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幸福
摘要: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水平大幅提升,從而對各個領域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當前,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大環境背景下,應當加大改革的力度,從而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發展的要求。從我國經濟發展整體角度分析,國有企業占據重要的地位,只有進一步對企業的經營方式進行轉變,并全面革新管理者的管理思想,進一步推進我國社會經濟體制的綜合改革,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升國有企業的綜合發展水平,目前我國經濟體制也在隨著經濟水平發生轉變,國有企業必須通過自身改革發展才能全面適應國家經濟發展趨勢,更好地應對行業市場中面臨的主要風險。
關鍵詞: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企業;路徑探究
一、引言
通過對當前國有企業的發展研究,在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能夠對自身管理水平進行嚴格的規范,全面推進國有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所謂的混合所有制可以理解為在當今全球化時期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資料的自身屬性發生轉變,從本質上提升了國有企業的生產效益,有效提升了國有企業的綜合發展水平。在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其重點工作在于認清與市場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完善現有的企業產權保護制度,對當前國有企業控制權進行重新分配,通過相關管理規則對企業發展進行治理,進一步提高了我國國有企業的管理水平,提高了國有企業在行業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帶動了國有企業進一步的發展,通過對國有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夠進一步完善現有的經濟體系,對現有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應用,從本質上提升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內涵
當前,為了全面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應當通過合理有效的形式來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從而進一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通過對現有資源的合理分配,為實現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實現國有企業創新化發展提供有效動力,全面提升了國有企業在行業市場中的綜合影響力,合理的處理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在行業市場發展中,推動各種所有制資本共同發展,保證社會生產的正常運轉。在改革開放發展初期,為了有效推進經濟發展,隨著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相關部門開始重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的進展,從而使得國有企業自身的效益不斷增加,同時有效帶動其他股份制企業的快速發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轉折發展,需要對國有企業進行現代化改革,才能全面提升國有企業自身的主體性地位。
以政策視角分析,我國為了加快國有企業改革的腳步,在2015年制定了《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通過相關政策的支持,提升了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之間共同發展的效益,提升了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率。在這種政策影響下,國有企業不僅追求利潤最大化,還應當確保戰略性目標的有效實現。為了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發展,國資委、財政部和發改委專門發布相關文件,將我國現有的國有企業劃分為商業和公益兩大類,并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進行相關規則的制定,為國有企業建設完善的制度體系提供了有效保障,有利于國有企業更好的適應經濟的快速發展。從實踐角度出發,目前國有企業主要采取三種重要方式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為了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自身實力,鼓勵非國有資本參與到國有企業改革工作中;其次,建設相應的發展平臺,為國有企業發展擴大投資,提升企業的綜合影響力;最后,可以采用增資擴股等重要方式來幫助企業員工持有相應的股份,提升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進程。
三、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性
通過對我國國情的分析,我國現有的經濟制度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存在本質差距,我國當前主要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生產資料所有制,主要是為了提高企業在行業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從而進一步維護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由于我國不同的產業與地區之間發展不夠平衡,因此現有的社會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也存在著多樣性、多元性以及多層次性的特點,國有企業執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效提升國有企業資源配置效率
近年來,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自身的經營模式依然以傳統經營模式為主,導致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風險,一般企業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而產出比例則較低,雖然在新時代發展背景推動下,國有企業自身實力有所提升,然而并無法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使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得到有效發展,推動了大多數私營以及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有利于進一步避免資源浪費等問題。
(二)對非國有資本進行有效整合
民營企業自身的經營模式與國有企業存在較大的差異,在經營過程中普遍采用靈活性的模式,從而提升企業對市場環境的適應能力,但在實際經營過程中也會受到外部因素影響,無法保障企業的綜合發展。為了準確的分析我國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當從國有企業治理工作本身進行分析,從而有效地借助民營資本與國有資本之間的發展優勢,發展全新的企業經營模式,從而更好地帶動市場的發展,有效地實現經營資源的共享發展,推進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三)全面清理“僵尸企業”
在當前行業市場發展過程中,所謂的“僵尸企業”就是指發展過程中無法完成規定的生產指標,從而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占有國家級社會的各項資源,在此類企業內部主要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對當前國家和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并不高,因此,應當對現有的僵尸企業進行全面清理,擺脫部分國有企業面臨的主要困境,提升行業市場發展的公平性。從而避免企業資源的嚴重浪費。
(四)改革法人治理結構
在對企業合理治理影響下,不斷的激勵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對企業運營過程中進行實時監督,對國有企業現有的制度體系進行不斷的優化,有效避免企業運行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通過對運營計劃進行合理制定,保證企業工作的有效運行。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國有企業管理的規范性,通過建設相應的法人治理結構,對當前國有企業的法律體系提供了相應的保證,有利于國有企業快速實現自身的發展目標,提升各項制度的標準,從而構建完善的經營管理體系。
(五)提升國有資本的積極作用
在現代化市場經濟背景影響下,行業競爭不斷激烈,使得各類市場主體將發展重點放在制度的改革和創新工作上,通過建設合理的產權市場平臺,為國有企業發展建設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場管理原則,為國有企業的發展融入新的活力,推進國有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從當前大部分國有資本發展過程進行分析,我國現有的國有資本在行業市場中不具備充足的競爭力,導致國有企業本身的引導作用無法發揮,只有進一步對國有企業加強混合所有制改革,才能從本質上提升我國國有企業的運營效率,從而加快企業的發展腳步,為實現國有企業創新化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六)優化資源配置方式
為了加快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發展,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宏觀調控作用,結合市場發展動態,對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從而有效提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率,政府及相關部門針對國有企業的治理工作制定相應的政策,完善國有企業內部的制度管理體系,為提升市場競爭優勢提供可靠條件,不斷的對國有企業自身經營模式進行創新化管理,融合不同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推進企業的長久發展。為了加快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腳步,應當在現有的國有企業制度基礎上,保障當前國有企業出資人的綜合權益,從本質上調動企業經營者的積極性,以法律的手段對國有企業的控制權進行嚴格分配,提升國有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公平性。
四、國有企業改革面臨的問題
(一)混淆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本質含義
國有企業在進行改革開放以后開始進行改革,幾十年以來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國也不斷地重視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自身的法律機制。然而,當前依然存在較多認知誤區,認為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只要通過股權多元化制度即可實現,但是當前大部分國有企業法人并不是單一的存在,也就是說,存在幾種與公有制經濟性質不同的改革才能算是真正意義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產權問題明顯,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嚴重
1. 行政管理權對企業經營權的干預
在新時代企業為了進一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應當明確自身的企業管理制度,然而當前已然不存在純粹的國有企業,政府行政管理權力對企業發展影響愈發明顯,對國有企業的發展而言存在較多的弊端,為了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的全面發展,應當打破傳統的監管機制,改善現有的企業治理結構,才能從本質上推動企業的穩定發展。
2. 國有企業當前產權結構不合理
從當前我國國有企業發展角度進行分析,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問題與企業產權結構有著直接關聯,當前國有企業發展目標不明確,主要是由于自身產權結構不合理,導致很多國有企業自身的細節問題被忽略,使得國有企業在行業市場中失去競爭優勢,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影響了企業的經營業務發展,盡管短期內會提升企業的經營水平,但是企業在行業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并未得到提升。
(三)國有企業改革阻力大、治理缺乏活力
1. 國有企業發展不均衡
盡管當前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在穩中推進,但是企業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較多不均衡的問題,部分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更加容易引入非公有制資本,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注入全新的活力,從本質上提升國有企業的綜合發展水平。然而部分自身實力不足的企業,改革的過程會更加困難。
2. 非公有資本參加國企改革存在一定難度
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才開始重視民營企業發展對我國經濟水平的影響,盡管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目前仍然存在對民營經濟發展不理解的現象,由于思想觀念上存在的誤差,忽略了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之間的融合發展,從而限制了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新時代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對策
(一)明晰國有企業改革的目的
在新時代背景影響下,通過對國有企業與非國有資本進行整合,應當推進國有企業雙向混合發展,也就是說在國有企業進行改革時,充分重視非公有資本參與到國企改革工作中,從根本上重視國有企業的轉型工作。同時,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環境發展趨勢,應當遵循市場開放原則,鼓勵國有企業與非國有資本之間進行雙向混合發展,從而實現相互促進,在改革過程中應當不斷宣傳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優勢,全面提升國有企業在行業市場中的競爭力,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非國有資本與國有資本之間進行不斷融合發展,使得國有企業發展走向多元化。在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進程中,還應當重視企業管理人員的選拔工作,對企業內部的考核機制進行嚴格管控,通過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對企業內部員工進行激勵,對企業的治理結構進行深化改革,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推進企業相應制度的動態化調整。
(二)明晰資產產權問題,多維度加強改革發展
1. 構建合理處置平臺,加大企業管理力度
為了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應當鼓勵各類非國有資本參與到改革進程中,對國有企業資產產權進一步明晰,積極引入各類資本參與企業改革工作,吸引各類基金介入,從而推進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發展,對各項股權結構進行科學有效管理,通過搭建合理的處置平臺,為國有企業加強管理提供有效途徑,同時也為企業的改革工作降低相應的風險。應當以各行業及其規模為基準,實行梯度管理模式,根據相應行業的特點實施專門的政策,從而有利于國有企業的全面改革發展。鼓勵資本多元參與是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在執行過程中首先應當允許非國有資本以及其他生產要素作價入股,以多種形式對非公有資本進行整合,為了進一步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腳步,應當充分融合海外資產參與制改革工作中,提高國有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2. 加強國有企業管理制度改革
通過對國有企業發展進程的分析,長期以來國有企業普遍受制于傳統的管理形式,從而導致國有企業發展脫離了現代化市場軌道,為國有企業發展帶來了眾多問題,因此為了有效地推動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單純依靠國家的宏觀調控,應適當調整國有企業現有的經營體制,不斷完善企業現有的管理制度體系,結合行業市場發展需求,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者進行合理選拔,提升企業管理人員的職能發揮能力,對國有企業現有的管理模式進行革新,全面維護企業發展的利益。
(三)避免改革阻力,提升企業發展活力
1. 分類細分化加強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國有企業應當對市場進行細分,同時,政府要根據企業不同特點,并且結合市場環境的變化制定專門的考核標準,并充分結合社會評價,從而客觀的分析國有企業在行業市場中的競爭力。在有效地引入其他非國有資本的前提下,對企業自身的治理結構及管理方式也要不斷的創新,全面提升國有企業在行業市場中的主體地位。
2. 完善健全產權交易規范運作機制
為了將各類非國有資本與國有資本進行融合,首先應當明確各類資產的產權,積極引入其他資本融合,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擴大渠道,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并且應當加強對資產的評估,通過建設相應的機制,為國有企業發展提供有效的平臺。
3. 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的建設
為了加快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腳步,應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刻領悟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握市場整體發展規律,突出黨組織對企業的政治功能,實現黨的創新化建設發展,從本質上實現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有機結合,依靠黨的自身優勢提升國有企業在行業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六、結語
綜上所述,當今社會發展迅速,企業的規模不斷壯大,使得行業市場規模不斷地擴大,對市場經濟格局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國有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為了順應新時代發展的需求,應當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對企業發展進行優化,提升國有企業發展的創新性和活力,從本質上推進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進行有效融合,推進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發展,滿足行業市場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馬春光.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J].中國商貿,2015(016):33-35.
[2]綦好東.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動力、阻力與實現路徑[J].管理世界,2019(10):8-19.
[3]周楠.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考與建議[J].企業管理,2018(002):121-123.
[4]常潤潔.淺談陜西省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為例[J].中外企業家,2019:14-18.
[5]廖應燦.淺析地方性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施路徑[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9(010):43-44.
(作者單位:新疆伊犁河流域開發建設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