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博信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唐東升 徐啟
業財融合是指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之下,將財務與業務 進行有效的結合,這也是在當前最先進的一種管理方式之一。通過業財融合,能夠將公司的生產業務與財務目標進行緊密結合,有利于促進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
一是,管理層對業財融合的理念認識不到位。業財融合的推進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程,當前大部分公司管理者受傳統觀念的制約,對其認識不到位,認為這只是單個管理部門的任務而已,只需要注重其自身的管理就行,不能從全局上去統籌業財融合這一概念。二是,企業業財融合的融合性較低,信息數據處理較為落后。當前大數據建設已成為當前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就大部分企業而言,信息管理系統一般都是從外部購買的,不能有效地反映企業的業務特點,不具有較好的融合性和兼容性。
ERP系統是建立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之上,運用先進的管理思想,對企業的經濟資源進行有效的融合,運用ERP管理系統能夠有效地提高企業各環節的管理優勢并且有效地推動企業管理流程的科學性發展。隨著ERP系統的出現,其能夠有效地對管理流程進行規劃和部署,通過制定統一的管理標準,有效地對管理活動進行設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管理活動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并能夠通過對管理流程的實時監控,提高相關管理過程的自動化,促進企業管理效率的提高。ERP系統還具有收集信息以及處理數據信息的能力,能夠有效地對數據信息進行科學地分析,提供可靠的數據,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減少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
ERP軟件系統在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到設計環境,其主要包括單位的組織架構、企業倡議或目標以及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在進行組織架構的設計時,要定期對企業各部門的組織架構進行維護,以便于更好地為財務核算進行支持;在進行企業倡議目標的設計時,要注重把握其中的經營倡議所涉及的各種指標,包括銷售增長率、營業利潤率以及期間費用率等,要在ERP系統中落實好相關數據的基礎核算功能,保證其既能夠為績效考評、預測提供依據,又能讓各項指標在財務報表中予以呈現;在大數據建設方面,主要是對ERP系統的關鍵節點進行權限設定以及維護,有效地控制相關的風險。
在當前企業業財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之下,在進行ERP軟件系統的設計時,要注重實現以下目標。
一是,滿足銷售業務模式的需要。基于當前多種實體經濟的平臺化銷售模式,ERP系統需要建立多種組織架構進行財務核算,關注企業的利益與投資利潤率,為企業的經營發展做出決策。
二是,滿足生產成本管理的需要。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財務核算指標,ERP系統在設計時要滿足企業在利潤計算、產品定價以及采購管理方面的數據支持,建立良好的管理模式。
三是,滿足績效評價的需要。企業在經營管理中需要注重對績效的評價,ERP系統在設計時需要設定相關的數據來源,設定好相關績效評價的財務數據指標,便于為績效評價提供數據支持,使得績效評價更加科學合理。
四是,滿足倡議管理的需要。利用ERP財務系統進行數據核算時,要重視對企業的經營績效進行分析評價,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并動態地調整自身倡議目標的制定,保證企業倡議的實現。
一是,促進一體化流程的實現。ERP系統下信息處理流程一般分為人力資源管理模塊、財務管理模塊、合并財務報表管理模塊等,通過對這些信息處理流程模塊的制定,能夠有效地實現企業在不同環節中的工作需求。
二是,實現信息處理流程的精細化。在ERP系統之下,通過對各個環節的科學部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管理活動符合精細化管理需求,能夠便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實現各個環節的統一的管理。
三是,提高ERP商用管理水平的意識。在ERP系統之下能夠引起相關管理人員對于ERP商用處理流程的重視,將信息化理念與企業的經營理念進行有效的結合,利用信息化建設工程來推動企業的科學發展。
在當前ERP系統的支持下,會計信息處理流程分為各個獨立的核算子系統,包括工資核算、材料核算、固定資產核算、成本核算等。其操作流程主要如下。首先,是業務人員分別完成各個子系統的數據和分析工作,之后再完成相關的初始化以及憑證的輸入審核等工作,包括一些結賬記賬銀行對賬單等。其次,是實現自動轉賬的功能,在信息系統的支持之下能夠有效地解決各個子系統與與財務賬務之間的控制和數據傳遞,然后是內部控制的評價與反應,通過相關的監控,及時地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進行控制,利用價值指標進行數據處理,以達到預測未來輔助決策的功能。最后,是向相關報表使用者輸出財務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
在企業的業務處理中,除了需要對ERP的功能模塊進行了解,明確各個模塊間的聯系與作用之外,還需要對各個模塊功能的設計與實施過程進行掌握,以便于更好地實現業財一體化下企業經營效益的最優化。
一是,庫存管理功能設計。在進行該模塊的設計時,要注意其是生產、計劃以及控制的基礎,要注重對相關單據的管理工作;要在供、需之間建立一種有效的平衡關系,實現科學合理的庫存管理工作。
二是,采購模塊功能設計。要重視企業在業務過程中組織、實施與控制的各個過程,從采購申請、采購訂貨以及收貨等功能實現綜合性的運用。其中,要注重梳理企業的業務流程,呈現數字化的采購報表以及錄入相關的基礎數據,要維護好相關數據之間的對應關系,做好與供應商的協商溝通工作,便于采購管理模塊上線使用的效果最優化。
三是,生產模塊功能設計。生產管理是業財一體化下ERP系統管理的核心,要從準備生產過程用到的靜態數據出發,導入產品的BOM結構,維護好相關工藝、工時等生產過程的支撐數據,實現閉環流程的處理,在系統設計時要注重對相關生產數據的核查,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動態信息。
在當前的財務管理活動中,在ERP信息系統的支持之下,傳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環境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會計信息處理流程和傳遞效率的提高。面對這一情況,企業應該在ERP信息系統的支持之下,不斷地優化相關工作流程,保證財務工作的正常運行。當前企業業務線較為復雜,種類較為繁多,當出現無法劃分到各個業務線以及無法進行成本利潤核算的情況時,就需要利用ERP系統對相關系統進行成本劃分,將相關人員、場地、設備等輔助費用通過科學的方法設置到ERP系統中,從而有利于實現人、財、物的管理,對相關業務線、種類的二級成本進行分配與歸集,有效地減少了相關的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相關的成本利潤能夠做到有據可查。
當前企業的管理需要注重完善相關內部控制活動,要利用良好的內控管理制度對相關崗位職責進行優化。要完善相關的內部審計制度,建立一套合理可控的內部審計流程,使之應用于企業的信息化處理流程當中,更好地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進行優化,有效地提高相關利用率,要注重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幫助其更好地為企業的生產活動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
在ERP信息的業務處理流程當中,要保證信息的質量。在ERP推進業財一體化趨勢的運用過程當中,要注重信息來源的真實性與可靠性。由于信息處理流程的集成,集成性會不可避免地導致企業的信息在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傳遞。在ERP系統之下,相關財務人員要規范相關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最大化地減少相關的工作失誤,要建立相關的信息溝通平臺,增強風險意識。
在業財融合一體化下,要注重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傳遞的科學性,要注重建立相關的崗位權限制約機制,比如銷售部門建立銷售訂單,是通過訪問ERP系統中的客戶信用等級,采購部門查詢ERP系統中供應商的供貨質量以及統計數據等,為相關的業務活動提供一定的支持。在進行年度決算時,要實現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搭建統一的溝通平臺,通過OA與系統進行對接,為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建立溝通渠道,重視人的溝通性作用。在提高管理人員甄別信息和分配操作權限的能力的同時,也要定期舉辦相關的ERP知識技能競賽,引入激勵機制,逐步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能力。
在未來,ERP技術將與云計算財務共享電子商務等進行融合。在進一步優化業財一體化時,要注重推進企業的數字化、網絡化以及智能化的轉型,優化相關的信息處理流程,完善各個職能部門的監督管理,注重培養相關管理者的思維模式和業財一體化運作的方式,做好新舊數據之間的銜接工作,在一定的流程基礎上實現定期的調試與維護,有效地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