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高 健
熱心辦事、熱心助人,無論是代表履職、本職工作還是公益事業,懷集縣人大代表陳偉洲都充滿了熱情。
陳偉洲經常說,多與群眾交談、接觸,才能清楚了解群眾的真實需要,才能找準為群眾辦好事實事的落腳點。為此,他經常走訪群眾,深入了解與民生問題密切相關的各方面情況,征求群眾對黨委、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的意見。不定期召開群眾座談會,傾聽群眾的建議和意見,將群眾意見一條條、一款款地記錄下來,整理匯總成建議素材。
“陳偉洲代表:對于你提出的‘關于解放南路上塘街道路整改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您提出的‘關于如何整治縣人民醫院路段塞車的建議’收悉,現將有關情況答復如下……”“感謝您對交通運輸事業的關心與支持!您提出的‘大象、揚名村建議上級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建造大橋的報告意見’收悉……”縣城管執法局、公安局、交通局等有關部門回復陳偉洲的近二十個代表建議答復函,見證了這些年來他廣泛收集民意、積極建言獻策所作的種種努力。
“陳偉洲當選縣人大代表以后,始終關注民生問題,積極建言獻策,推動有關部門解決問題落實建議,是我們這個代表團履職尤為熱心積極的代表之一。這些建議大都得到了比較好的辦理落實。”懷集縣人大常委會幸福街道工委主任陳展陽如是說。
出生于一個醫學世家的陳偉洲是一名熱心腸的社區醫生。
“每逢節日,阿洲都會帶著糧油等慰問品和慰問金送到我家,而且近幾年我到他的衛生站看小病小痛的醫藥費都免收,真是個大好人。”河南社區80多歲的獨居老人張瓊逢人就夸陳偉洲。

陳偉洲(左四)向幸福街道河南社區捐贈物資
“我的衛生站每年都有四五千元的醫藥費欠賬來自經濟相對拮據的街坊,年終歲末我都會把那些賬單撕掉,不會再向他們要的,算是對鄰里的一種幫助吧。”陳偉洲說。
“捐資助學 惠澤學子”“公益資助愛心人士”“樹敬老之風 促社會文明”……陳偉洲家里堆放的捐資匾框足有十多塊。盡管作為一名社區醫生,收入不算高,但三年多來,陳偉洲已先后為社會公益事業捐款逾5萬元。
疫情防控最吃緊的那段時間,陳偉洲聯系長期合作的幾個醫藥代表,通過與醫藥代表和醫用防護口罩生產廠家采購調配醫用防護口罩,先后捐贈了兩萬個給一線執法人員、環衛工人、防控人員以及周邊群眾。同時,他還累計購買了2.5萬元的礦泉水、牛奶、桶面等物資贈送給河南社區和附近的村居、社團,為疫情防控期間社區網格值守的工作人員提供物資支持。
對于自己的本職工作,陳偉洲同樣抱著極高的熱情。“守好一扇門,溫暖一社區。”在基層從醫25年,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為社區群眾服務,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陳偉洲毫不猶豫地堅持奮戰在一線,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作為醫務人員,陳偉洲積極配合社區的工作安排,及時、定期上門為本社區居家隔離的外地返鄉及外來人員測量體溫,盡職盡責守好我們社區防疫的大門。”陳偉洲所在的懷集縣幸福街道河南社區黨支部書記余汝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