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翌 王蘊華 王 力
天津中醫藥大學健康科學與工程學院,天津 301617
在立德樹人的教育大格局下[1],實施課程思政已成為大學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作為中醫藥院校醫用物理課程的一線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始終堅持抓好課堂教學這個重要環節[2],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努力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整個教育體系,并在整個教學過程的每一環節中滲透[3],做好理想信念層面上的精神指引。現將在醫用物理教學實踐中積累的有關課程思政的一些經驗進行總結,現闡述如下。
醫用物理是高等中醫藥院校的專業基礎性課程,由于物理學史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思考和方法論是真實自然的,其內容既樸素又具有深刻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包含極為豐富的“課程思政”內容[4]。其具有利于開展課程思政的五個特色優勢[5],分別為思政素材豐富多彩,可以開展多主題的思政教育;其思政內容真實自然,可以提升課程思政效果;其實驗課程可以提供實踐課程思政和檢驗其成效的雙層平臺;醫用物理課程在中醫藥院校的定位有利于量大面廣的課程思政;其物理學與哲學的天然淵源使其具有實施哲學思政的獨特優勢。
事實上,醫用物理這門課程包含著許多思想政治教育的顯性和隱性素材,只要能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一定能在課程中有效實施課程思政。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要實施課程思政,首先要多角度、多層次的廣泛積累,深入挖掘其課程中的思政素材,才能對學生實施德育;而后就是研究、探析如何在教學目標中滲透思政元素,在教學內容中彰顯思政功能,在教學思路中巧用思政方法,在教學案例中融入思政教育,在教學評價中完善思政機制[6]。基于上面的積累和研究,筆者從課堂教學入手做了大量課程思政建設性工作,方法追求將思政教育“融”入課程教學,手段多樣為提升思政教育的“熔”解度,效果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榮”辱觀。
教學大綱是指引教師實施教學過程的方向標,因此,筆者首先修訂現有的醫用物理教學大綱。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將物理知識的形成、發展作為基礎,確立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的“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7],注重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銜接和融合。
首先,依據課程教學內容的知識點,從積累、總結成冊的思政素材中提取適合的立德樹人元素,并組織教學研討將思政教育與醫用物理的教學結合點挖掘出來,激發當代年輕人熱愛共產黨、熱愛祖國和人民的熱情,培養其為人民大眾謀幸福的奉獻精神,從而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依據課程教學的基本目標,以知識點為媒介,有機融入積累的思政素材,把物理定律產生的背景、認識過程和思維方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敢于追求真理,排除萬難,去積極努力、不斷探索科學的精神和科學觀、價值觀,學會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逐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
針對醫用物理的理論和方法尋找課程思政教學融入點;針對中醫藥院校不同專業的課程特點與內容,研究課程思政教學切入方法;針對學生對應未來職業,探索課程思政教學注入形式;逐步形成整門課程分類及分層融入、單元課程以知識點為主體整體貫穿、資源建設由師生共同承擔的系統化建設[8]。為此筆者師生組成了挖掘組、探析組、應用組共三個小組,大家各盡所能,為課程思政建設作了大量的工作,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也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鼓勵。
依托學校、學院課程思政建設的戰略目標,借助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從五個方面收集醫用物理課程蘊含的思政素材為基礎,制作課程思政的經典案例。
3.3.1 用物理學家眾多充滿正能量的感人故事作為生動的德育素材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 物理學史上的每一個載入史冊的偉大發現,其定理、定律的背后都有許多物理學家的潛心鉆研,其為此投入了很多精力。眾多杰出科學家的故事都是極具正能量的、博大感人的道德教育素材,都能激發學生對科學工作的熱情和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并培養學生為人類幸甘于奉獻的精神(表1)。
3.3.2 用物理學中大量的貼近生產、生活的創新素材提升學生哲學思辨理念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對大學生實施科學思維方法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學習科學方法特別是知識背后蘊藏的思想和方法既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開拓創新的能力。在介紹物理知識時,可以把定理、定律誕生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及科學家的靈感、思路和研究過程及解決方案像講故事一樣講給學生,而后共同挖掘其背后映射的哲學思想。例如講動量定理時可設計案例,我國交通法嚴令禁止車輛超速超載其物理依據是什么?在此引導學生要規范駕駛車輛維護公共秩序,同時調動了學生的興趣,進而探究其中的物理依據。
3.3.3 用物理學中有關的科技應用現狀作為現實素材增強學生科技興國信念以及責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在介紹半導體物理和納米材料時,教師可以向學生簡單介紹與半導體物理緊密相關的芯片技術,順勢給學生介紹華為旗艦級芯片的案例,重在使學生意識到我們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的速度一定要快,同時感受到在信息社會的變革潮流中要積極響應“科教興國”的號召。再例如多普勒效應可用于測量車速,測量血流速度,還被用到貴重物品防盜系統、機密室的防盜監控系統和衛星跟蹤系統等。如果學生掌握這一知識后,在講解其用途時很自然地就融入德育教育了,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發明與生活息息相關,這將有助于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樹立遠大理想,弘揚科學精神,參與發明創造,將來要為富國、強國貢獻力量。
3.3.4 用醫用物理實驗課程中自主性、設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等實驗素材培養學生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科學素養和鍥而不舍、開拓創新的精神 在教學中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看到生活中能觀察到的現象與所學的物理知識密切相關[9],如在波動光學偏振光課程中,首先給學生拿兩種外觀相似的太陽鏡,學生用肉眼無法區分類別,要求其結合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來區分不同,學生們非常有興趣,人人獻計獻策,個個討論熱烈,方法多種多樣,有些還很可樂也很搞笑,這說明學生的思路已經被打開了,此時引導學生認識偏振光,學習如何起偏,又怎樣撿偏,最終學會用馬呂斯定律,自然而然就學會了辨別與普通太陽鏡外形相似的偏光鏡,使學生們感到科學就在身邊,對潛心鉆研、發明創造興趣十足,并勵志為科學多做貢獻。再如在講分子物理統計規律時,可配合演示伽爾頓板實驗,讓學生觀察單個隨機和整體規律的神秘統一,引導學生分析推導出分布函數方程,再發散到生活中電商購物
平臺采用的大數據案例就屬于統計規律,讓追求用戶體驗的“95 后”新生代感受到課程的趣味性和實用性,由此產生強烈的探索欲。

表1 “課程思政”案例:《原子核裂變和聚變》教學設計提綱
3.3.5 用教師一言一行的示范素材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特別是在立德樹人方面具有明顯的導向、示范和激勵作用 一方面思想教育重在說理;另一方面教師行為具有示范性,學生具有向師性。記得在開門課上筆者給學生放了一段2015年北大饒毅教授在本科生畢業典禮上致辭的視頻,雖然只有535 字的堪稱最短畢業典禮致辭,但讓學生感受到了在探究科學的美妙之余自己還肩負著科技強國的重任,放視頻期間多次滿堂掌聲,下課后引爆朋友圈刷屏,反響很大。擺事實,講道理,對在校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尤其是成才方面具有明顯的導向、示范和激勵作用。
筆者發現融入物理課堂的思政元素,對于培養學生掌握物理學科知識體系,應用學科知識解釋物理現象的能力起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進行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以及卓越科學精神和堅毅意志品質的極佳載體。因此要充分發揮該課程的思政功能,以服務于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本文以醫用物理這門專業基礎課的教學為例,結合中醫藥院校的各專業特色,對課程思政下的醫用物理教學進行了較深入的探索與實踐,從收集、整理思政素材開始,經過積累、挖掘教學目標下的思政元素,到正確選擇與教學內容匹配的思政資料,最終研究在實施“課程思政體系”背景下的教學評價[15]。因此,筆者認為要貫徹課程思政就必須建立成一種完整的思政教學體系。我校醫用物理教學在課程思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許多值得所有參與教學改革的教師深入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