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向陽,劉依一
(1.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院,廣東 深圳 518172;2.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廣東 深圳 518055)
在各種文體中,幾乎沒有別的文體比應用文更遭受誤解,更被人忽視的了,而其實卻又無法避開不用它。如果說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屬于作家,新聞報道屬于媒體從業者,研究論著屬于學者,那么應用文則屬于生活中的大多數人。大概人人需要寫信,很多人需要寫申請書、報告、總結等,不少人需要撰寫演講文稿……因此相當多的高校開設了應用寫作課。可是事實上,只有少數老師在課堂較好地教會學生應用文寫作。
也許正由于上述原因,提起應用文,有人如此評價:“應用文就是不說人話,特別官方的,有固定的格式。”這一評價是誤會,是警醒,更是呼喚,呼喚應用寫作教學與研究界:到了需要做出種種改變的時候了。本研究所倡導的創意應用寫作,希望為應用寫作教學與研究提供一個新的維度。
在很多高校,應用寫作是一門既受重視又被忽視的課程。說受重視,是因為這門課程除了是文秘等少數專業的專業課以外,對于其他大多數專業都是公共課,開設范圍廣泛。說被忽視,是因為作為公共課,相比于專業課天然地會被學校及學生輕視;就教師層面而言,如果教師本身缺乏寫作經驗,沒有教學探究精神,很容易照本宣科,得過且過,直至降格以求。因此,這門課受到學生差評也就不足為奇了。
應用寫作課究竟怎么了?這門課至少存在著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第一,教材體系龐雜,各種應用文體無所不包,面面俱到。以一本2018年出版的教材為例,涵蓋社交文書、黨政機關公文、事務文書、科技文書、財經文書、法律文書和傳播類文書七大類。每一大類下又包含若干小類,全書共42個小類。以黨政機關文書為例,包含通知、通告、通報、報告、請示、批復、函、紀要等。[1]然而,大多數學生根本不需要對文類做如此細致的區分。
第二,由于教材體系的龐雜,也影響了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應用寫作課教學方法往往以講授為主,考核方式為集中考核,以期末成績為主。數十種文類,要將概念、特點、作用、結構及寫作要求講一遍,每種文類約需一個課時,學生學習的是不必要的“凝固的知識”。對于學生實際寫作能力的提升,這種教學模式價值太有限。寫作課的考核多采用集中考核、以期末成績為主的方式,很難準確地反映學生水平,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
第三,在課程導向及初衷上,應用寫作課期望給予學生的是“文體的錦囊”,而忽略了寫作功力、尤其是思維能力的培養。課堂練習,被誤解為寫作格式的練習,沒有注入啟發性的內容。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最不難了解的就是文體格式了。格式和形式的模仿易,能力提升和思維的培養難,多數課堂只做到了前者,卻較少做到后者。
當然,導致上述局面的原因是多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對于課程體系化的追求。鄧彤在其博士論文中指出,中國現代寫作課程自20世紀初誕生以來就致力于建構一個體系化的課程,基本特征為:“以邏輯化、學理化為基本取向,試圖構建規模宏大、結構嚴密且前后貫穿、具有線性結構特征的寫作課程體系。”[2]鄧彤關注的不僅僅是應用文寫作,然而,在應用文寫作的教材及教學上,追求體系化的特點表現得一覽無遺。追求體系化,造成的弊端非常突出,即大量正確而無用的寫作知識泛濫,又由于過多關注知識的灌輸,忽略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上了這樣的應用寫作課,空有寫作知識,卻未必能寫出一段較為清楚、通順、圓融的文字。
應用寫作課的弊端“非一日之寒”,人們長久以來對應用文與應用寫作的“刻板印象”,更加導致了高校應用寫作課的積習難改。最近十年間,相比于應用寫作,創意寫作卻發展迅速。創意寫作(Creative Writing)是一個借來的詞匯,1936年美國愛荷華大學率先啟動創意寫作項目,創意寫作開始作為學科進入大學教育體系。通常認為,創意寫作在中國的接受與傳播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2009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這一年復旦大學招收創意寫作專業的藝術碩士、上海大學在國內高校中率先成立創意寫作中心。至2019年,國內已有15所高校招收創意寫作專業的本科生或碩士、博士研究生。在美國,創意寫作的主要類型包括文學寫作、非虛構寫作,但是,創意寫作在中國的本土化過程中,人們對創意寫作的理解明顯寬泛,打破了應用寫作與創意寫作的藩籬,較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觀點。
觀點一,葛紅兵等將“應用寫作”視為“大學創意寫作”的一部分。葛紅兵是中國創意寫作的鼎力推動者之一,他與許道軍推出的《大學創意寫作·應用寫作篇》將應用寫作視為創意寫作的一個門類。[3]列入這本教材的應用文體已大幅刪減,但是仍以應用文體的類別來結構全書,顛覆性顯得不夠。
觀點二,陳杰提出,中文應用寫作教學可借鑒創意寫作的思維特點,“轉變教師對課程的常規定位,樹立中文應用寫作也有創意性的新思維”。[4]作者注意到應用寫作思維程式化的弊端,希望導入創意思維的種種觀念,改善應用寫作教學。作者的出發點無疑是可取的,可惜還沒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問世。
觀點三,莊向陽2018年提出“應用創意寫作”的概念,把新媒體文案寫作都歸之為應用創意寫作。[5]其所謂的新媒體文案寫作主要包括新聞體文案、文學體文案,以及最能代表新媒體特點的超文體文案等。這些文體當然屬于應用寫作,但是還沒把一些重要的應用寫作類型囊括進來。
上述看法雖然各有傾向,但有一個共同的指向,即導入創意寫作的某些因子,改進應用寫作的教學及研究,而本研究也正是建立于上述觀點基礎之上的。
應用寫作需要重塑也需要變革。本研究認為,創意應用寫作恰恰可以為應用寫作的變革提供一個新的維度。這個維度理當包括以下內容。
既然以培養能力為目標,自然就該打破知識體系的迷思,對數量眾多的應用文體可以大膽取舍。舍掉大部分,只取少數文體,選擇的標準是:或根據學生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使用頻度來選定文體,或根據學生的專業來選擇文體。
有哪些文體適用于各專業的大學生?比如,書信、書評、演講文稿、新媒體文案等,這些文體學生時時能用到,每一文體形式都值得安排多個課時。
對于某一特定文體而言,文字內容應當重于文體格式。以演講文稿為例,演講文稿當然可以劃分為若干類型,總結出若干特點,也有一定的結構,但是這些都不重要,只需做簡單的介紹即可。重要的是,言者要講出新意,要用易于被聽眾接納的語言講出來,語言的組織應該是有力的,能夠起到入耳入心的效果。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其實是頗高的要求,當然也不會是一個輕松的教學任務。要讓學生掌握演講文稿寫作的精髓,應當在有效指導下進行足量的寫作練習,因為“寫作水平只能在大量的寫作練習中提升”。[6]道理很簡單,如果不寫的話,莫言、賈平凹也無法教會一個人寫小說,新華社高級記者也無法教會一個人寫新聞,美國總統演講文稿撰寫團隊也無法教會一個人寫演講稿。
寫作練習需要有效方法的配合。在寫作教學上筆者曾經提出“四步訓練法”,認為有效的寫作訓練可以通過四個步驟來實現:精彩寫作片段的展示;寫作方法的解析;寫作方法的練習;足量的寫作練習。經歷了上述四個步驟,學生方可初步建構起與文體相應的寫作思維模式,教學任務才算完成。
應用寫作思維訓練的落腳點是語言。應用文體的語言首先應是曉暢無誤和真實可信的,這不僅要求傳遞的信息是客觀的,更要求能使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達,這話說起來簡單,但是落實到課堂上,可能需要一次又一次的訓練。
其次,應用文體的語言還應當是新鮮的,而非陳舊的,語言就像鈔票,用得多了就變舊了,失去新鮮度。批評家杰伊·羅森指出,符號可以無限重復,但卻并非不可耗竭的,符號使用得越頻繁,符號的價值就越是削弱。[7]當然,這其實也是非常高的要求了。
下面以兩場中學畢業典禮講話中的“家國情懷”為例來對比。2019年對中國來說注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大、中學的畢業典禮幾乎沒有不提到家國情懷的,但是效果如何?不同的演講詞,起到的效果差異懸殊。
【片段1】作為高中畢業生,你們應該是一個有著人生夢想的人。夢想是對未來的一種期望,更是一種鼓舞人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弘揚夢想精神,就是要以夢想為動力和精神牽引,敢于追夢勤于圓夢,做新時代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拼搏不懈奮斗。今天你們高中畢業,我們每個人應該把自己的人生夢想與家國的夢想相結合,歷史上凡有大成就的杰出人才,都是把自己的夢想建立在國家夢想的支點上,最終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有利于人類的“大寫”的人……(省略“美國圍堵華為”事件)同學們,你們生逢盛世,國運榮昌,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偉大強國的夢想,當你們第一次獨立設計人生藍圖時,我們理應把宏大的夢想建立在國家與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這個支點上,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有著人生夢想的有為青年。
【片段2】對于眷戀鄉土的中國人而言,家國從來不是虛擬的符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世界。對于在座的各位來說,我們共同的鄉土就是深圳,就是粵港澳大灣區。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成為繼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以及日本東京灣區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灣區,打造一個中國版的硅谷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使命,而深圳正是這個使命最有力的擔當者。……(省略“美國圍堵華為”事件)深圳高科技企業云集,是灣區未來發展的龍頭。近期發生的這一切,怎能不激起我們對這座城市的熱愛、關注和思考?深圳這座城市正在凸顯她的個性、產業格局、制度優勢。每一個人的年輕時代都屬于遠方,都需要闖蕩世界,古人云“轉益多師是吾師”,師,多在遠方,但我更期待的是,踏遍千山萬水,最終你們還是能在某一層面上與深圳這座城市、與粵港澳大灣區緊密相連。
上面兩段話分別摘自深圳兩位中學校長在高三畢業典禮上的講話。略作比較,不難發現,兩段話所談主題一致,表述方式迥異。第一段話強調的是“宏大的夢想”“偉大強國的夢想”“‘大寫’的人”,但聽起來卻是不親切的、不近人情的,因此也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第二段話,沒有使用一處“大詞”,既不主張因為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提將來一定要報效祖國,但倘若一個人不論走到哪里,有多高的成就,都記得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一個深圳人,還能“在某一種層面上與深圳這座城市、與粵港澳大灣區緊密相連”,那一定是心有家國情懷的。前者的語言是舊的,后者的語言是新的。在撰寫演講文稿時,前文的執筆者思維是舊的,后文的執筆者思維則是新的。如果能讓學生接納、欣賞、學會第二種表達,而超越第一種表達,語言及思維訓練則可以說是成功的。
創意應用寫作課究竟該采取何種考核方式,盡管沒有標準答案,但毫無疑問的是:一定不能只采取期末考核,尤其是考理論知識。不同類型的高校、不同專業的學生,以及不同的老師,需要的可能是不盡相同的方式,應該以老師方便采用、學生普遍接受為原則。在寫作教學實踐中,筆者采取的是全過程考核,幾乎每一次寫作課都有課堂練習,每一次課堂練習都予以評分,多數練習是即時評價,及時反饋,在課堂上完成評分和口頭評價。為此,采取了“三分評價法”,即寫了1分,達標2分,良好3分。這種評價方法看似每一次的評價是模糊的,但輔以重點寫作單元進行細化評分,學期成績能夠反應學生的真實水平,且成績分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