有更好的戰術水平,才能讓你的對手消耗更多的體力和移動距離,這才是突破的根本。請一個教練?或者請教一個比你們好得多的高手?
其次,羽毛球是對抗性的體育項目,如果你能經常與比你好許多的高手打球,也可以。因為你的對手能逼你移動更快、體能更好、思想更加活躍,這也是一種簡單的提升整體水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