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全
(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 大學中專工作部,北京 100020)
201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指出:“現在,很多青年人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社區里,在網絡空間、虛擬社會里,在農民工群體、個體工商戶、網民、‘北漂’‘蟻族’里,尤其是那些自由職業者、網絡意見領袖、網絡作家、簽約作家、自由撰稿人、獨立演員歌手、流浪藝人等種類繁多的新興群體,里面有很多有本事的人,有的甚至可以一呼百應。工作做不好,他們可能成為負能量;工作做好了,他們就可以成為正能量。”[1]《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中明確提出要注重激發青年的參與熱情和創新活力,促進青年的社會融入和社會參與。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必須自覺承擔起引領凝聚青年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的歷史責任。如何準確把握此項工作的重要地位,深刻認識共青團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客觀分析服務該群體的實踐路徑并轉化成為實實在在的工作載體和服務手段,使新興青年群體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是共青團需要回答的重要課題。
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的時代任務對青年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對共青團做好新興青年群體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深刻認識新興青年群體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需要從時代課題、國家治理和意識形態等三個方面加以把握。
第一,做好新時代新興青年群體思想政治工作是共青團面臨的時代課題。一個民族的文明素養很大程度上體現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準和精神風貌上。青年的價值取向不會自然形成,而是主要取決于對青年進行什么樣的教育引導。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標志著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偉大征程,釋放了未來中國發展重要信號。中國青年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復雜深刻的社會變革,在社會加速轉型、思想日益開放的背景下,青年群體的認知、判斷、選擇的自主性不斷增強,價值取向趨于多元、思想覺悟差異明顯。特別是新興青年群體作為青年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群體規模逐步擴大和社會影響力的日益提高,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緊迫性日益凸顯出來。這就要求共青團要進一步加強對新興青年群體的分析研判和思想政治引領,不斷探索和豐富思想引領、組織動員新興青年群體的手段和載體,促進新興青年群體提高對中國共產黨的情感認同和政治認同,從而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中國共產黨的青年群眾基礎。
第二,做好新時代新興青年群體思想政治工作是共青團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不斷提升,社會大局穩定為新興青年群體就業、創業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但同時應該看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改革任務仍然艱巨繁重。新興青年群體工作屬于黨的青年工作范疇,是國家治理新的領域。共青團組織必須適應新的變化,從主責主業出發構建新時代新興青年群體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共青團應該按照黨中央對群團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發揮作用的重要要求,激發和引導新興青年群體的社會參與熱情,發揮共青團、青聯的組織動員優勢,引導新興青年群體有序參與基層協商和社會治理實踐,讓他們有真實的參與感、獲得感和成就感。
第三,做好新時代新興青年群體思想政治工作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重要基礎。“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3]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中之重。總的來看,當代青年對“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等主流意識形態話語的認可度非常高,特別是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脫貧攻堅歷史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成就等生動實例更加堅定了當代青年對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文化的認同,青年群體對黨的政治認同達到新的高度。但也應該看到部分新興青年處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對邊緣地帶,容易受到西方“歷史虛無主義”等不良社會思潮侵害。為此,如何引導廣大青年抵制在思想開放狀態下的西方意識形態的侵襲,鞏固好黨的青年群眾基礎,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凝聚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共識將是共青團做好新興青年群體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
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4]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等新形勢對青年發揮作用的迫切需要,對共青團做好新興青年群體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從筑牢青年思想根基的政治高度把握新興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近年來,新興青年群體不斷擴大,成為不可忽視的新的社會力量。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期間,新興青年群體顯示出了極高的愛國熱情,紛紛行動起來,如外賣小哥全力保障配送安全、快遞小哥竭力保證物流通暢、青年藝人用書法、音樂作品為抗疫一線加油打氣。共青團中央一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到2020年2月10日,全國各地新興青年群體募集捐款903萬元,物資總額1 825萬元(其中,口罩價值580萬元,防護服25 797套);推出抗擊疫情原創音樂、歌曲、詩歌1 067首,創作書法、繪畫等藝術作品5 748件。由此可見,新興青年群體在大是大非面前是能夠做出正確價值選擇并且能夠主動發揮作用的。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一部分行業精英成為“大V”“意見領袖”。面對一些網絡熱點或焦點事件,具有高度參與意識的網絡意見領袖可以快速地將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通過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種平臺發表出來,在極短時間形成較大影響,這有可能導致網絡輿論危機事件的發生。雖然該類事件所占比重很小,但是往往產生的社會影響很大。這就需要共青團從為黨育人、筑牢思想根基的政治高度出發,不斷加強對新興青年群體的思想理論武裝和形勢政策教育,帶動更多青年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第二,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戰略高度把握新興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5]“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共青團工作的主線,共青團工作開展的實效如何,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共青團能否在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實施中匯聚青年智慧、凝聚青年力量、發揮青年作用。新興青年群體工作屬于黨的青年工作范疇,是國家治理新的領域。目前,各級團組織雖然基本建立了直接密切聯系新興青年群體的工作安排, 但是在青年成長訴求、社會認可接受等青年關注度較高的問題上還存在認識不足等情況。共青團組織必須適應新的變化,從服務大局的高度出發構建新時代新興青年群體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深入實施新時代青年崗位建功行動,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推動新興青年群體在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治理等領域發揮作用,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中國共產黨的青年群眾基礎。
第三,從為黨育人的全局高度把握新興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青年工作,抓住的是當下,傳承的是根脈,面向的是未來,攸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6]2018年7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各級黨委要關注關心青少年成長,為他們成長成才、施展才華創造良好條件。各級黨委要拿出極大精力抓青年工作、抓共青團工作,切實盡到領導責任。”[7]青年是社會變革中最前沿而敏銳的群體,其價值觀的變化最能反映社會變化,也最能影響社會發展進程。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8]做好新興青年群體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離開他們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困難,否則就會事倍功半。這就要求共青團組織要大力實施青年人才培育和成長計劃,依托各類培訓陣地和重大時間節點,開展學習培訓、主題教育和國情實踐考察,引導新興青年群體增進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和認同。
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同時當代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確立和完善的關鍵時期,因而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未來一個時期,在把握不同領域新興青年群體特點,充分研判該項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前提下,積極探求新興青年群體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路徑,從深化思想引領、服務成長發展、促進建功立業等方面入手,分層分類加以引導。
第一,深化思想引領針對性。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年成長成才既要從思想上進行引領,又要在具體服務上及時跟進,還要不斷探索力求形成機制。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青年進行思想上的引領,這就要求團組織要不斷創新思想引領的形式,用青年人的話語、喜歡的方式對青年進行價值引導,吸引廣大青年參與其中。以北京市新興藝術青年群體為例,北京市新興藝術青年群體是指35周歲以下,非京籍,主要從事美術、音樂、舞蹈、戲劇、影視等五類職業的青年。新興藝術青年群體思維活躍開放,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個性相對獨立、追求自由發展,絕大部分青年對中國共產黨有著堅定的認同,但極個別青年長期處于政治生活邊緣,成為了政治生活中的邊際人,缺乏對黨的基本認識。只有講政治, 才能在“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樣的大是大非問題上不發生偏差。這也要求團組織在對從藝青年群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時,要著力結合他們的思想性格特征、特點,本著“動之以情”的原則進行科學引導與感化教育,充分運用好情感管理的策略,尊重群體的個性特點,充分考慮到他們的情感因素。團組織應深入研究該群體成長成才特點及規律,以推進“青社學堂”“青年大學習”、實施骨干培養、開展主題教育、組織國情考察實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優秀典型選樹為重點,深化對新興青年群體思想引領主題創作、引導他們把愛國之志與報國之行結合起來,促其建功立業。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縣域經濟”等社會熱點,組織從藝青年群體開展主題創作,用繪畫、戲劇、音樂等藝術形式還原歷史、謳歌英雄,歌頌民族,弘揚正能量。堅持內容優質,專家大咖結合各領域新興青年實際,持續開展主題宣講,引導青年榜樣以思想引領的視角深度挖掘自身的青春故事。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深入了解民情社情國情世情,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增進對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認同,增強“四個自信”,聽黨話、跟黨走。
第二,強化資源整合和平臺建設。新興青年群體在享受擇業自由、市場效率和個人價值的同時,也有很強的“漂泊感”,面臨諸多的現實困惑和發展難題。北京市共青團重點圍繞思想動態、職業特征、生存狀況、成長需求、聚集方式五個方面對研究對象進行分析,主要采取三種方式:一是通過北京市青年聯合會聯系社會組織和社會中介界別、文化體育界別聯系所在行業協會藝術青年,發放調查問卷,覆蓋500名藝術青年,回收有效問卷480份,為全面了解其該群體現狀提供詳實一手資料。二是主動聯系行業精英,歷時半年,兩次主動前往他們的聚集地,并邀請他們參加團市委的年終茶話會,與他們交朋友。三是綜合媒體大數據報道,對藝術青年的生存現狀、思想觀念、新聞報道等進行收集整理,形成北京藝術青年群體的基本情況調研報告。報告顯示舉辦藝術比賽、志愿服務、就業創業等成為他們最希望得到的支持。黨中央對群團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發揮作用有明確要求,共青團必須積極參與到新興青年群體的社會融入事業當中,推動行業類社會組織的建設,圍繞搭建展示交流平臺、提供就業創業服務、切實維護合法權益、推動有序社會參與等,形成整合力大、認同度強、歸屬度高的行業組織是當務之急。
第三,圍繞社會發展大局促進青年建功。“青年創新創業蓬勃發展,大學生創業和青年返鄉入鄉在鄉創業成為新時尚。我國日均新設企業1.8萬戶,各類市場主體日均新增5.9萬戶,涌現出越來越多的青年創客和青年創業者。”[9]面向“十四五”遠景目標和主要任務,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引導和促進新興青年群體在立足崗位創新創優、服務社會和國家戰略。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建立有效聯系。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加大對新興行業職業發展趨勢的研究,為新興青年群體的職業生涯發展提供可行框架和參考路徑。同時深入挖掘、發現、培養、選樹新興青年群體中涌現出來的青年典型,努力提升青年的職業發展預期。共青團要深入領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對共青團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不斷加強共青團“三力一度”,積極引導網絡作家、文創青年等青年群體投身文化中心事業,在服務社會和國家戰略等方面展現青年責任和擔當。
在新時代的歷史背景之下,扎實做好新興青年群體思想政治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和共青團工作重要思想的具體舉措。共青團必須高度重視、加強協作、真抓實干、統籌協調、整體推進,不斷校準工作方向,制定切實管用的工作舉措,把各項工作引向深入,著力做好新興青年群體的思想政治和意識形態工作,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入創作,努力建構共青團對新興青年群體工作的有效引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