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琪,毛敏敏,阮永明
(浙江師范大學 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0)
大蠟螟是蜂群的主要害蟲之一,是一種極具破壞性的昆蟲,會攻擊和破壞蜂巢。其幼蟲不僅取食蜂蠟,還會在蜂巢內留下大量隧道,這給養蜂業造成嚴重傷害[1]。由于蜜蜂對糧食生產有巨大貢獻,大蠟螟對其造成的傷害已給全球糧食和營養安全構成威脅,已引起廣泛關注與擔憂[2-3]。而作為一種低毒、易降解、具有選擇性等多種優勢的天然殺蟲劑,植物精油受到廣泛關注[4]。
植物精油是一類廣泛存在于植物體內、易于揮發、具有芳香氣味的油狀液體的總稱,有的種類具有殺蟲滅菌的效果。但由于植物精油易于揮發,且對溫度、光照及空氣的影響極為敏感,極易分解變質[5],致使其殺蟲效果不穩定,利用率降低,經濟投入較高,極大影響了植物精油殺蟲劑的田間推廣應用,納米精油殺蟲劑的出現可改善這種狀況。
微米乳液也被稱為納米乳液或細乳液,納米乳劑是微細的水包油分散體,其液滴尺寸為10~200 nm[6]。乳化液是一個熱力學不穩定的兩相體系,由至少2種不相溶的液體和乳化劑組成,其中一種液體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種液體中[7]。納米乳是亞穩態體系,其穩定性取決于合成或制備的方法[8],制備方法有高能乳化和低能乳化2種。
研究表明,精油是通過吸入、攝入或皮膚吸收進入昆蟲體內的,精油可能會干擾昆蟲的生理和神經系統[9-10]。乙酰膽堿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是昆蟲體內重要的解毒酶,其活性會因為外源物質的侵入而發生變化(抑制或增強),是反映該外源物對害蟲控制效果的指標之一[11-13]。
本文選擇更為穩定的精油納米配方,對比納米乳液和粗乳液生物活性的強弱,測定納米乳劑對AchE、CarE和GST活力的影響,探討其作用模式。
1.1.1 供試昆蟲
供試大蠟螟取自浙江省金華市農科院蜜蜂所。在人工氣候箱(RXZ智能型,寧波市科技園區新江南儀器有限公司)內培養,在(30±1)℃溫度、相對濕度50%~60%的全暗條件下進行室內人工飼養,取3齡大蠟螟幼蟲進行試驗。
1.1.2 供試試劑
α-松油烯(純度99%)、γ-松油烯(純度99%)、異松油烯(純度99%)、松油烯-4-醇(純度99%)、1,8-桉葉素(純度99%)均購自云南森美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吐溫80(純度100%)購自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BCA蛋白濃度試劑盒、AchE活性檢測試劑盒、CarE活性檢測試劑盒、GST活性檢測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2.1 納米乳液制備
水包油精油納米乳液由混配精油(α-松油烯、γ-松油烯、異松油烯、松油烯-4-醇、1,8-桉葉素體積比為25∶45.5∶20∶5∶4.5)、表面活性劑吐溫80和水組成。首先,將混配精油與表面活性劑吐溫80以體積比為1∶1(F1)、1∶2(F2)、1∶3(F3)混合,加入水得到3種配方,使用混勻儀混勻得到粗乳液;使用高速攪拌器以1 000 rmp速度持續攪拌60 min,以確保精油粒子以納米乳的形式穩定而精細地分散在乳液中。
1.2.2 乳液液滴測量
用納米粒度Zeta電位分析儀測定精油納米乳液配方、精油粗乳液的液滴粒徑大小及多分散性指數(PDI)。PDI是納米乳液體系中液滴粒徑均勻性和穩定性的量度。PDI<0.3表明納米乳液的粒徑分布較窄,可為所制備的納米乳液提供長期穩定性。
1.2.3 精油納米乳液和精油粗乳液觸殺活性
選擇穩定性強的配方作為觸殺活性測量藥劑,采用不同處理劑量的精油納米乳液和精油粗乳液進行觸殺處理,每組20頭,重復3次。以純水為對照組,24 h后統計死亡率,求毒力回歸方程。
1.2.4 酶活性測量
設5個混配精油濃度,T1~T5分別為12.89、25.77、51.54、103.08、206.16 μg·larva-1,對大蠟螟幼蟲進行觸殺處理,CK為空白對照組,24 h后測定其體內AchE、CarE、GST的活性變化。酶活性按照樣本蛋白濃度計算。
對3種配方進行混勻攪拌和高速攪拌,形成粗乳液和納米乳液,測定其液滴粒徑大小。在高速攪拌乳化過程中,通過能量輸入來增強納米乳液的穩定性,吐溫80的濃度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由表1可知,3種配方經過普通混勻和高速攪拌后,高速攪拌的納米乳液外觀比粗乳液更為均勻澄澈。熱力學穩定循環后發現,F3納米乳液沒有分離階段,盡管如此,最好還是選擇新配制的納米乳液備用;F3由于其液滴最小且粒徑分布均勻而被選擇進一步應用研究。

表1 攪拌方式對粒徑大小的影響
由表2可知,F3的納米乳液和粗乳液對大蠟螟均有一定觸殺作用,對大蠟螟觸殺毒力的半數致死劑量(LD50)分別為28.991、514.056 μg·larva-1,說明精油納米乳液的觸殺活性極顯著強于精油粗乳液,可見精油納米乳液具有進一步開發為殺蟲劑的潛能。

表2 不同乳液對大蠟螟幼蟲觸殺毒力
由圖1可知,受精油納米乳液的影響,大蠟螟體內AchE活力被抑制,且隨著精油納米乳液處理劑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整體呈增加趨勢;T2處理的大蠟螟體內AchE活力回升,且與其相鄰處理濃度對比差異顯著,表明大蠟螟體內AchE活力在受到精油納米乳液脅迫后,表現為先被抑制后被激活的特性。T3~T5處理的大蠟螟體內AchE活力顯著低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顯著。在206.16 μg·larva-1最大處理劑量下,精油納米乳液對大蠟螟體內AchE酶活力的抑制率最高,達48.81%。

柱間無相同小寫字母表示組間差異顯著(圖2~3同)。
由圖2可知,受到精油納米乳液的影響,大蠟螟體內CarE活力被抑制,隨著精油納米乳液處理劑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整體呈增加趨勢。T1處理的大蠟螟體內CarE活力呈激活狀態;T2處理有所下降,與其相鄰組對比差異顯著,表明大蠟螟體內CarE活力受到精油納米乳液的脅迫,表現為先被激活后被抑制。之后隨著處理劑量的增加,大蠟螟體內CarE活力逐步降低,且顯著低于對照組。在206.16 μg·larva-1最大處理劑量下,精油納米乳液對大蠟螟體內CarE活力的抑制率達41.92%。

圖2 不同劑量精油納米乳液處理對大蠟螟體內CarE活力的影響
由圖3可知,隨著精油納米乳液處理劑量的增加,大蠟螟體內GST活力有所變化。T1處理的大蠟螟體內GST活力受到抑制;T2~T4處理的GST活力被激活;T5處理GST活力受到抑制,精油納米乳液對GST活力的抑制率為19.97%。由此可知,大蠟螟體內GST活力隨著精油納米乳液劑量的增加,無明顯的變化規律。

圖3 不同劑量精油納米乳液處理對大蠟螟體內GST活力的影響
納米乳液不僅在動力學上穩定,且物理性質也穩定,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明顯的絮凝或聚結[14]。本試驗表明,高速攪拌乳化形成的納米乳液液滴直徑小、分布均勻。在納米乳液的液滴大小中,表面活性劑在乳液中的濃度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納米乳液粒徑的大小隨著乳液中吐溫80濃度的增加而減小。在納米乳液形成過程中,吉布斯自由能大于零,這是熱力學不穩定的系統,表面活性劑作為乳化劑,通過降低納米乳液制備所需的自由能量,降低油/水界面的張力,因此,可通過調節乳液中表面活性劑的濃度來得到更為穩定的納米乳液[15]。
本文中測得的納米乳液和粗乳液對大蠟螟的LD50分別為28.991、514.056 μg·larva-1,可見殺死同樣數量的大蠟螟,納米乳液的精油濃度更低。由此表明,納米乳液可顯著降低所需的精油濃度,并且揮發精油的接觸毒性和持久性更高。
精油納米乳液對大蠟螟體內乙酰膽堿酯酶、羧酸酯酶活力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隨著處理劑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整體呈現增加的趨勢。在最大處理劑量206.16 μg·larva-1下,精油納米乳液對大蠟螟體內AchE、CarE活力的抑制率分別為48.81%、41.92%,相比對照差異顯著;而GST活力與劑量的增加無明顯的變化規律,且組間差異不顯著。所以推測AchE、CarE是精油納米乳液的作用靶標,對GST活性的影響不是引起中毒的原因。因昆蟲體內對外源物質反應機制復雜多樣,所以精油納米乳液對害蟲的作用機制還需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