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傳媒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 劉小慧
我國動畫產業在近幾年呈現出從最初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我國動畫產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市場需求決定著動畫產業的發展方向,并且也是推動產業穩定與產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為動畫產業的發展需要市場的支持,以市場作為促進我國國產動畫自身提升發展的有效媒介和手段,并且要在市場中獲取良好的經濟收益,能夠利用得到的經濟收益促進進一步的發展[1]。因此,動畫的發展需要與我國國內的市場經濟相結合,并且要在二者有機結合的同時注重結合的策略,在結合策略充分發揮作用的同時實現動畫產業發展的倡議目標,針對如何實現動畫發展與市場經濟的有效結合,提出了以下建議[2]。
我國動畫產業是從20世紀中期開始發展的,很多優秀的動畫形象正是在最初的發展中出現的,比如孫悟空、哪吒、漁童、邋遢大王等。在經過不斷發展后,動畫產業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蓬勃向上的發展階段,一些經典的動畫,如早期的《舒克貝塔歷險記》《沒頭腦與不高興》《海爾兄弟》,再到如今的《熊出沒》《超級飛俠》等應運而生,伴隨了幾代人的童年。因為動畫產業的發展成果決定著較多行業的發展程度,比如,動漫產品創作生產、兒童服飾、玩具的制造和銷售、影音錄像產品的生產等。在各種產業的發展需求不斷刺激推動下,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方向開始逐漸從最初的計劃經濟發展模式朝向市場經濟方向發展,而為了適應發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的實力與在市場中的經濟競爭能力,我國的國產動畫需要在市場中擴大影響力,在充分利用市場獲取更高經濟收益的同時,實現自身發展目標及帶動相關產業的良好發展。在動畫產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取得的成績較為良好,但是與先進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距離。因此,需要挖掘出影響動畫產業快速發展的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經過挖掘及分析后存在著制約動畫產業發展如下幾點問題:一是我國國產動畫的制作,在3D技術、形象設計、場景融合等技術水平方面仍然與國外先進國家存在差距;二是動畫產業未明確發展方向;三是動畫產業發展未與市場達到有效融合的效果。其中,動畫產業未與市場達到有效融合對動畫產業的快速發展影響較大,因為市場是決定動畫產業是否能夠穩定并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3]。
動畫產業發展中的作品創作與發展和市場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因為作品的創作需要以市場為導向,如果創作出的作品未能與市場需求相符合,作品不能成為市場的引領者,既不能彰顯出作品的優勢,也不能獲取良好的經濟收益,將導致動畫產業因不能獲取較好的經濟收益而不能繼續進入下一步發展中,造成后續發展缺乏資金支持從而阻礙發展[4]。因此,動畫產業的發展需要與市場經濟進行有效融合。
首先,對我國動畫產業市場情況進行分析。我國動畫創作已經進入到市場經濟時期,只是在創作動畫的過程中缺乏良好的市場意識,可以說動畫的創作仍然注重的是藝術性,在創作動畫時不斷挖掘藝術表現形式與表現技巧方面而未融入市場性。其次,動畫作品也隸屬于商品范疇,需要站在市場角度對動畫作品進行創新并促進動畫的發展。因此,我國動畫產業在發展中缺乏市場性,同時我國動畫產業的發展速度呈現出不斷加快的趨勢,因而對于動畫產業與市場發展之間存在的密切關系也應高度重視起來,我國其他產業發展始終是以市場為發展導向,動畫產業的發展也需要以市場為導向,使動畫作品的創作滿足市場需求,進而提升動畫產業經濟化的發展速度,進而達到發展的倡議目標[5]。我國當前動畫產業發展與市場之間的關系存在著脫離市場的現象,會對后續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表現在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而降低生存能力,無法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市場需求決定著動畫產業的最終發展方向,應注重市場并以市場為導向。在市場導向作用下可改革動畫創作的設計理念、動畫宣傳模式、市場銷售過程,通過創建出市場經濟化的發展體系,能夠讓我國動畫產業發展逐漸朝規模化與規范化方向發展。最后,動畫產業市場化能夠擴大市場。如果動畫產業能夠實時了解市場需求,在掌握需求后改變作品設計理念與設計策略,并結合市場需求進行宣傳,能夠快速吸引大眾的目光并積極觀賞,進而提升了動畫收視率,并且在宣傳的過程中擴大了市場,還會吸引更多的投資商進行贊助,進而進一步推動動畫產業更穩定更快速的發展。從上述內容可見市場經濟與動畫產業發展相結合的重要性。
要實現動畫產業發展與市場經濟的有效結合,需要先對市場進行充分并詳細的分析。通過站在地理與人口的角度進行分析,會發現動畫市場受到地理因素與人口因素的影響,表現在人口密度、人口素質、交通條件對動畫產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在上述條件良好的區域中對動畫作品的需求較大,并且動畫作品的傳播速度也較快,而相反的區域卻未存在較大的需求,同時傳播速度也較慢[5]。人口因素中的性別和年齡對動畫市場的需求存在著差異化,男性與女性對動漫的喜愛存在差異,需要動漫企業根據性別特點設計相應的動畫作品,比如,叮當貓-哆啦A夢、巴啦啦小魔仙、小花仙等動畫的形象設計針對的是女性市場;戰龍四驅、賽爾號、機甲獸神等動畫形象的設計更多針對的是男性市場。不同年齡對動漫的喜愛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最喜愛動漫的人群是兒童,其次是青少年,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表現出喜愛度逐漸下降的趨勢。因此,動漫企業在設計動畫作品時,需要根據不同的年齡進行設計,比如,針對兒童群體應該以汪汪隊、超級飛俠、巴布工程師等教授兒童知識、啟發兒童思維、發揮兒童想象力的擬人化動物和事物等動畫形象為主。針對青少年群體是以類似于《秦時明月》《龍神勇士》《數碼寶貝》中的挑戰邪惡勢力,拯救家園的熱血青年形象為主。針對成年人群體則是以類似于《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貼近現實人物的動畫題材講述人生哲理,幫助其形成正確人生觀、科學價值觀與世界觀為主。
3.2.1 在設計動畫作品時要融入教育內容
動畫產業的發展需要面對市場中的所有人群,其中以兒童與青少年所占比例較多。因此,動畫產業要不斷挖掘傳統與現實題材,并在設計動畫作品時融入教育內容,進而在滿足當下教育需求的同時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因為教育一直是兒童與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父母最為關注的內容,如果動畫作品具有教育意義,父母不會過多地阻礙兒童與青少年娛樂時進行觀看,可利用動畫作品幫助父母教育兒童與青少年,降低了父母的教育壓力。在動畫作品獲得所有人的喜愛后,進而擴大了市場并提升了經濟收益,進一步推動了動畫產業的快速發展。在設計動畫作品時,可以分析每一部傳統題材,比如,精衛填海等,再根據當下的教育理念對作品進行現代化的加工或者引入全新的作品,能夠使作品融入我國傳統文化,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培養了兒童與青少年。另外,還可以挖掘當下生活中的題材,可將兒童及青少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融入動畫作品中,每一件生活事件都要引入生活小道理,當兒童與青少年發現作品和自己的生活相似時,能夠積極觀看并從中學到更多的道理。比如,央視的少兒頻道借助曾經較為火熱的國產優秀動畫片《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由過去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動畫形象結合當今的社會與親子教育,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了全新的改編,推出了《新版大頭兒子與小頭爸爸》和《棉花糖與云朵媽媽》并掀起了不小的熱潮,還有幾年前熱播的動畫片《大耳朵圖圖》等動畫片。這些動畫既可以給父母提供教育經驗,對孩子進行教育,又可以拉近親子間的關系,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
3.2.2 傳統與現代市場經濟因素相融合創作動畫
結合古典的傳統神話傳說,利用現代的創新科技技術使傳統與現代的市場經濟因素相融合進行動畫的創作。神話傳說經過人們的口耳相傳已經在市場中有了相當廣泛的傳播基礎,更容易被市場中的受眾群體所接受,在市場中往往也具有更好的銷售量。我國早在20世紀中期就有將神話傳說改編為動畫獲得成功的案例,例如,早期的動畫電影《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就是將傳統的神話傳說改編為動畫形式受到市場中受眾群體的青睞。20世紀以后在動畫中融入傳統神話傳說最為人所熟知的例子莫過于動畫版的《西游記》。2005年央視少兒頻道播出動畫片《東方神話》,該動畫融入了女媧造人的傳統神話傳說并以此為背景展開故事情節,一經播出就受到當時青少年甚至是成年觀眾的喜愛,曾一度創下了當時我國國產動畫收視率的最高紀錄。我國還曾經引進過韓國的動畫片《奧林匹斯星傳》,以動畫的形式講述古希臘傳說,也一度獲得成功。
動漫企業要具有市場競爭意識,要實時分析市場并對市場進行預測,要注重消費在作品生產過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及重要的意義。動漫企業在創作動畫作品之前,需要做好市場調查工作,可以通過調查了解大眾的需求,再通過量身定做的設計過程創造出大眾喜愛的動畫作品,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牌,并且促進產品達到多樣化的目標。我國動畫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只是對動畫片的開發較為重視,在一部動畫片得到大眾的喜愛及擁有較高的收視率后,會繼續根據此作品進行續集的設計,續集制作成為我國動畫產業的后續開發產品。而國外的動畫開發可以創建出各種各樣的附屬產品,包括動畫片、游戲、玩具、主題公園等,并且還會把動畫產品引入到更多的行業中。我國當前的后續產品開發,也涉及玩具行業、服裝行業,但是開發的領域與其他國家相比較還較少。因此,我國動畫產業不只要注重續集的制作,還應將動漫產品引入到更多的行業中,進而充分發揮出動畫產業的作用,帶動更多的行業更好地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動畫產業在近幾年來的發展中呈現出從最初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趨勢。但也不可否認我國的動畫發展仍然存在與市場經濟相脫離,不能很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等一系列問題。同時考慮到市場是動畫發展的主要載體和動畫產業開發相關產品,獲得經濟收益的主要來源,動畫發展需要與市場經濟進行有效的結合,通過兩者的有效結合不僅可以推動動畫產業更穩定更快速地向前發展,而且還可以帶動更多行業快速發展,進一步推動我國整體經濟的增長,并逐漸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距離。動畫企業要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經營理念,進而推動自身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