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春新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臨水鎮李集學校 237471)
自主學習課堂構建即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突破口,讓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認知理解的一類學習方案.教師在教學時要關注學生的思維成長過程,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激發.在教學時將學生作為根本,讓學生的自主學習理念能夠凸顯出來.這時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要素,結合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實際應用能力的發展,構建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堂.
1.缺乏課堂引導
迫于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仍以一個簡單教學模式去進行教學.
在上課時,他們都是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案對學生做出引導,這妨礙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過程.教師的教學理念太過腐朽,導致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喪失.結合數學課堂教學現狀,教師在教學時由于對于自身教學方案的認識不足.在引導學生時常處于一種弱勢狀態,導致學生對于自我學習過程的迷茫.很多教師難以理解學生學習的引入口,課堂教學效率也由此顯得十分低下.
2.缺乏實踐交流
教師在教學時會重視學生對答題技巧以及答題思路的掌握,他們偏向于知識的單調灌輸.很多教師不懂得如何采用合適學生的方法去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學生在學習時大多依賴教師已規定的某些教學方案,他們很難在課堂上形成屬于自我的學習思路.
很多學生的學習素養由此顯得較為低下,他們對于教師給出的某些例題無法做好類比思考.對于一些數學基礎題、數學基礎知識了解得太過死板,缺乏實際知識與理論知識結合的能力.在考試過程中難以做到實際變通,這樣缺乏實踐的教學模式最終導致了學生學習能力的不足.
1.做好授課引導,構建自主學習課堂
教師在課堂引導階段要設計一系列的引導問題,通過這些引導問題的提出對學生的思維做出啟發.教師對于教學過程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幫助學生在自主探討過程中完成學習進程的控制.明確學生的學習特點,將每一位學生的問題提出時間控制在五分鐘左右.通過問題提出,形成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學《科學計數法》這一課程時,科學計數法是初中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難點內容,很多學生很難將科學計數法與平常所學習的計數法區分開來.教師應將該部分知識劃分為難點知識,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首先教師可以先鼓勵學生查看課本上所描述的人口普查數據、太陽半徑數據等,使學生思考一下這些數據有著怎樣的特征.很多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發現這些數據的數字大多較大,它不利于我們進行方便記憶.接著教師繼續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思考一下平時計算器的工作原理.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模式,學生會在思考過程中逐漸了解科學計數法.他們知曉在表示某些較為巨大的數字時,可以應用科學計數法將其后的某些數字按照10的倍數進行表示.這樣的課堂引導過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它也會真正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數學課堂的自主學習效率.
2.進行微課預習,構建自主學習課堂
預習板塊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產生一個大致了解,明確自己后期學習方向的一類過程.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教學模式,讓學生對預習板塊內容進行理解.結合自主教學方案引導,鼓勵學生通過自學完成相應的預習作業.這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興趣,它也會鼓勵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對所接觸到的知識完成全面理解.教師應結合學生的預習能力發展過程,讓學生對預習思路做出了解.通過微課預習,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這一課程時,本節課程教學的重難點知識就是讓學生學會勾股定理的應用,通過自我探索了解勾股定理的證明特點.在布置完相應的預習任務之后,教師可以將課堂任務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視頻,讓學生在課后回家進行觀看.學生通過觀看短小精悍的微視頻,能夠了解到勾股定理知識的證明過程,并知曉勾股定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接著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寫出學習本節知識的難點與疑點,最后在課堂上再進行難點與疑點的共同解答.很多學生通過這樣的學習模式,很快就了解了勾股定理就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種基本性質.通過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和,學生會驗證出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師需借助微課預習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進行答疑解惑,提高數學課堂的自主學習效率.
3.開展讀題訓練,構建自主學習課堂
數學實踐能力發展的一大關鍵就是學生對題目的認知,教師在教學時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讀圖解題能力.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讓學生結合實踐題目類型將其轉化為自己能夠理解的某些知識.在實踐題目感知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定量定性變化關系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讀題解題技巧.錘煉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這一課程時,因為二元一次方程內的某些邏輯量很難理解,學生在解答二元一次方程時也無法知曉其問題的解決關鍵.教師在教學時對學生提出了如下一道經典例題――已知在籠子中有雞和兔子這兩種動物,雞和兔子頭共有35只,雞和兔子的腳共有94只,請問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在引導學生閱讀該題目時,教師須從雞和兔子的頭和腳數量開展分析.結合題目中未曾提出的某些隱含條件,讓學生知曉一只雞有一只頭、兩只腳,一只兔子有一只頭、四只腳.通過相應雞與兔的數量構建二元一次方程,在加強讀題訓練過程中,學生在遇到類似二元一次方程題目時也不會顯得慌張無措了.教師順勢可以繼續推動課程教學,開展相應題目的訓練.通過類似二元一次方程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憑借自己的學習過程掌握解題思維.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根據學生的解題速度、解題過程尋找其思維激發要點,提高數學課堂的自主學習效率.
4.開展小組合作,構建自主學習課堂
團隊合作理念是核心素養指向下的一種基本教學方式,只有通過學生之間的思想對碰,他們才能夠在理解他人思維過程中完成自身思維方式的轉變.教師應借助小組合作討論模式,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學習發言,之后再結合教師的暗示與輔助得出正確答案.
例如在教學《正方形的性質與判定》這一課程時,很多學生通過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已經知曉了正方形的基本性質為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且正方形的四條邊都是相等的.正方形有兩條對角線相等,這兩條對角線是相互垂直的.那么怎樣去證明正方形的該條性質,這是學生在課堂上探討的難點問題.教師在開展正方形性質求證時可先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本,之后留給學生五分鐘的自主思考時間.在此時學生會與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合作,探尋正方形性質的判定與證明方法.接著教師可要求每一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做出解釋,通過小組成員的不同思維碰撞了解到其它小組在證明正方形性質時采用的一些思路.不同小組學生的證明狀況是不同的,一些學生用實物進行證明,通過折疊正方形卡片得出最終結論.還有的學生則聯合已學習的三角形性質,通過劃分三角形得出最終結論.小組學生的思維會展開對碰,它提高了數學課堂的自主學習效率.
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根據新的課程改革目標,調整學生的學習理念.教師在教學時需認真對課程教學方案進行探索,基于應試教育背景的教學方式改革,結合小組合作、讀題訓練、微課預習、加強引導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主要學習內容.從根本上排除學生在學習課堂上的畏懼心理,通過死板性知識過渡到探究性知識,讓學生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表達能力.通過自主學習課堂構建,提高數學課程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