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健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初級中學 210000)
核心素養作為素質教育開展提出的一種新時代的教學理念,為初中數學的教學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和教學目標.對于初中數學教學,概念是學生認識數學學科的理論基礎,是數學課堂中重要的教學過程之一,學生只有透徹地認識數學概念,才可以形成比較完整的數學體系,認清各種數學理論、規律、公式的本質所在,因此,數學概念的學習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和質量,決定著學生自主學習的難易程度.教師在新的教育形勢下,要充分認識到數學概念教學的重要性,以數學素養的培養為教學核心,深刻理解教材中數學概念的內涵和特點,創設多樣化新型課堂,將數學概念生動形象的為學生展示出來,采用多種手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達到強化創造性思維的目標,讓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對數學概念產生理性和感性的雙重理解,保證教學的效率,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核心素養.
從新課程標準深入推行以來,我國多個學者對數學核心素養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出現了多個核心素養的理解.有的學者認為,數學核心素養為滿足一個人在當前或者未來的生活中,會思考、關心社會,并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具有一定的數學判斷能力和參與數學活動的能力.有的學者認為數學核心素養是人們通過數學學習的過程,潛移默化中培養的認識世界、處理問題的品質,主要表現在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的學者則認為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習數學學科、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是開展數學學習的終極目標,是通過日積月累的數學鍛煉形成的,主要包括的是邏輯推理、數學抽象、建模、運算和數據分析、創新意識、數學應用等幾方面.可以總結得出,數學核心素養就是人們通過數學的學習,可以用數學的方式來觀察、看待世界,能夠挖掘、提出、思考、解決數學問題的內在能力,由數學知識、創造性思維、數學能力和數學觀形成.
在當前的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開展核心素養的培養課堂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對于核心素養的理解不夠深入,沒有科學準確地開展教學引導.在具體的課堂中,教師忽略了學生對于知識的自主體會和認知,將自己作為課堂的主體,局部的、片面的采用核心素養理論進行教學,純粹的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大部分學生也是被動的接受教師的知識,不利于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2)應試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重視課堂上知識的講解,忽略了開展學生的教學反饋.數學來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學生的知識實踐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如果只是單純開展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僅抑制了學生思維的擴散,同時,教師缺少教學反饋,不利于后續教學的跟進.(3)教材內容拓展不夠深入,學生缺乏本質理解.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教師缺乏對概念的深入討論,將重點放在例題的講解上,認為學生通過例題,可以對概念原理進行理解,導致了大部分學生在面對陌生問題時手足無措,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地培養.
1.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加深概念知識感性理解
初中階段的學生的形象性和抽象性思維已經逐漸發育成熟,在這個階段中,學生已經擁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如果教師開展傳統型教學方式,如“填鴨式”、“滿堂灌”,都會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畏懼、抵觸數學的學習,在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上,都缺乏了主動性.在這樣的學習狀態下,學生是很難對數學產生深刻的理解的.針對初中學生的這種特點,教師要大膽放手,將課堂留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教師自己則做好課堂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對數學概念進行預習,課堂中通過探究和小組合作交流總結概念的本質、性質和用法,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躍躍欲試,通過積極主動的學習,加深對概念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習的效率.
比如在教學“直線、線段、射線”相關的知識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思考,回想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物體可以看作線段、射線、直線,將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合作討論,一定的時間后嘗試總結出三種概念,并且探究這三種概念的本質聯系和區別.采用這種方式,強化了學生的觀察,通過逐步探究,提高了數學能力,進而為核心素養的培養打好了基礎.
2.創設有效生活情景,強化數學概念知識體會
數學從生活中來,也要融入生活中去,和人們的生活、生產息息相關.在具體的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有趣的生活情景,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參與度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最終提高知識的實踐能力,保證學生核心素養的順利培養.
比如在教學“有理數的加減法”相關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知識的特點,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學習體驗情景,將抽象的知識生動形象的顯示出來,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對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在我們上次的班級籃球比賽中,我們和三班在第一場比賽中贏了8個球,在第二場比賽中輸了3個球,那么我們班一共比三班勝出幾個球呢?逐漸引出正數、負數概念,帶領著學生以贏的球為正,輸的球為負進行計算,列出算式.再緊接著提問:總決賽中,我們班級與二班比賽,在第一場中贏了2個球,在第二場中輸了4個球,請問二班的凈勝球數,以上面的規則為準,再列出你認為的算式.采用這樣生動形象的問題,讓學生對正數、負數有了感性的認識,加強了對概念的認知,促進學生對有理數的加減法則的認識,為之后更加深入的學習打好基礎.
3.科學融入游戲教學,設計高效鞏固數學作業
初中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提高課堂的參與度,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可以結合初中生的特點,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強化學生對概念的認知.比如在教學“相反意義的量”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來引入游戲,讓游戲來替代概念的理解教學.為學生展示游戲內容:蜘蛛往上攀爬了20厘米,又往下滑了15厘米……最終通過一定的操作,蜘蛛到達了目的地.教師利用多媒體來演示這個游戲給大家看,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觀察,討論在這個過程中,蜘蛛從起點到當前位置距離在數量上的變化,變化怎么發生的?變化意義相同嗎?采用這些問題,將學生引入“相反意義的量”概念學習中,最終學會觀察,體會概念的最終含義,實現更好的學習.
數學的學習并不僅僅是知識概念的學習完成后就結束了,更重要的是學生利用數學知識,采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數學的學習重點在于應用,而非理論知識的背誦、記憶.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完成后,教師還要精心設置學生的課下作業,不僅做好課堂上講解的知識的鞏固,還要適當涉及學生接下來要學習的數學內容,導入與新知識有關的拓展習題,鼓勵學生開放思維,多加練習,最終實現知識的探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總的來說,作為一名新時期數學教師,要積極認識到核心素養培養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以新課程標準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為教學目標,充分重視到學生主體的作用,深入學生群體,分析學生數學概念的學習情況和個性愛好等,提前設計輕松、平等、趣味化的課堂氛圍,以抽象的數學概念為依托,將學生帶到生動形象的情景中去,讓學生通過對數學概念進行自學、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對概念的理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思維的創造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