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趙世炎對中國革命的歷史貢獻

2021-01-30 01:58:34辛藝萱
實事求是 2021年3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辛藝萱

(南開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天津300350)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回望黨的歷史長河,馬克思主義先驅的智慧和革命精神仍然散發著理論的光輝。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1]趙世炎正是在這場偉大革命斗爭中成長并奉獻一生的中國杰出的實干家和理論家,無論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還是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都作出了重要貢獻,以實際行動為黨的發展歷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正值趙世炎同志誕辰120周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回顧趙世炎對革命事業作出的偉大貢獻,有利于進一步理解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無產階級政黨是如何在中國建立并成長的,有利于進一步啟示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基于百年黨史的深邃視野,研究以趙世炎為代表的偉大革命先驅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作出的貢獻、總結蘊含其中的歷史經驗,對于正確把握中國近代史、中國共產黨黨史以及社會主義發展史,庚續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一、趙世炎早期思想的發展與演變

作為中國第一批馬克思主義者,趙世炎同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導師一樣都經歷了一個由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深刻思想轉變過程。趙世炎出生于四川省酉陽縣龍潭鎮的一個地主兼工商業主的家庭,受家庭環境的影響,自幼時便被灌輸了民主革命思想,在從樸素愛國主義思想到民主革命思想的轉變過程中,有三個人曾對他產生過重要影響。第一位是趙世炎的二哥趙世玨,在1907年身懷救國救民的理想抱負考入軍官學校,隨后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毅然走上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道路。在父母的鼓勵下,趙世玨時常將自己在參與民主革命實踐中的所得所思向弟、妹傳輸,在此過程中趙世炎對民主革命思想有了早期的接觸。第二位是王勃山,是趙世炎在龍潭鎮高級小學念書時的地理教員,經陳德元、鄒杰等人介紹加入同盟會,同時又通過課堂向學生灌輸反帝倒袁的革命思想。面對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和袁世凱的賣國行徑,王勃山痛恨帝國主義的賣國政府給中華民族造成的深重災難,時常義憤填膺、潸然淚下,這種愛國主義情懷潛移默化地感染并塑造了趙世炎為拯救中華民族而獻身的革命志向。第三位是陳獨秀,也是對趙世炎早期思想轉變產生最為深刻影響的一位革命領袖。1915年陳獨秀在北京創辦了《新青年》,這一刊物成為趙世炎在師大附中學習期間深受啟迪和教育的思想之源,于是他投身于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偉大旗幟,通過書寫各種文章來闡述自己的民主主義觀點。趙世炎通過融匯貫通三人的革命理論形成了自身獨到的革命理論見解,《三代非專制辯》一文便是他早期思想的集中體現。他通過“‘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是三代之君皆立于人群之推載,非有所私諸己也”,[2](P2)表達了君主與群眾之間是領導與被領導,而非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突出強調了政治文化中“民本之維”的思想理念。同時,他還尖銳地指出,“古代上下一體,今則偏上偏下;古代民意機關公于眾,今日民意機關萃于一,公于眾者名實相稱,萃于一者有名無實”,[2](P7)鞭辟入里地揭露了袁世凱復辟帝制的反動本質,公然譴責這種封建專制統治,實為名不正、言不順。

五四運動以后趙世炎的思想得到了飛躍。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趙世炎大聲疾呼:“日本人強占我們的青島,歐美人同意他占據青島,段祺瑞不敢力爭,我們為了救國,必須起來反對,不能再埋頭讀書了。”[3](P19)在他的號召下附中學生開始了罷課和示威游行等一系列活動,追求民主和自由。1919年底,在《工讀主義與今日之中學畢業生》《推論“諸君的自身問題”——致孫光策》《論青年自殺》等文章和書信寫作過程中,進一步促使他革命思想有了新的發展,認為要形成“奮斗于此二十世紀之競爭世界”的革命斗志,就要推翻黑暗的社會制度。但值得明確的是,在這一時期趙世炎對于社會主義的本質認識還未上升至暴力革命階段,而僅是將工讀主義看作是“治病救人”之良方,因此,“工與讀,兩事也;欲得其兼,自不能不半工而半讀”。[2](P7)為了宣傳工讀主義,趙世炎主辦了《工讀》半月刊和《平民》周刊,盡管他在《工讀》半月刊的創刊詞中已經開始聲稱只有社會主義是解救中國的根本之道,但就如何徹底推行社會主義道路這一問題此時的他還沒有形成清晰的認識。

在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道路上,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加深了趙世炎對革命思想的認識。從接觸馬克思主義開始,他的革命思想逐步開始從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轉化。1920年,趙世炎便奔赴法國開始了勤工儉學之路。到了巴黎,趙世炎堅持每天“8+3”小時的工作、學習計劃達到以工促學、工學兼進的目的。正是在赴法勤工儉學期間,趙世炎對馬克思主義有了初步的接觸和了解。通過實踐的探索,他發現戰后的法國經濟蕭條、工廠倒閉、大批工人失業,同他出國前的美好愿景大相徑庭,這說明在這萬惡的時代即使是在歐洲,普通民眾的生活也很困苦,于是開始關注法國的社會狀況并進一步認識到了資本主義的本質。在給少年學會的朋友以及周太玄等人的信件中,趙世炎都表示原本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并未達到他認為的理想的社會狀態,戰后的法國和當前封建落后的中國究其本質都是腐敗黑暗的,在這一點上資本主義并未展現出任何優越性。于是,趙世炎深入工人內部,通過勞動搭建起與法國工人,特別是工人中的先進分子的聯系,從而探求勞動階級存在的真正價值與意義,這就為他之后找到工農聯盟的正確道路以及領導工人運動打下了重要基礎。在同李立三共同創建的勞動學會中,趙世炎明確提出必須組織工人才能進行革命斗爭的思想,表明了此時的趙世炎已經由工讀救國向革命救國轉變,這一轉變為他回國后領導中國革命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為了宣傳馬克思主義,趙世炎首先與華工建立聯系,同李立三組織了華工組合書記部作為領導華工的核心,在組織上先后建立了消費合作社和工余讀書會,并且有針對性地主辦了《華工周報》,成為在華工中開展馬克思主義宣傳工作和動員工作的主要陣地。日常工作中,趙世炎借以文娛活動、講課、演講等形式去進行組織宣講,提高華工的思想認識與思想覺悟。通過這一系列活動,一些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下,增進了對共產主義的認識,同時使一大批赴法勤工儉學的知識分子同工人階級建立起密切聯系,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1922年8月,由趙世炎主編的《少年》月刊(后改為《赤光》半月刊)出版,這一刊物正是趙世炎在創建旅歐少年共產黨時用以主要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陣地,旨在加強少年黨員、團員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在1923年“東大”學習期間,趙世炎時刻不忘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在課余時間廣泛閱讀了德、法、英等版本的馬克思主義著作以及各種報紙雜志,在著重考察蘇聯和幾個主要帝國主義國家基本情況后,在《向導》周報和《民國日報》等發表了數篇頗有見地的研究成果。其中,《世界與列寧及列寧主義》《列寧》兩篇文章集中反映了趙世炎的馬克思主義觀。在他看來,列寧主義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是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此時趙世炎已經掌握了社會主義要靠暴力革命取得勝利的精神實質。在回國后,趙世炎也從未間斷對列寧主義的宣傳,他創辦了《政治生活》周刊并擔任主編,加強革命理論的傳播和教育,認為把列寧主義應用到中國來,是中國勞動階級唯一的責任,指明了馬列主義是指導中國革命勝利的唯一正確的理論。在1924年7月到1926年7月期間,趙世炎在《政治生活》上發表的文章就有五十多篇,除了以《政治生活》為主要宣傳場域外,還經常去北大三院和北京黨校等地圍繞國內外的代表性問題發表獨特見解,將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現實相結合,使那些聽課的學員們切實感受到了馬列主義在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煥發的理論魅力,開始自覺高舉起馬列主義的偉大旗幟。

二、趙世炎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趙世炎是五四運動、早期工人運動的領導人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人之一,在他追求真理的過程中逐漸深化了對工農群眾的認識,深切感受到工人階級身上的優秀品質和革命性質,正是由于趙世炎等一批共產黨人在實踐中逐漸明晰了革命的主體力量,才讓早期的中國共產黨找到了革命力量的源泉。

1.組織工人進行革命斗爭。1920年趙世炎赴法勤工儉學,這一時期成為他深入考察工人狀況、積累領導工人斗爭經驗的關鍵時期。到了法國以后,戰后經濟蕭條的資本主義社會并未給廣大赴法勤工儉學的朋友提供充足的工作機會,面對從美好愿景到殘酷現實的巨大落差,一大批崇尚工讀主義的學生面臨著能否繼續履行以工促學的艱難處境。對此,趙世炎號召大家堅持勤工儉學,在他看來,組織工人是開展革命的首要前提,工廠是團結工人、積累領導工人斗爭經驗的最佳陣地。于是,趙世炎在廣大失業工人中擔當起“領頭羊”的角色,并與李立三一同創建起勞動學會,進一步加強了廣大勤工儉學學生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此期間,他提出了必須組織工人才能進行革命斗爭的重要思想并領導組織了一系列革命實踐。

引導組織開展“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為爭取權益而斗爭。在赴法勤工儉學的成員中絕大多數是像趙世炎一樣接受過五四運動洗禮并擁有強烈革命意愿的先進分子,這些人為了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不辭艱辛跨越大洋到達歐洲,企圖通過工學兼進的方式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真理,深入工廠了解社會狀況,做好革命斗爭的一系列實踐活動。馬克思主義認為,事物是在曲折中前進的,革命實踐發展亦是如此。這些活動遭受到國內外反動統治階級的多方阻力和打擊,廣大赴法勤工儉學的學生失去了國內的資助,同時又面臨著被迫遣送回國的壓力。為了爭取赴法勤工儉學學生在工作生活上的正當權益,1921年2月28日四百多名學生集中到中國駐法公使館進行請愿示威,提出“要吃飯權、工作權和求學權”的要求。但是,學生們的訴求并未得到合理回應,而是遭到了中國駐法大使館和法國政府派出軍警的聯合鎮壓。面對廣大勤工儉學學生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暴力鎮壓,趙世炎和李立三等人正式以勞動學會發布宣言,號召全體赴法勤工儉學學生團結起來進行斗爭,迫使公使館和法國政府作出讓步。

在華工中開展調查宣傳研究工作,為爭取自由而斗爭。趙世炎在施乃德工廠做工期間與廠里的華工建立起密切聯系,在深入了解后,他對于被北洋軍閥政府以奴隸身份出賣給法國政府的近二十萬華工的遭遇表示極大憤慨。然而,要想換取華工的身份自由,則需要按照北洋軍閥政府簽訂的合同,以陸軍部的六百法郎、領事館的一千法郎以及五個有職業的保人作保為條件進行交換。在給周太玄的信中,趙世炎表示:“我們為想建筑一切事的根基,亦為想感情上建筑信用起見,打算使這里邊幾個——大約五六人——優秀分子脫離陸軍部的合同使他們身體得自由。”[2](P67)在趙世炎的多方聯絡和交涉下,李光漢等人為部分華工作保,使部分華工成功脫離合同獲得自由。

開展“拒款運動”,為維護國家主權完整而斗爭。北洋軍閥政府不僅對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施行打壓政策,還通過出賣中國“稅”“權”開展賣國行徑。1920年6月,北洋軍閥政府以向法國借款三億法郎為由,將中國印花稅和滇渝鐵路修筑權出賣給法國,這一消息在法政府報紙上傳播后,旋即遭到了所有勤工儉學學生以及旅法華工、華僑的反對。周恩來、趙世炎等人團結聯合中國旅法學生會、華工團體和國際和平促進會、東亞問題研究會和巴黎通訊社等華僑團體堅決反對借款,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拒款運動”,后來這一運動被廣大赴法勤工儉學學生稱作是“國外的五四運動”。為了表明“拒款”決心,周恩來、趙世炎等人在巴黎專門成立拒款委員會,并發布了“拒款宣言”,在事關國家主權完整性的大局當前,趙世炎等人將斗爭精神貫徹到底,經過全體勤工儉學學生、華工、華僑的努力,“拒款運動”取得了最終勝利。

2.創建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據文獻記載,趙世炎在赴歐勤工儉學前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綜述》中曾提及“從1920年5月上海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到1921年7月黨正式成立時止,在這段時間里,有些人在上海同陳獨秀、李漢俊等發生聯系,贊同建黨”。[4](P27)事實證明,趙世炎在上海時曾高度贊同陳獨秀的建黨主張,并在不久后搭乘法國的“阿芒貝利”號船啟程去了法國巴黎,開始了他為建黨工作謀劃奉獻的光輝歲月。在1921年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后,趙世炎、周恩來等第一批共產黨人堅持高舉共產主義旗幟,以巴黎中國共產黨小組為大本營共同商討籌建共產主義青年團。事實上,趙世炎在“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之后便深刻領會到團結起來的重要性,他與在蒙達尼的蔡和森,就在歐洲成立一個包括留法學生和華工中優秀分子在內的共產主義組織的主張達成了共識。在給吳明的三封信中,趙世炎也明確提出在歐洲決定成立一個青年團的主張,要求提供國內關于青年團的一切相關書報印件,明確提出團組織機構建立的方略、黨團關系以及組織建設基本原則等重大問題。在經歷了詳密的準備工作后,1922年6月,趙世炎在法國巴黎的布倫森林主持召開了中國少年共產黨成立大會,參與大會的包括趙世炎、周恩來、劉伯堅等二十多名旅法、旅德、旅比的代表。大會討論了團的章程,對團成立的意義以及整個籌備過程進行了詳細闡述,最后決定將團組織定名為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并選舉產生了以趙世炎為書記、周恩來為宣傳委員、李維漢為組織委員的中央執行委員會。不久后的十月,經全體投票表決,決定將“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改名為“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并作為“旅歐之部”歸屬于國內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這等于對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的性質作出進一步明確的界定,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分屬于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而不是中國共產黨在歐洲的支部,其本身是作為團組織而不是黨組織而存在。

3.領導工人運動為政權而戰。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標志著國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面對國內龐雜的重大事務亟需一大批有能力的干部共同商討和處理,在這樣的情況下,趙世炎遵照黨的決定,擔負著使命和任務從莫斯科返程回國,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在回到北京后,趙世炎被中共中央任命為北京地委書記,隨著北方區執行委員會成立,趙世炎開始擔任北方區執行委員會宣傳部長兼任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的職務,配合李大釗一起領導北方的革命斗爭。

1925年以五卅運動為起點掀起了全國大革命的高潮,在這場帝國主義殘害中國人民的歷史慘案中,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革命性被極大地調動起來,相比以往任何一場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在群眾動員范圍上更加廣泛,斗爭的規模更加龐大,革命的內涵更加深刻,集中體現出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和革命精神。趙世炎作為北方區執行委員會的領導者之一,在“五卅”慘案發生后,立即帶領和組織來自各行業、各階級的北京人民進行聲援,建立了包括學生滬案雪恥會,工人雪恥會,北京各界對英、日帝國主義殘殺同胞雪恥大會等組織,不久北方各地關于聲援“五卅”的斗爭逐漸連成一片。為了加強天津等地的革命運動,趙世炎首先對遭受到奉系軍閥捕殺并鎮壓的天津地委組織的日商紗廠工人罷工事件進行了聯合救援。隨后,在趙世炎的直接領導下,天津地委又發動了一次全體海員大罷工,這次罷工范圍涉及到上海路線的“昌州”“順天”“重慶”“朝陽”以及香港路線的“惠州”“夔州”“裕生”等地,范圍之廣、時間之久遠超從前,直接導致了天津港陷入癱瘓,沉重地打擊了英國資本家。

五卅運動使帝國主義認識到中國人民身上具有百折不撓的革命斗志,同時這場血腥屠殺也進一步激化了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于是,帝國主義試圖以召開所謂讓步性質的“關稅會議”來達到緩和矛盾的目的,實則是打著“關稅讓步”的幌子,營造出中國人民將爭得關稅自主的假象,進而使中國人民放下警戒、瓦解斗志、分裂反帝統一戰線。面對帝國主義的圖謀,趙世炎一針見血地指出:“‘民眾的政權’,要由‘革命的民眾,由實際革命奮斗中由統治階級手里奪取’。”[5](P186)事實證明,企圖依靠段祺瑞政府為中國民眾爭得關稅自主是絕對不可能的,正如趙世炎在《政治生活》上所言,民眾的政權是民族利益的保障。民眾的政權旁落在媚外軍閥的統治階級手里,什么民眾利益都談不到,什么自主都行不通。所以民眾在關稅自主運動中,更不要忽略了對政權的斗爭。在趙世炎的號召和領導下,1925年下半年的北方政治形勢開始明顯好轉,革命的民眾在趙世炎等人的號召下,開始了爭取民眾政權的長期戰斗。

三、趙世炎的革命理論與經驗總結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從革命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它的重大意義在于為中國革命發展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和革命道路。在工讀主義思潮的牽引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揭示了將工農群眾與知識分子相結合、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相結合、生產勞動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的革命運動規律。實踐證明,這一思路是正確的,風起云涌的工人運動使無產階級掌握了理論武器,同時也使廣大知識分子看到了無產階級在革命中的主力軍作用。以趙世炎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正是以自身的革命經歷,為我們提供了攻堅克難的寶貴經驗,推動了中國革命的整體向前發展。

1.建立工人階級政黨是中國革命的首要問題。“什么是黨?就是代表某一個階級的覺悟分子所組成本階級的先鋒隊。工業資產階級有它的政黨,農業地主階級有它的政黨,軍閥與官僚階級也有它的政黨。因此,社會上占大多數的生產者——工人與農民——也應該有一個政黨,是同樣的道理。”[2](P129)趙世炎在赴歐勤工儉學期間學習和研讀了大量的馬克思主義著作,深刻領悟到那個時代是政黨林立的時代,進一步認識到“在當前同資產階級對立的一切階級中,只有無產階級是真正革命的階級。其余的階級都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而日趨沒落和滅亡”。[6](P38)因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工人階級的先進性和革命徹底性要求他們承擔著解放全人類從而使自身得到解放的特殊歷史使命,建立一個工人階級政黨成為中國革命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面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壓迫和暴政,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就必須依靠工人階級,這是因為工人階級在本質上就是革命的,是對準資本的進攻而反抗的最徹底的階級。趙世炎認為:“世界上最可靠的,只有工人、農人的黨……工農的黨擔負世界未來政治改造、經濟建設的最后責任。”[2](P129)他明確表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政治改造)和建設(經濟建設)任務需要中國工人階級聯合有革命覺悟的農民共同戰斗,這一提法既是對工農聯盟思想的初步認識,也體現了工人階級在革命斗爭中堅持聯合一切力量團結協作的特點。正如他在評價五卅運動時認為這場運動勝利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占大多數的工農階級為戰斗之先鋒與領導,另一方面小資產階級的愛國群眾(學生與商人)極力擁護戰斗的基礎且以實力參加。在法國艱苦求學的經歷使趙世炎有機會深入到廣大工人之中,深切感受到工人階級身上所具有的獨特精神品質,也正是因為在巴黎期間同當地工人以及廣大華工中的覺悟分子建立起密切聯系,才得以積累了豐富的領導工人斗爭的經驗,在隨后的工人運動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

辛亥革命的失敗充分證明了沒有一個堅強的革命政黨作為團結一切革命力量的強有力的核心是不會取得勝利的。隨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以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逐步傳播,建立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工人階級政黨的任務被提上了日程。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中國革命的基石,印證了“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6](P49)中國革命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斷取得突破和勝利,用事實證明了趙世炎多次強調的建設一個工人階級政黨的重要性。

2.加強黨的支部建設是解決無產階級政黨組織問題的關鍵。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建立一個工人階級政黨作為革命領導核心的任務基本完成,但是在軍閥斗爭頻仍的情況下,要徹底完成革命任務不能僅僅依靠黨組織自上至下的單向領導,還需要黨同人民群眾的雙向互動和緊密配合。對于剛剛成立還處于幼年時期的中國共產黨而言,其大部分的活動都要依托于無數個黨員個體去完成,小沙渡罷工的失敗直接指出了黨組織在執行上存在的問題,黨群關系直接牽引著中國革命的前途和中國共產黨的自身發展。為此,趙世炎多次強調要加強黨的支部建設,發揮黨的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組織作為聯結政黨與群眾的樞紐,其自身建設水平直接關系著黨的建設發展,組織建設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所要面臨和解決的主要問題。

趙世炎在長期領導工人斗爭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強調要站在階級斗爭的出發點上,頭一件事就是需要一個鐵的紀律的無產階級政黨,指明了加強黨的建設,尤其是黨的組織建設的重要性。趙世炎回國后,針對北京地委的支部建設遠遠滿足不了工作范圍的情況,他特別重視在工人中間建立黨的組織,不僅要深入工農群眾,還要注意深入了解和培養青少年以及婦女中的積極分子、少數民族中的積極分子。在他的宣傳和組織下,一大批先進女青年以及蒙古族青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壯大了黨的組織力量。

在趙世炎看來,抓好黨的組織建設首先要嚴把入口關,鑒于黨成立初期支部發展緩慢、組織力量弱小等情況,他積極深入各階層各地方的人民群體中發展共產黨員,在堅持選拔原則的基礎上培養人民群眾中的積極分子、覺悟分子的加入。這一點在他旅歐勤工儉學期間成立青年團時就有所體現,質量為要,數量次之是趙世炎一直秉持的選拔原則。除此之外,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的黨的建設上呈現出一個鮮明特點——將黨的支部建設作為解決無產階級政黨組織問題的關鍵。這是因為,黨的支部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的不同地方設置的基礎和核心力量,在《組織問題與支部工作》這篇報告中趙世炎指出支部建設的意義,他認為“支部是黨的基礎,是黨在各種社會中之核心,沒有社會中各種支部之存在,我們便可以說,我們的黨就不算存在”,提出“一切工作歸支部”的口號,借以嚴厲批評當時黨內存在的領導落后于群眾的尾巴主義傾向。

可見,組織問題與支部工作是我們黨在中國革命中所要著力解決的重點問題,支部不是狹義概念上的黨的分支,是作為核心和根基而存在的。因此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問題是世界范圍內的政黨所要面臨的普遍性問題。趙世炎的革命理論體現了他在黨的建設上主張發展黨員、加強黨的支部建設,這一點與目前中國共產黨強調的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在觀點上是一脈相承的。

3.依靠群眾力量開展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方向和武器。趙世炎從革命實踐中總結出“必須組織工人才能進行革命斗爭”的策略思想。這就指出了中國革命中的兩個重要方面:一是要深入群眾,依靠群眾力量進行革命斗爭;二是中國革命斗爭的主要形式是武裝斗爭。對于廣大黨員和組織干部如何去深入群眾,做好群眾工作的問題,趙世炎提出要用啟發式的工作方法,使他們有自發的政治覺悟,自覺投身于中國革命的運動。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歸根結底是為人民服務,開展革命斗爭首先就要弄清楚方向問題。對此,他高呼:“‘民眾的政權’,要由‘革命的民眾,由實際革命奮斗中由統治階級手里奪取’。”[5](P186)號召組織群眾,一起為了爭取民眾的自由而戰。為了把群眾切實組織起來適應斗爭的需要,趙世炎在學生中組織了學生軍,還在學生軍的基礎上組織了敢死隊,在工人中組織了保衛隊,在農民中組織了農民自衛隊。事實證明,這種工作方向是正確的,在趙世炎、李大釗等人領導的一場以推翻段祺瑞和建立國民政府為目的的革命斗爭中,人民群眾雖然尚未完全武裝起來,但是已經反映出群眾的強大力量。

趙世炎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特別是列寧主義時深受“暴力革命”思想的啟發,結合國外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以及國內上海工人大罷工的經驗教訓,得出沒有武裝就無法進行革命的重要結論。他認為:“過去西歐各種暴動都是反抗軍閥主義及資產階級的帝國主義,從十月革命前后加添一個被壓迫民族的群眾暴動,此暴動必須有中心群眾(工人與農民下層群眾)。我們目前的暴動工作即為此類。”[2](P585)我們要準備軍事暴動工作,做好群眾工作是首要前提。為此趙世炎提倡:擴大我們的組織,介紹大學、中學的同志,名校左派組織也要發展,在工人、學生、商人中都如此。他多次強調暴動是我們的經常性工作,這一思想在1926年以后趙世炎參與領導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中都得到了實施與體現。

1926年10月,上海黨組織發動的武裝起義遭遇失敗,趙世炎提出要克服急躁盲動情緒,深入到群眾中去做發動工作,爭取各方面群眾的革命力量。在經歷了兩次起義失敗以后,趙世炎深刻總結經驗教訓,以訓練工人武裝糾察隊為途徑解決了武裝來源問題。1927年3月,在周恩來、趙世炎等人的領導下,上海工人階級取得了第三次武裝起義的完全性勝利,深刻證明了中國革命斗爭的主要形式必須是武裝的,唯有依靠人民的力量才能取得最終勝利。

小結

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之一,在近代中國遭受到資本主義列強的侵略,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情形下,面對救亡圖存和民族振興的現實需要,趙世炎等中國最早一批馬克思主義先驅為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以及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貢獻。趙世炎對中國的民族革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進一步結合中國實際發展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觀。趙世炎的革命觀內容豐富、思想深刻,他提出的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加強黨的組織建設、依靠群眾力量進行武裝斗爭等革命論斷和主張,為幼年時期的中國共產黨制定革命路線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遵循。這些寶貴的理論財富是在對中國社會現實情況的敏銳洞察、對馬列主義的學習研究基礎之上形成的,對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思路具有不可忽略的價值與貢獻。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大全韩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不卡精品| 国产va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成人福利在线看| 欧美国产在线看|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操国产美女|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精品91视频| 亚洲天堂免费| 久久semm亚洲国产|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高清|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久久青草热|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色图另类|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欧美区国产区|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欧美成人国产|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伊人成人在线|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午夜日b视频| 亚洲第一成网站|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国产97视频在线| 青草精品视频|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热久久国产| 日韩在线中文|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1级黄色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91色在线视频| 日本久久免费|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久久香蕉欧美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 女人18毛片久久|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www.亚洲一区|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五月激情综合网|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