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統一部署下,“雙減”工作正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開展,各地對照上級精神,緊密結合當地實際,創造性地開展“雙減”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各地各學校應堅持信息化支撐和引領教育現代化的理念,充分發揮技術在教育系統性變革的內生變量作用。大力推進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基建在教育領域的部署,大力發展新型教學空間,積極構建個性化、智能化、情境化、課程化的學校教育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促進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評價的變革,提高育人質量,讓教育回歸本質。
(王會軍)
近日,教育部印發《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強調要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規范化和常態化,提高普法內容的適用性和實效性,為深入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普法工作要向青少年講清講透思想背后的道理、學理、哲理。教育系統工作人員要持續提升法治素養,以學習普及宣傳憲法、民法典等作為重點內容,推動學習制度化、常態化。青少年普法工作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開齊開足開好法治課程。青少年普法工作還需要建好開好用好“社會大課堂”,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各類法律博物館,打造體驗式、沉浸式法治教育展館,以適應各類青少年接受法治教育的需求。通過學校、政府、家庭、社會組織多方協作,以教育管理、宣傳引導、志愿服務等形式營造良好法治氛圍,用潤物無聲的方式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
(薛惠)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對加強教育APP管理推動與“雙減”政策銜接提出明確要求。通知提出,對于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的作業APP,暫時下線。整改到位并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后,方可恢復備案;未通過審核的,撤銷備案。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一度讓“拍照搜題”APP受到了廣大中小學生的熱捧,但其負面作用不容小覷,甚至成為扼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殺手”。此次暫時下線“拍照搜題”APP,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思考的習慣。學校和老師也應該更多地思考如何有效布置作業,并給予學生有效及時的輔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王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