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元,陳英英
(桂林理工大學商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從1996年起,廣東與廣西一道攜手開啟了兩廣扶貧協作、合力脫貧攻堅之路。2016年9月,廣東省明確深圳市接力幫扶廣西百色、河池市及下轄的17個貧困縣。2017年10月,廣東、廣西兩省區商定擴大結對范圍,充實幫扶力量,新增廣東省江門、肇慶、湛江和茂名市所轄縣(市、區)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桂林、賀州、柳州、南寧和來賓市所轄16個國定貧困縣(石漠化片區縣)建立結對關系,開展“攜手奔小康”行動。
兩省區扶貧協作的具體形式有產業協作、勞務合作、建設新農村、教育協作、醫療衛生扶貧協作、旅游扶貧協作等。其中,對廣西縣域人口流動和居民收入可能有比較大影響的是產業協作和勞務合作。產業協作通過產業園區建設,大健康項目建設,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等吸納當地居民就業,通過提供就業崗位來增加居民收入,實現就近的就業脫貧,理論上會減少人口流動,增加家庭收入。勞務合作是促進廣西的縣域向廣東輸出勞務,通過異地就業來增加收入,理論上會使得人口流動和家庭收入都增加。筆者想研究的問題是粵桂扶貧協作的舉措是否對廣西參與結對的33個貧困縣的人口流動和居民家庭增收起到了促進作用。
筆者查閱了2010-2019年的廣西統計年鑒,用人口凈流動率衡量人口流動情況,計算方法為(戶籍人口數-常住人口數)/戶籍人口數,指標值大于零表示該地區的人口凈流出,例如,2009年覃塘區的指標值為24.8%,表示該年度覃塘區至少有24.8%的戶籍人口不在當地常住。指標值小于零表示該地區的人口凈流入,例如2018年柳江縣的指標值為-10.5%,表示該年度柳江縣的外來常住人口數至少相當于戶籍人口數的10.5%。
根據統計結果,在88個縣域地區中,人口凈流出的地區占絕大多數,只有在2014和2015年人口凈流出的地區數比之前和之后的年份明顯要少,但也接近70個。從人口流出的平均程度來看,各地區凈流出人口與戶籍人口的比例在多數年份維持在13%以上,只在2009,2014和2015年數值較低,大約在9%左右。人口凈流出比例最高的地區并不固定,10年中有7個地區排在凈流出比例第一的位置。人口凈流入比例最高的地區相對穩定,東興市和右江區在10年中有7次排在凈流入比例第一的位置??傮w來看,廣西的88個縣域地區人口凈流出遠遠多于凈流入,整體上屬于勞動力的凈輸出地。
由于粵桂縣域層面的結對扶貧協作是在2017年底才確立的,從協作行動到產生效果需要一定的時間,筆者嘗試用2018年的數據來觀察扶貧協作的影響,觀察的角度有兩個:一是人口流動特征,二是居民家庭收入情況。筆者把88個縣域分為結對縣和非結對縣兩類,其中結對縣有33個,非結對縣有55個,結對縣的觀測指標都是齊全的,在非結對縣中靈山縣的個別指標數據存在缺失。

表1 廣西扶貧協作結對縣和非結對縣的人口和收入特征指標
從表1看到,結對縣與非結對縣相比,在5個指標上存在統計上存在顯著的差異。常住人口數方面,結對縣的平均值約25.5萬人,非結對縣的平均值約56萬人。人口凈流動率方面,結對縣的平均值為19%,非結對縣的平均值為14%。城鎮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DPI)方面,結對縣的平均值約2.8萬元,非結對縣的平均值約為3.28萬元,結對縣低了4000多元。農村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結對縣的平均值約為1.05萬元,非結對縣的平均值約為1.33萬元,結對縣低了2840元。城鄉居民收入比方面,結對縣的均值為2.74倍,非結對縣為2.44倍。在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長率方面,結對縣和非結對縣沒有顯著差異。
以上比較說明,和非扶貧結對縣相比,結對縣的常住人口,城鎮、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都明顯偏低;而人口凈流出率和城鄉收入差距明顯偏大。
根據第三部分的觀察,筆者發現扶貧結對縣與非結對縣在人口和居民收入指標上存在顯著的差異,下面通過回歸分析來觀察粵桂扶貧協作對2018年廣西縣域人口凈流動率,城鄉居民收入比,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DPI),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DPI)這4個指標的影響。有兩個問題需要注意,一是由于結對縣本身屬于貧困縣,人均收入本來就比非貧困縣低,人口外流率可能本來也比非貧困縣高,回歸時應加入滯后年份的指標值作為控制變量,筆者采用結對扶貧政策實施前的2016年的指標值。二是應該加入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作為控制變量,筆者選擇了2018年的人均GDP,人均財政支出,第一、第二產業在地區增加值中的比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作為控制變量。數據從2017和2019年廣西統計年鑒獲得?;貧w結果見下表。

表2 粵桂扶貧協作影響的回歸結果
根據表2第二列的結果,2018年各縣的人口凈流動差異延續了2016年的狀態,扶貧結對縣的人口凈流出率與非結對縣相比無顯著差異,其他控制變量也沒有顯著的影響。根據第三列的結果,2018年各縣的城鄉居民收入比差異延續了2016年的狀態,粵桂扶貧協作的系數為負,但是不顯著,人均財政支出的系數為正,在10%的水平下顯著,人口凈流出會使收入比下降,但影響不顯著,其他控制變量都不顯著。從第四列看到,2018年各縣的城鎮居民家庭DPI差異也是延續2016年的狀態,人口凈流出率大的縣域,其可支配收入低,但影響不顯著;扶貧結對縣的比非結對縣低,但差異不顯著。人均GDP高的縣,DPI高,影響在5%的水平下顯著。從最后一列看到,2018年各縣的農村居民家庭DPI差異也是延續2016年的狀態,人口凈流出率大的縣域,其DPI低,但影響不顯著;扶貧結對縣的DPI比非結對縣高,但差異不顯著。
廣西的粵桂扶貧結對縣都是貧困縣,與非結對縣相比,在常住人口,城鎮、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指標方面明顯偏低;在人口凈流出率和城鄉收入差距指標方面明顯偏高。經回歸分析發現,產生前述差異的首要原因是各縣域的歷史指標值本身就存在差異。在控制了指標值自身的歷史差異后,2017年開展的粵桂扶貧結對行動對各指標值并沒有顯著的影響,人口流動率對三個收入指標也沒有顯著的影響??赡艿脑蚴墙Y對行動的開展時間尚短,力度還不大,因此不足以改變各縣延續下來的歷史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