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琦 陳姝帆
摘要:經濟哲學在當今社會對人類思維能力和道德建設方面都具有重要貢獻。文章闡述了經濟哲學的興起及思想譜系,總結目前學界關于經濟哲學的主要觀點,分析經濟學與哲學相交融的代表。文章基于可持續發展目標,結合現實分析經濟哲學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價值,指出在新時期正確把握經濟哲學,對于更好地促進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啟迪。
關鍵詞:經濟哲學;經濟學;哲學;實踐價值
一、經濟哲學的興起及思想譜系
我國古代典制里的“經濟”意為經邦濟世,或稱經國濟民,為治國扶貧之道。在西方,經濟學同樣經歷了漫長懵懂的發展道路,古希臘許多學者的著作都提及“經濟”,指家庭經濟問題和管理事務,這時經濟學還未形成專門系統,而是作為哲學研究的一個部分。近代以后經濟學的內涵慢慢延伸,范圍加以擴大,研究對象轉變為涵蓋整個社會經濟過程的層次關系規律,在不斷的經濟運動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經濟哲學從表面看是經濟學和哲學兩個不同學科整合而成,但兩者的聯系結合并非近代才開始,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經濟思想與哲學思想都是緊密聯系的。在人類對知識認識比較模糊、沒有劃分學科的時代,古人把一切觀察到、認識到的統歸于“哲學”,現在經濟學所包含的內容也被涵括在內,哲學包含對所有存在的思考與認識,給予攀登科學高峰的養分。哲學的用途在于反思現實、批判現實,作為經濟學的母體,哲學包含著未形成體系化的片段化的零散瑣碎的經濟思想。即使后來經濟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學科,也并不意味著經濟學與哲學完全脫離各自分家,哲學依舊影響著經濟學,經濟學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哲學的發展。
隨著人類認知的深入發展,知識逐漸形成體系并被分割成精細的專業板塊進行研究,當一領域向縱深研究到一定程度時會觸及現階段的邊界,這時就需要打破學科的高墻,獲得整體性的知識,系統全面地看待問題。社會不斷發展,各種問題也層出不窮,很多經濟活動不僅屬于純經濟學問題,而涉及多方面領域,單從經濟學一個角度進行研究并不理想。作為學科交叉融合的結果,經濟哲學的興起并非偶然,而是順勢而生,順應學科突破自身局限尋求發展的要求,是“從哲學和經濟學的結合中產生的卻又高于經濟學和哲學的一門新學科”。經濟學要在傳統思維方式之外吸收新的靈感,尋找最合適的發展道路;哲學也要從紙上的理論走向現實的應用,發揮其時代精華的作用,提供更有深度的研究方法。
二、學界關于經濟哲學的主要觀點
目前學界對經濟哲學的概念尚未有統一定論,總體來看,我國主要有以下幾種看法:一是經濟哲學內生于經濟學,是一門基礎性理論經濟學科,是研究世界觀和方法論在具體經濟學層面的學問;二是經濟哲學是從哲學角度研究經濟學問題,經濟學問題是研究主體,哲學方法論是指導;三是與政治哲學等學科的出現類似,經濟哲學包含經濟學的內容和哲學的形式,是兩門學科融合的交叉學科。
由于包含兩個學科體系,而其所涉及的兩個龐大學科——哲學、經濟學本身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使得理解上本就有可能存在偏差的經濟哲學的內涵被各家衍生出不同的理解。這種概念上的混亂和邊界的模糊必然導致研究方法、研究方向的混沌不清,引起諸多爭議,這樣便違背了混合學科存在的本來意義,我們不排斥對經濟哲學有新的理解和發現,但想要發揮經濟哲學的作用,在根本認知上最好有一個清晰的內含和研究體系。不過,分析學界的幾種主要觀點可發現其中也存在共性,即用辯證方法解決經濟學問題。傳統的經濟學研究方法多為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而經濟哲學則為解決經濟學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用哲學的思維方式思考經濟學問題,比較之后得到最優解。
三、經濟學與哲學相交融的代表分析
縱觀學科發展史,很多經濟流派理論都蘊含哲學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前提,反映著所在時代的哲學理念,哲學思維對經濟理論中存在的爭議和現實經濟現象的研究也有莫大的指導意義。哲學以反思的思維方式來審思社會現象,以批判的研究方法不斷推進社會發展,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對人生存境遇的現實關照。
古典經濟學家以自然秩序觀為思想基礎提出了自由放任主義。提起亞當·斯密,人們往往關注《國富論》卻很少注意到《道德情操論》。前者出版于1776年,而后者是在1759年,兩者其實是相互配合的,道德哲學孕育了古典經濟學。《道德情操論》闡述了作為道德人的人的行為,即人應該受到道德的約束,而不是為所欲為,談的是道德問題中的同理心與同情心,作為道德觀基礎的同理心讓我們換位思考,雖然同理心會讓人因渴求夸獎滿足心理而非常虛榮,但正是出于自私本性反而會站在長遠角度考慮整體,從而養成道德品質促進社會發展。《國富論》闡述了作為經濟人的人的行為,即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談的是經濟問題中的自利與不合作,同時進一步指出“看不見的手”——市場,便是社會順利運轉的基礎,經濟行為屬于“非人身的市場交換”。《國富論》中,看不見的手是市場,我們從自身角度出發去辦事;《道德情操論》中,看不見的手是道德,由于它的存在才不會為了自我利益而無視他人利益。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構成龐大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在橫向和縱向上包含了目前可認知的世界范疇,在哲學的基礎上,揭示政治經濟學的內核,尋求科學社會主義的內涵。這三部分密切相關,理論之間相互契合,為彼此提供存在條件,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經濟學有著不可割裂的關系。馬克思剖析鉆研經濟學的過程是具備哲學性的,也就是說,他是在其哲學思維與方法的指導下進行經濟學研究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馬克思第一次基于哲學實踐的角度來解釋經濟學的起源,從政治批判經由哲學批判而轉向經濟批判,可以看作是他對自己哲學與經濟學有關問題總結的最初成果。《資本論》基于唯物史觀,利用多維度、跨學科的視角,結合唯物辯證法深入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運動,揭示社會發展的正確規律。在此過程中也進一步豐富拓展了唯物史觀,結束了歷史上辯證法和認識論長期分裂的現象,使得馬克思主義三大部分有機結合、相互應證、相得益彰。在今天,《資本論》仍未過時,現在人類社會的一切現象和問題,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本質性的解讀。
四、經濟哲學的實踐價值及現實意義
經濟學以哲學為基礎,哲學也在經濟學中得到進步。哲學社會科學的一個重要功能就在于揭示人類社會未知的“自在之物”,使之變成“為我之物”。
物質社會,屢屢的消費恐慌讓大眾不知所措,現在政府各方都在努力完善市場穩定情緒,但此現象的根本原因,斯密早在很久之前就作出了回答。人與人的區別在于人性,一個人若缺乏道德,便難以立足于世,同理,市場經濟應當是一種講道德的經濟,若是過于利己缺少道德,便會出現混亂走向災難。哲學給予人們深度思考的思維模式和冷靜的理性分析,把它用到社會問題上是哲學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消費社會出現的諸多問題,必須得到客觀的正視。正確運用經濟哲學也是經濟發展的硬道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其特殊的性質、功能和方向,需要經濟哲學提供思想上的指導加以進步。經濟工作需立足現實問題進行哲學上的思考,使認識價值通過市場實踐轉化為經濟價值,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1992年的南方談話打破了傳統對市場經濟的偏見,開啟了市場與社會主義相結合的新篇章,同時也指出了人這一主體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性。經濟建設是物質基礎,精神建設是必要支撐。國家發展可以引進外資等,但若忽視培育人的知識素養,國民思想止步不前,再多的外在條件也不能轉化為內在動力,充分發展便難以實現。
金融衍生品價格受疫情影響大幅波動,近期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投資出現巨大虧損,也給政府部門和企業投資者給予了警示。2020年5月4日,國務院金融委在第二十八次會議上指出,“要高度重視當前國際商品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部分金融產品風險問題,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適度性,提高專業性”。金融衍生品是市場和企業雙向作用的結果,聯系觀告訴我們要統籌兼顧,規范衍生品交易不是一方的任務,而是政府、金融機構和投資者三方的責任。政府要加強監管規范管理,金融機構要嚴格遵守規定,不能淪為只追求利潤的冷冰冰機器,投資者更要增強風險意識謹慎投資。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維護衍生品市場的合理秩序,協調保護好各方利益。另一方面,我國中央銀行適時推行逆周期貨幣政策,“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 ,兼顧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與疫情防控常態化,重點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保障物質生活,這不正是矛盾均衡論與抓主要矛盾方法論的體現?
疫情期間,國家采取的一系列舉措皆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深刻內涵。黨和人民萬眾一心共同行動,一聲不動14億人口乖乖待在家里聽候,全國性的聯防聯控為世界罕見,這便是我國的制度優勢。當今世界各國是相互依存的命運共同體,疫情不分國界。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在中國困難時許多國家及社會組織伸出援手,而我們也在抗疫取得成效時盡力幫助他國。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中國青年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深刻理解“以人民為中心”的疫控理念,深刻體會無私奉獻的理想信念。思政教育充分發揮哲學的育人教人功能,培養新時代青年的信念擔當,讓青年們努力進取,有理想有擔當,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從武裝革命時期到和平過渡時期,再到改革開放和現在的新時代,黨和國家以馬克思主義為基本指導,將哲學理論與現實國情相結合,不斷進行著建設實踐。站在哲學高度,立于哲學視角,以哲學方法進行反思,審視形勢的全局,才能抓住問題的根本、探究現象的實質,從而洞察歷史真諦、把握歷史規律。經濟哲學為認識經濟世界提供了方法論,為開展經濟活動提供了方向指引,對經濟理論和哲學理論的發展完善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五、結語
各時代思想家思考的具體問題、研究的具體方向或不同,但對于基本問題的思考卻是相通的。經濟哲學的旨歸同樣是追求人類幸福,促進社會發展。在新時期,正確把握發展完善經濟哲學,對學科建設、社會發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馬廣奇.經濟哲學的演繹與發展[J].合肥聯合大學學報,2000(03):20.
[2]葛洪澤,閻長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哲學、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討論會紀要[J].求是,1994(20):23.
[3]中國政府網.劉鶴主持召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EB/OL].[2020-05-04].http://www.gov.cn/guowuyuan/2020-05/04/content_5508730.htm.2020-05-04.
[4]人民銀行網站.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一季度例會[EB/OL].[2020-03-27].http://www.pbc.gov.cn/zhengcehuobisi/125207/3870933/3870936/ 3997340/index.html.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