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勝
長垣市中醫醫院,河南長垣 413400
糖尿病腎病多發于病程超過5年的糖尿病患者,發病率約占所有糖尿病的40%左右,屬于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1]。糖尿病腎病的主要發病原因為糖尿病患者長期糖脂代謝紊亂導致腎血管、腎單位出現嚴重損害,隨著病程的延長可累及腎間質,若不能及時控制病情,容易進展為終末期腎病[2]。常規西醫治療糖尿病腎病主要以調節血壓、血糖、血脂為主,雖然能夠控制患者病情進展,但預后效果仍難以令人滿意,且長期用藥不良反應也較多[3]。中藥在調控血壓血糖、降低蛋白尿、減輕不良反應和保護腎功能等方面顯示出了良好的臨床效果[4]。筆者采取滋陰降濁法配合常規西藥治療30例糖尿病,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0~75(47.62±6.15)歲;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18.37~26.98(22.33±3.17)kg·m-2;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28例。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31~75(47.73±6.28)歲;BMI 18.26~27.03(22.27±3.08)kg·m-2;1型糖尿病1例,2型糖尿病2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符合《糖尿病腎病美國糖尿病協會指南》[5]中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經相關生化指標檢測確診。
1.2.2 中醫診斷標準 符合《中醫內科學》[6]中消渴病腎病肝腎陰虛型中醫診斷標準,主要證候為腰膝酸軟、神疲乏力、五心煩熱、夜尿頻多。
1.3 病例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糖尿病病程>5年;入選前3個月內未接受其他方案治療;血壓低于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糖化血紅蛋白<8%;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病例排除標準原發性腎臟疾病或非糖尿病引起的腎病;合并其他可能影響本研究結果的急慢性疾病者;依從性很差,無法遵醫囑用藥或存在交流障礙者;對本研究中所用藥物過敏者。
1.5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西醫治療:①基礎治療。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嚴格控制飲食,適當進行健康運動,使用藥物調控血壓、血糖;②厄貝沙坦(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H20030016),每次150 mg,每天1次,口服。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自擬滋陰降濁湯,具體藥物組成:熟地黃15 g,山萸肉10 g,山藥10 g,澤瀉8 g,牡丹皮8 g,茯苓8 g,白術8 g,生大黃8 g,丹參8 g,當歸8 g,川芎8 g,蒲公英8 g。以上藥物均由本院中藥房提供。每日1劑,水煎兩次,每次煎至200 mL,兩次藥汁混勻后分早晚口服。
1.6 觀察指標
1.6.1 實驗室指標 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 h尿蛋白定量(urine protein quantification in 24 h,24 hUTP)、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尿酸(uric acid,UA)]、氧化應激指標[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晚期蛋白氧化產物(advanced protein oxidation products,AOPPS)]、炎癥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細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免疫功能指標(CD4+、CD8+、CD4+/CD8+)變化情況。
1.6.2 中醫證候積分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7]對患者腰膝酸軟、神疲乏力、五心煩熱、夜尿頻多等主要證候按照無(0分)、輕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計分,評分越高表示證候越嚴重。
1.7 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結果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內、組間比較采取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GFR均高于本組治療前,BUN、SCr、24 hUTP、UA低于治療前;觀察組治療后GFR高于對照組治療后,BUN、SCr、24 hUTP、UA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

表1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時間 腰膝酸軟 神疲乏力 五心煩熱 夜尿頻多對照組 30 治療前組別 n 4.08±0.77 3.95±0.78 3.71±0.70 3.08±0.81 30 治療后 1.51±0.41* 1.38±0.38* 1.21±0.33* 1.10±0.34*觀察組 30 治療前 4.15±0.72 3.96±0.81 3.75±0.75 3.11±0.73 30 治療后 1.08±0.34*# 1.01±0.31*# 0.82±0.27*# 0.71±0.18*#
表2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

表2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BUN(c/mmol·L-1) SCr(c/μmol·L-1) 24 hUTP/g·d-1 GFR(v/mL·min-1) UA(c/μmol·L-1)03 418.93±72.28 30 治療后 6.70±1.03* 90.47±11.61* 1.51±0.33* 76.15±8.86* 385.85±58.91*觀察組 30 治療前 10.34±2.95 130.85±15.65 2.97±0.41 71.81±8.92 420.30±70.46 30 治療后 5.04±0.88*# 85.04±10.13*# 0.95±0.21*# 80.04±9.07*# 370.06±50.45*#對照組 30 治療前 10.32±2.77 129.93±15.77 2.96±0.38 71.84±9.
2.3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SOD高于本組治療前,ROS、AOPPS低于本組治療前;觀察組治療后SOD高于對照組治療后,ROS、AOPPS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表3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SOD(ρ/mg·L-1)ROS(c/μmol·L-1)AOPPS(c/μmol·L-1)90.01±5.57 641.62±48.43 69.55±8.08 30 治療后 105.01±6.89* 431.48±38.65* 45.05±5.13*觀察組 30 治療前 89.9±5.65 648.37±50.65 69.43±8.15 30 治療后 126.06±7.18*# 252.06±31.44*# 31.18±4.74*#對照組 30 治療前
2.4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炎癥因子水平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4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TNF-α(ρ/ng·L-1)CRP(ρ/mg·L-1)IL-4(ρ/ng·L-1)IL-6(ρ/ng·L-1)對照組 30 治療前 44.73±7.18 14.97±3.17 1.05±0.31 13.55±1.65 30 治療后 35.65±6.03* 10.01±2.15* 0.92±0.14* 10.59±1.45*觀察組 30 治療前 44.85±7.26 15.02±3.22 1.06±0.33 13.59±1.77 30 治療后 21.14±4.05*# 8.91±1.88*#0.80±0.10*# 8.30±1.33*#
2.5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CD4+、CD4+/CD8+水平高于本組治療前,CD8+低于本組治療前;觀察組治療后CD4+、CD4+/CD8+高于對照組治療后,CD8+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表5 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CD4+/% CD8+/% CD4+/CD8+對照組 30 治療前30.22±3.28 33.47±6.13 0.90±0.13 30 治療后 34.13±4.77* 27.25±3.65*1.24±0.21*觀察組 30 治療前 30.17±3.65 33.45±6.05 0.91±0.14 30 治療后 38.75±5.65*# 21.61±2.97*# 1.80±0.28*#
糖尿病腎病屬中醫學“消渴病腎病”“消癉”“尿濁”等范疇[8],該病本虛標實,主要病機為體質陰虛、傷陰耗氣、日久消渴,加之痰濕、濁毒、血瘀等久致肝腎陰虛、腎絡瘀阻、濁邪滯留[9]。滋陰降濁湯中熟地黃為君藥,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功效;山萸肉、山藥為臣藥,山萸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山藥補脾益肺、補腎澀精[10]。澤瀉、牡丹皮、茯苓為佐使藥,其中澤瀉泄腎利濕,并防熟地黃滋膩;牡丹皮清肝瀉火,并制山萸肉之溫;茯苓淡滲利濕,以助山藥健運脾腎,此三味同泄濕濁,六藥合用,使之滋補而不留邪,降泄而不傷正,補中有泄,寓泄予補,相輔相成[11]。再配以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生大黃泄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丹參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12]。諸藥配伍,共奏滋陰降濁之功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腰膝酸軟、神疲乏力、五心煩熱、夜尿頻多等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治療后GFR 檢測結果高于對照組,BUN、SCr、24 hUTP、UA低于對照組。可見滋陰降濁湯對糖尿病腎病有良好的標本兼治之優勢,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腎功能。已有研究顯示,氧化應激在糖尿病腎病的發病和進展中有著重要作用,氧化應激反應加劇會增加腎臟負荷[13]。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SOD高于對照組,ROS、AOPPS低于對照組,可見滋陰降濁湯能夠減輕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對提升預后具有積極意義。另外,氧化應激損傷多與炎癥應激損傷共存,二者互相作用并產生惡性循環[14]。觀察組治療后TNF-α、CRP、IL-4、IL-6低于對照組,則表明滋陰降濁湯在改善機體炎癥狀態方面也有良好作用。現代藥理學研究也顯示,滋陰降濁湯中的熟地黃、山藥、丹參、當歸等均有抗氧化作用,山萸肉、丹參、當歸等均有抑菌抗炎的效果[15]。
有研究表明,與健康人及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腎病患者存在T淋巴細胞活性降低的細胞免疫異常狀態,即CD4+、CD4+/CD8+水平下降、CD8+水平增高的情況[16]。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后CD4+、CD4+/CD8+檢測結果均高于對照組,CD8+檢測結果低于對照組,可見滋陰降濁湯在改善患者免疫細胞紊亂狀態中有顯著作用。分析原因,主要與滋陰降濁湯中的山藥、白術、當歸等成分的增強免疫力作用有關[17]。另外,山萸肉、山藥、白術等還有一定降血糖作用,澤瀉、牡丹皮、生大黃、丹參、當歸、川芎等則能夠降低血壓、血脂,對于糖尿病腎病血壓、血脂、血糖的調控具有積極意義[18]。
綜上所述,滋陰降濁湯能夠有效改善糖尿病腎病患者氧化應激及免疫功能,提升治療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