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李 軍 張璐璐
從2020年10月起,很多過往武深高速粵北韶關段的司機發現,以往容易讓他們不小心領到超速罰單的“黑點”消失了,一路駕駛變得更加順暢。其實,讓司機駕駛滿意度大幅提升的地段不僅于此,沈海高速開陽段、武深高速仁博段、鹽壩高速大梅沙等隧道……從2020年7月份起,全省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干道已先后查出并整改了限速值設定不合理、限速標志設置不規范等各類問題181處。這些變化源于省人大代表馬群濤《關于改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道低限速,斷崖式降速,增加區間測速的建議》的及時辦理落實。
“國家法規對交通安全、通行效率、限速等作了統籌兼顧。但目前,我國各地不同等級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干道的限速存在標準不一、沒有嚴格執行國家關于限速的法規和規定、沒有科學分析車速和安全的關系、所采用的限速標準不盡合理、在重視安全的同時兼顧交通效率不夠、測速設備過多等問題。駕駛員在途經不同的地段若不及時觀察限速設置就很可能被拍違章,在一些路段還因為駕駛員較為頻繁的降速提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交通安全隱患。”馬群濤代表通過多次調研發現,不規范的限速、斷崖式降速、違法設備較多等在群眾中反映較為強烈,更容易給群眾造成“凡是能增加罰款的就堅決落實,凡是會減少收入的能拖則拖”的誤解,有關部門應客觀分析,合理優化,及時妥善解決這類問題。有關部門認為,部分路段設置較低限速標準是綜合考慮公路設計標準和安全駕駛要求后設定的,盡管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要提高限速,不是改幾個交通標志就可以解決,應謹慎處理。

2020年8月6日,省人大監察司法委組織馬群濤代表、監督司法專家和省公安廳有關人員到沈海高速開陽段調研。
一邊是群眾反映強烈,一邊是有關部門的謹慎態度。當建議轉交到省人大監察司法委歸口督辦時,監察司法委經研究后認為,關于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干道限速降速,國家及我省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均作了規定,實踐中更多的是執法不規范的問題。馬群濤代表的建議看似很小,卻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通過委員會層面重點督辦,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督促相關部門規范執法,合理設置限速降速措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確保交通安全暢順,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能發揮小切口、大效應的作用。為此,監察司法委向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建議,把馬群濤代表的建議作為監察司法委2020年度重點督辦建議,由省公安廳組織辦理。
3月下旬,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通過委員會重點督辦建議后,監察司法委迅速成立由委員會分管領導牽頭負責的督辦工作小組。4月份制定出臺督辦方案,明確督辦內容、方式和時間安排,落實督辦工作責任制,有條不紊地開展相關督辦工作。
由于建議辦理涉及到全省多處地方和路段,受疫情影響,給現場調研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監察司法委通過加強溝通協調,采取切實措施推進辦理工作。
積極加強與省公安廳的溝通協調,督促省公安廳按照辦理工作計劃落實相關工作。與省公安廳、交通運輸廳、交通集團等承辦單位有關同志建立微信工作群,實時交流辦理工作情況,督促承辦單位加強與馬群濤代表的溝通,落實代表反饋的意見,按規定時限答復代表。
省公安廳按照監察司法委的督辦要求,及時全面排查整治,落細落實整改措施。7月初,以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名義印發《全省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干道限速測速問題排查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全省各地全面排查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干道限速值、限速標志、測速執法設備以及測速告知提示標志的設置情況。工作方案的附件是一份厚厚的存在問題排查治理臺賬,用以明確整改措施、責任主體和完成時限。
監察司法委及時認真審核了省公安廳的工作方案和排查治理臺賬,在7月底向省公安廳反饋了具體的改進意見,繼續加大督辦力度、推動建議辦理提速。
8月初,監察司法委組織馬群濤代表及省公安廳、交通運輸廳、交通集團等有關單位人員赴開平市調研,實地檢查沈海高速開陽段限速標志設置、測速取證設備和提示標志設置等情況,召開座談會,聽取省公安廳等承辦單位辦理工作情況匯報,對辦理工作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9月中旬,監察司法委會同省公安廳赴深圳市開展調研,有關單位向馬群濤代表匯報建議辦理進展,聽取他的改進意見。
9月底,省公安廳提交的第二份排查治理臺賬顯示,181處待整改路段已完成整改153處,治理完成率達84.53%。同時明確,對剩余28處治理難度較大、時間周期較長的問題,相關責任單位要在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全部整改任務。
解決存在問題更要防止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按照監察司法委強化制度建設,規范限速測速管理的有關督辦要求,省公安廳編制印發了《廣東省高速公路占道施工交通安全防護工作指引(試行)》,為各地進一步加強高速公路占道施工路段交通安全管理,規范施工路段測速取證和執法工作提供指引。會同省交通運輸廳、交通集團加緊研究制定《高速公路占道施工安全管理辦法和措施》,進一步規范我省高速公路占道施工降速論證程序,切實防止道路限速值忽高忽低和限速變化過大的問題發生。會同省交通運輸廳編制《廣東公路限速技術指南》,對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干道限速設置和調整以及限速標志的設置等作出明確規定,目前該指南已通過專家評審驗收,即將印發施行。
“在建的韶新高速目前已根據新的工作指引和管理辦法,在近期組織專家召開論證會并進行道路交通設施的技術改造,將原來不少路段的100公里限速上調到120公里。”韶關市交通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約半年的時間內完成了181處路段的專家論證及相關道路交通設施的改造,建議辦理落實的高效率、高質量讓馬群濤代表先后給出“有行動、有方案、有落實,為有關部門的辦理落實工作點贊”和“建議辦理過程實現了從答復滿意到向結果滿意”的中肯評價。
提高建議辦理質量的目的不僅僅是讓代表滿意,更需要讓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為此監察司法委要求公安機關、交通運輸管理部門、高速公路業主等單位繼續完善溝通協調機制,不斷加大限速測速工作宣傳力度及群眾參與度。進一步加強道路限速測速管理,構建安全暢順的行車環境。繼續推進排查整治工作,嚴格依法依規科學設置限速標志及速度控制設施,確保道路限速信息提示警示到位,引導、促使駕駛員主動控制車速,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概率。進一步完善道路限速動態調整機制,對超速車輛數量較大、群眾對限速問題投訴意見較多的路段加強科學研究論證,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對確實存在限速不合理、不科學情形的,及時調整限速方案。進一步加大施工路段安全監管力度,及時發現和整改施工過程中限速標志設置混亂、出現限速值忽高忽低等影響交通安全的問題,確保施工路段交通安全暢通。進一步加強對全省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道限速測速工作的檢查,指導和監督各地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開展測速工作,不斷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進一步健全“一路多方”參與的常態化管理機制,規范限速值確定、交通工程論證、限速測速標志設置等流程,做到科學評估、合理設置、動態調整。進一步強化配合,加強信息互通,協調解決道路限速測速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完善定期聯合排查維護的長效機制,確保交通限速測速工作合理合規,交通設施設置和日常維護及時到位。進一步優化限速測速宣傳告知服務,完善投訴處理機制。綜合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主動向社會公開公示道路限速測速信息,對因施工作業區、隧道、交通事故多發等限速的路段應做好解釋工作,以取得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