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紅
(福建省泉州第十七中學 362121)
對于高三學生而言具備良好的數學素養十分重要,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高中畢業后所接觸內容會出現巨大的轉變,部分學生會選擇從事工作,另一部分學生會進入大學,這樣所接觸的事物和知識與高中知識存在區別,則會影響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認知觀念,進而要做好對高三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以便于學生在日后也可以主動研究數學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筆者在對高中數學新課標的研究中發現,其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標準對教師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研究數學知識時應依據新課標提出的教學要求,規范合理的對學生進行數學素養的培養.在此過程中,教師先要運用適當的方法引導學生形成良好數學素養,使學生擺正探究數學知識的觀念,認真對待數學知識,這樣在理解問題時才可以輕松的理解數學知識,并逐步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素養.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引導,教師還應合理的結合數學知識,將其理論性的知識融入到學生身心中,當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熟記理論性知識時,學生對于數學公式的運用則會更為輕松,在分析解決問題時也會逐漸鍛煉自身的思維想象力.其次,教師應幫助學生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僅可以提升自身的成績,也可以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對自身的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當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后,學生則會根據教師提出的教學問題,主動解題,接受教師對其的教育引導,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這樣則可以讓自身具有較強的數學素養.并且,學生在形成數學素養階段,學生也會得到解決問題的實踐訓練,這樣對學生思維想象力、邏輯分析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高三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素養階段,需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訓練,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根據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做到因材教育,完善培養方法,運用合理的方法,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關注,讓其熱愛數學知識,這樣學生數學素養才能得以形成.
1.借助導入引發情感,培養數學素養
在進行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期間,在導入教學階段,教師就可以運用巧妙的方法,引發學生的數學情感.對于學生數學情感的激發,較為有效的導入方法較多,其中數學史是其中的一種導入方法,教師運用數學史導入能讓學生感知數學歷史的發展進程,也會從中體會到數學偉人的強大,從而對我國數學歷史發展產生強烈的敬佩之情,這樣學生的愛國情感也會被激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所要學習知識的教學背景,引導學生通過史實回顧數學知識,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與此同時也能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力.教師也可以借助數學家故事和數學思想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計算的方法時,教師可以介紹《孫子算經》這部中國古代數學巨著,讓學生了解古人計算方法,這樣學生則會感受到古人的聰明才智,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示范,讓學生了解數學家,此外,教師也可以在新課講解中,引導學生根據史實思考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這樣學生則會主動研究數學知識,自主探析答案.
2.結合生活實例激發興趣,培養數學素養
知識源自生活,生活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知識,因而,對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引導,教師則應注重于生活實例相融合,讓學生通過生活中事物學習數學知識,感知數學知識的價值.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能適當的引入生活實例,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教學模式,這樣則很快的引發學生對知識的回憶,并在頭腦中形成印象,這對學生而言,實際上可以更好的理解復雜的數學知識,生活實例的運用有助于學生自主研究問題,形成良好的自主研究習慣,這樣學生不僅會對數學知識的探究產生興趣,也會讓自己思想想象力得到較好的訓練.所以,數學教師必須要做到立足實踐,運用生活的事物組織學生研究數學問題.比如,在引導學生研究集合概念時,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非常開心能和大家一起聚集在課堂中學習數學知識,學習知識讓我們聚集在這個班級中,形成了一個集合體,那有誰知道什么是集合?它的特點是什么? 有哪些性質呢? 這樣部分學生就會根據自身的經驗回答問題,在完成互動環節后,教師再組織學生深入探究集合的知識.
3.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落實核心素養
多媒體作為一種教學輔助工具,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落實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應做好課件的設計,在課件中融入新穎的教學元素,引發學生對課件內容的關注,促使學生從課件中掌握主要學習的知識.但教師切記不可將多媒體作為主要教育的工作,要能恰當的運用多媒體展開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思維,引發學習情感,實現數學素養的培養.比如,在引導學生研究“三元一次方程組”的知識時,課件的設計形式可以為復習環節、導入環節、正課講解、知識細化、習題練習、鞏固拓展、課外任務環節.師:通過之前對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學習,我們已掌握求解方法,那么就請同學們跟隨教師一起復習一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求解方法,在此階段中,學生自身將會主動對知識展開復習行為,鞏固之前研究的知識.然后教師再提出問題,那么三元一次方程組是怎樣解答呢?它與二元一次方程組有什么區別?這時學生則會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再次組織學生進入課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會理解三元一次方程組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求解方法相同,同時,對于求解過程中對“消元” “代入法” 則會產生更為深刻的認知,這樣對于三元一次方程的學習效果則會增加,學生也會真正熟記本節課的知識.
4.激發學生自信心,幫助學生建立核心素養
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素養階段,教師應注重學生自信心的建立,當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信心后,學生才可以主動研究問題,并獨立思考問題.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適當對學生進行鼓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教師再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評,讓學生發現自身的優勢和缺點,進而在教師鼓勵指導下,彌補自身的問題.比如,在引導學生探析圓錐曲線知識時,首先,教師要運用鼓勵的語言,激發學生自主研究圓錐各面多種不同的截法的動力,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行為發現三種不同的圓錐曲線的區別,這樣學生可以在自主實踐中感知圓錐曲線概念的形成過程,并且可以充分理解三種圓錐曲線之間的關系.學生通過主動實踐,動手操作和模型觀察能深入掌握橢圓、雙曲線、拋物線模型相關的知識,也會形成歸納一般規律的能力.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自信心的樹立.
5.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培養數學素養
合作學習不僅有助于學生合作精神的形成,也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教師應合理的運用合作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融入到合作學習氛圍中,讓學生主動與同學之間合作,探究知識.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通項公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圖片的方式為學生出示數列:1,11,1111…,10,100,1000,10000…,9,99,999,9999…,教師再將學生進行分組,結合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指出所要研究的問題,讓學生分組思考問題,這樣學生在小組探究時則會主動研究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在小組探究中,學生也會獨立思考問題,鍛煉自身思維想象力,在課堂上主動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能力,與此同時學生的合作能力也會因此提升.實際上,這對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學生在教師鼓勵引導下是會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在小組合作中也會感知同學的學習情況,像優秀的同學學習,尤其對于學困生而言,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可以讓優秀的學生對其進行幫助引導,這樣則可以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讓學生形成屬于自身的數學素養.
總之,高三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創新,要根據新課標提出核心素養培養的標準,引導學生理解掌握數學基礎的理論知識,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知識的獨特的特性,教師要能提升學生思考問題以及自主解題的能力,這樣才可以真正鍛煉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對于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師也應增強關注,要優化教學方法,借助巧妙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發現學習數學知識獨特的價值,這樣學生才能易于接受數學知識并主動學習,學生在感知數學知識的魅力后,則會對數學知識產生獨特的情感,從而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思想,這十分有助于教師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