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昌波
摘要:隨著當前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速度也在逐步提高,各大城市都在加大推進城市的規劃和發展,進而不斷朝著更加健全完善的城市體系邁進。城市經濟的發展與城市規劃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因此深入研究其內在關系才能更好推進城市建設。文章簡單介紹了當前城市經濟發展的內涵,就城市規劃與城市經濟發展之間的內在聯系,深入分析了城市規劃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作用,最后就城市經濟發展中的影響因素展開分析,希望給當前城市建設者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城市規劃;城市經濟發展;內在聯系;作用及影響因素
一、前言
近幾年來,隨著城市的建設與發展,我國城市現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了城市經濟建設與城市規劃之間的內在聯系,只有充分把握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展開相關討論,才能夠更好的探索城市經濟發展的路徑,進而不斷為我國的城市建設注入新活力。
二、城市經濟發展的內涵
城市經濟發展與建設是通過政治、經濟以及相關社會政策共同作用的結果,一般來說主要表現為社會生產力的提升,城市經濟的建設與發展呈現出規律性,不斷朝著更加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城市經濟發展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關鍵作用,對于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提高國民經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城市的發展狀況存在差異性,不同城市的經濟發展階段也不一樣,城市的經濟發展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體系,將差異性與協同性進行有機整合。而且城市規劃和城市經濟發展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只有有效調整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的推進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不斷提高城市現代化水平,使其朝著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
三、城市規劃與城市經濟發展理論的關系
(一)集聚經濟理論及規模經濟規律
在城市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對于空間聚集經濟理論有著較為明顯的體現,因為城市的發展必然會帶動人力物力等相關資源的集中,使得類似的企業群體進行協同性發展,同時不斷推動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表現出較為明顯的規模化城市經濟發展效應,進而實現良性循環發展。比如武漢光谷,通過對城市的科學規劃與定位,并結合自身地理區域以及當前國際形勢,加大對于城市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最終發展成為全球光電子產業基地,另外還在多個高精尖領域有著明顯的活躍度,值得人們深入思考。
(二)后發優勢理論及信息化發展規律
后發優勢理論在我國改革開放前期表現尤為明顯,即便是嚴重缺乏先進技術,但是具備大量的原材料以及勞動力,可以通過適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來促進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技術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的城市可以采用后發優勢理論,積極利用其他城市的發展優勢來促進自身城市的建設與發展。隨著各種高新技術產業的不斷研發與應用,各個城市乃至各個國家都在加大對于信息化與智能化產業的發展,而武漢真正的將這一理論應用在實際,利用城市規劃的相關政策和手段,積極引進各種先進的技術手段,以此來提高城市的信息化發展水平,同時不斷加強整個交通運輸網絡體系的建設,實現了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四、城市規劃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積極作用
根據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狀況來看,政府在整個城市的規劃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能夠對市場經濟狀況做出宏觀調控,進而對城市經濟發展走向有著一定的影響。如果政府城市規劃嚴重滯后于經濟發展狀況,會使市場的發展缺少活力,進而也就無法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城市的科學規劃能夠對其未來的經濟建設與發展起著一定的指導,比如政府能夠通過對城市的總體、專項、分區等不同狀況進行一定的規劃干預,進而推動其朝著更加全方面的方向發展。另外城市規劃信息是公開透明的,所以為城市的投資者們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意見,有效把握未來正確的投資方向,同時也為政府減輕了經濟壓力,進而有效推進了整個城市的經濟建設與發展。
另外城市的規劃調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市場經濟活動形式的輔助,這種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投資風險,確保城市的經濟秩序穩定。所以說城市規劃調控作業往往會協調各方利益,使其能夠全部參與到城市經濟發展當中。
(二)消極作用
首先政府的干預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存在內部缺陷,和市場的傳統個人經濟活動相比,城市規劃的管理者和決策者往往需要對市場經濟開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但是城市經濟的發展信息數據無法得到快速有效的反饋,而城市規劃的自我調節機制又相對緩慢,并不能根據市場狀況做出快速的調整,因此,相關城市規劃的決策呈現出一定的滯后性,規劃管理部門僅僅是對其引導,但是市場中投資者的最終決策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無論是內在壓力還是外在環境,城市規劃都面臨著十分嚴峻的考驗,如果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把握,將會導致整個城市規劃工作效率低下,無法發揮其真正有效的作用。另外則是其還有可能受到利益集團以及相關政治因素的影響,雖然城市規劃的相關工作人員對其開展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但是由于政府官員的干預,并不能夠將其相關研究應用到市場中,而很多市場利益集團會對政府的相關決策進行干預,而政府迫于經濟壓力形勢而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調整,這也使原有的城市規劃管理呈現出一定的政治化傾向,從長遠來看,并不能夠獲取持續且穩定的城市經濟效益,城市規劃具有一定的兩面性,對于城市經濟的發展并不一定是完全有利的。
五、城市經濟發展影響因素探究
(一)以城市規劃為手段,促成城市資本競爭優勢的產生
從城市經濟整體發展來看,資本直接決定了城市經濟長足發展程度。資本對于城市經濟增長具有持久性影響。從長期的實踐經驗來看,城市規劃對資本獲取而言,無疑是一種較好手段。城市經濟增長最直接體現即是經濟增長率持續不間斷提升。其中,資本起著彌足珍貴的作用。經濟增長與資本總量兩者之間關系極為緊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城市經濟的快速提升也與資本總量的多素有著直接關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城市經濟快速發展需要高效的資本投入。城市規劃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通過對城市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等基本途徑,直接為城市資本的競爭優勢提升了重要條件保證。城市規劃所涉及到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從某種程度上直接影響到居民消費最終產品的提供以及其他外界資本吸引程度。長期發展過程之中,好的城市規劃可以直接促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優化。城市基礎設計科學化的設置可以對城市企業以及周邊地區企業發展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在企業發展策劃之中往往對地區基礎設施具有一定的要求,企業決策者往往更傾向于將企業發展定位于良好基礎設施的城市或地區。需要注意的是,城市經濟發展資本吸引還有賴于外資的介入。
(二)拓展城市規劃視野,注重改革創新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部分城市呈現出噴涌式的經濟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離不開城市規劃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尤其是更加側重于總結和集成傳統城市規劃工作過程中的優點和長處,同時不斷進行自我反思,導出在城市規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敢于進行創新與改革,從而打破了原有城市規劃的限制與約束,真正實現了城市經濟的高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來,國家加大城鎮化的有效建設,有效整合城鄉經濟的發展,不斷調整整個市場中的經濟結構,進而加大各落后城市的經濟改革與創新,從而更好的實現我國城市的全面發展。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對于城市規劃視野的拓寬,而不是局限于原有的規劃局面,通過逐步將城市規劃中的引導機制和調控機制應用到城市市場發展當中,從而實現了對城市發展過程的全覆蓋,加大對于各種經濟形勢的改革與創新,不斷推動我國城鄉經濟的協同發展,進而也為城市的經濟建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尤其是對于中小型城市而言,其作用尤為突出,通過不斷對城市和農村之間的經濟整合,加強一體化建設,進一步實現了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
(三)注重現代高科技產業開發區規劃與建設
通過對歷史發展脈絡研究可以發現,生產力的快速提升與科學技術進步兩者之間密切相關。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城市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當前世界經濟發展隨著技術進步而變化的趨勢明顯加強,發展高新技術及其業是現代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同時,地方城市經濟發展也直接與科學技術產品的生產與應用直接相關。現代城市規劃工作應當結合地方實際情況,注重將科學技術、新興業發展所需要基礎設施建設列入進行必要規劃。例如。我國城市發展過程之中,不乏引入新興產業進入城市而使城市經濟得到飛速發展的例子。城市規劃應當以城市經濟發展導向為基礎,在實際工作過程之中應當注重對城市經濟發展趨勢進行必要研究。目前我國城市規劃要從地區實際情況出發,以本地特色引入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新興產業為規劃工作重點,通過不斷的加強對地方高新技術業的推動,更好的促成本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六、結語
我國尤其重視城市規劃的合理應用,直接影響著其經濟發展速率,所以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聯系和矛盾才能更好的推進城市發展。同時還要加大對于先進城市的經濟發展特色學習,通過科學合理的開展城市規劃工作來確保城市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可以立足于各種高新產業開發區的規劃與建設,對城鄉資源整合利用,進而實現當前經濟狀況的創新與改革。城市規劃對于城市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通過調整兩者之間的科學合理性,不斷提高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值得城市建設者進行深思。
參考文獻:
[1]張澤興.城市規劃視角下我國城市經濟發展影響因素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8(01):54-55.
[2]張學杰.基于城市規劃視角下我國城市經濟發展影響因素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3(15):187.
[3]廖小明.基于城市規劃視角下分析我國城市經濟發展影響因素[J].建材發展導向,2015(19):115-116.
[4]王廣斌,彭荔,楊洋,等.基于城市規劃視角的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思考分析[J]. 上海城市規劃,2013(02):8-12.
(作者單位:重慶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