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琦 閔雨晴 戴昕



摘要:上市公司成長性評價對分析其經營狀況、歸納行業特性有重要意義。文章選取淮海經濟區45家上市公司2018年的財務數據,采用因子分析從盈利、營運、發展與償債能力方面計算得分,建立熵權法修正的TOPSIS模型測算最優貼近度,綜合評價上市公司成長性。結果表明:淮海經濟區內62.22%的上市公司綜合得分高于區域均值,行業得分制造業>批發零售業>采礦業>發電運輸服務行業。為促進淮海經濟區上市公司健康發展,從微觀和宏觀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淮海經濟區;上市公司;因子分析;TOPSIS模型
一、引言
國家發改委于2018年制定《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指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化,培育我國經濟發展新支撐帶”,在產業管理與經濟發展層面提出企業發展的目標。此外,徐工機械等上市公司還需抓住“中國制造2025”等機遇,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下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促進品牌集群的深入發展。因此,研究淮海經濟區上市公司成長性的評價問題,對評估其經營績效以及衡量淮海經濟區行業特性具有重要意義。
對淮海經濟區內的上市公司而言,展示出較好的成長能力是助力“淮海夢”實現的切入點。通過對上市公司成長性進行評估,能夠用績效結果反映企業的發展狀況,為企業績效考核和經營決策提供客觀依據。因此本文將對淮海經濟區內上市公司的成長性進行綜合評價,反映區域內上市公司的行業特性,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二、研究設計
(一)評價指標的選取
為評價淮海經濟區上市公司成長性,需要對上市公司的綜合評價指標進行綜合測算。基于可比性、系統性、整體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分別從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與償債能力四個方面選取共12個指標。通過分析徐工機械等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實現對其成長性的評價。其中,盈利能力指企業資產增值的能力,選取營業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和毛利率反映企業的獲利水平。營運能力反映企業運營的效率,選取總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與應收賬款周轉率衡量。發展能力是企業擴大生產的保證,使用凈利潤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率與資產增長率衡量企業的潛力。償債能力體現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選用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進行考察。
(二)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選取淮海經濟區內的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在剔除ST和*ST 類上市公司后,選擇45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數據來自各企業2018年的年報數據,數據取自東方財富網、CSMAR數據庫。
三、實證研究
(一)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能用少數抽象變量體現原本的數據結構,從而達到降維、簡化數據的目的,適用對淮海經濟區上市公司各項指標的評價分析。
1. 因子適用性檢驗
通過計算KMO和Barlett研究數據對因子分析法的適應性,得到KMO值大于0.5,Sig值小于0.05。因此,45家上市公司財務數據指標有較強相關性可用于因子分析。
2. 公因子的提取及命名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從原始變量指標中提取公因子,采用SPSS得到 4個公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1.764%,選取出的公因子較好地解釋了原有的評價指標。進而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因子旋轉,結果如表1所示。
由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可知,第一個因子F1中營業凈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增長率、資產增長率載荷占比較大,體現企業收益能力,定義為“盈利因子”。第二個因子F2中,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載荷較大,體現償債能力,定義為“償債因子”。總資產周轉率次、存貨周轉率在第三個因子F3中載荷占比較大,體現營運資產的能力,定義為“營運因子”。第四個因子F4中毛利率、應收賬款周轉率載荷占比較大,反映企業經營發展的能力,定義為“發展因子”。
3. 計算因子得分
函數表達式F1、F2、F3、F4由標準化后的因子成份得分系數計算得到。將公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權重,結合因子得分計算淮海經濟區上市公司的綜合評價得分函數Fi,則Fi=(28.443Fi+23.707F2+18.870F3+10.745F4)/81.764。得出因子總得分如表2所示。
(二)熵權法修正的TOPSIS模型
由于因子分析在降維的過程中會導致原始變量的部分缺失,在此基礎上建立熵權TOPSIS模型,從而合理分析近年來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和成長水平。
1. 數據預處理
采用TOPSIS法需要指標的方向一致。選取的12項指標中,第10項指標代表的資產負債率為區間型指標,合理范圍通常為40%-60%,如公式(1)所示:
第11、12項指標代表的流動比率、速動指標為中間型指標,最佳數值分別為2、1。依據公式(2)進行正向化處理:
對上述指標數據依據公式(3)進行標準化處理以消除量綱影響:
2. 熵權法修正的TOPSIS模型
TOPSIS模型首先對原始數據進行歸一化,而后從數據矩陣中找出最優向量和最劣向量,計算研究對象與最優方案的貼優度作為樣本優劣評價的依據。但由于TOPSIS法存在指標賦權的主觀性,進而引入客觀賦權的熵權法。熵權法根據指標中指標的變異程度越高含有的信息量越大。首先對數據正向化與標準化并進行非負數判斷,而后計算第j項指標下第i個樣本所占信息熵的比重:
運用Matlab計算得出各指標的熵值,最終得到徐工機械等上市公司財務指標值與最優方案的貼近度得分,如表3所示。
(三)綜合因子分析和熵權TOPSIS的評價結果
根據淮海經濟區上市公司的因子得分和熵權TOPSIS的貼優度得分,可知兩種評價結果不盡相同,但二者的排名情況較為相近。為避免單一評價方法的局限,結合因子分析值和熵權TOPSIS結果Si,進行加權計算最終得分Ti,Ti=aFi+bSi,由于熵權TOPSIS的模型優于因子分析,故令a=0.4,b=0.6。對因子分析結果進行歸一化處理后,計算淮海經濟區各企業的最終評分如表4所示。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基于因子分析法對企業成長性水平的測度排名與基于熵權TOPSIS的測度排名具有較高的一致性,表明模型的的合理性。因子分析反映徐工機械等企業在成長性過程中需注意盈利因子、償債因子、營運因子、發展因子的影響。結合因子分析和熵權TOPSIS總評分排名,得知企業成長性平均值為0.4904,極差為0.6534,表明淮海經濟區上市企業成長存在差異性和不均衡性。而48.89%的企業得分在[0.5,0.6]中間,反映淮海經濟區近半數的上市公司成長性水平相近,呈現出“兩端少、中間多”、“極差大,整體優”的特點。
為研究淮海經濟區上市公司成長性的行業特性,依據表4整理出“行業得分情況表”,如表5所示。在超過區域得分均值0.4943分的28家企業中,有17家制造業,占制造業企業總數的56.76%,區域排名前十的企業中有8家為制造業,可知制造業存在顯著的內部差距。批發和零售業的兩家行業“東方銀星”、“遠大控股”表現出較好的成長能力,采礦行業的總體情況也處于前列,這與淮海經濟區的資源背景和產業格局的特征緊密相關。然而,發電運輸、水利環境等社會基礎性服務行業的得分最低,發展能力最為薄弱,均沒有達到區域的成長性的均值水平。因此,不同行業類別的上市公司成長性水平存在顯著差異,表現為制造業行業內部差距大,優秀的制造業企業呈現出良好的成長勢頭,批發零售業次優,其次是采礦業,發電運輸、水利環境等社會基礎性服務行業。
(二)建議與措施
1. 從微觀層面
淮海經濟區上市公司成長過程中在盈利、償債、營運和發展能力差別較大,企業應注重培養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制定穩健的戰略成長目標,培養綜合競爭力。第一,盈利層面,創新盈利模式,提高盈利能力。通過擴大主營業務占比,從而提高自身業務利潤率;采用多元化的盈利方式,優化自身的盈利結構。第二,償債層面。拓展融資渠道,提高償債能力。企業采用多元籌資,降低籌資成本;積極利用財務杠桿,降低短期債務比例提高債務穩定性;第三,營運層面。提高資產周轉率,提升經營效率;改善營運能力,提高自身業務的處理水平。第四,發展層面。打造核心優勢,重視發展能力。企業需要注重創新的經濟效益,把握新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
2. 從宏觀層面
于淮海經濟區各政府而言,應促進徐工機械等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新興產業為主導,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區域行業均衡發展。首先,就產業結構方面引導上市公司產業升級,適時調整上市公司的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扶持政策。著重實現區域協調化發展,行業均衡化發展。其次,從金融政策方面來講,金融機構需要按照職能和業務,加大發電運輸、水利環境等基礎設施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此外,從資源優化角度引導資源向先進的制造業、戰略性的新興產業以及基礎性社會服務產業等領域傾斜,推動企業效益的提高以及區域內社會效益的雙贏。
五、結語
隨著經濟邁入新常態,淮海經濟區上市企業在2018年迸發出新的市場活力,經濟結構和市場政策也日趨完善。研究區域內上市公司的發展績效和成長能力,對解析淮海經濟區各企業的成長實力、分析上市公司的行業特性具有重要意義。文章運用因子分析并結合熵權法修正的TOPSIS模型,實現對淮海經濟區上市公司成長性的合理研究,得到各企業成長性的綜合得分。立足于區域經濟的發展,對企業和政府提出相關建議,旨在推動競爭有序、系統發展的淮海經濟區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劉曉玲,鐘芷珊,梁彩萍.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山上市公司成長性評價實證研究[J].會計師,2019(23):79-80.
[2]姚步晨.新疆上市公司成長性評價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Topsis評價法[J].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2019,35(06):21-26.
[3]杜文忠,崔艷麗.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競爭力評價——基于因子分析與改進的TOPSIS法[J].財會通訊,2017(02):56-59.
[4]徐貝貝,歐向軍,鄒晨.淮海經濟區經濟增長的時空特征與動力分析[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8,34(12):1712-1716+1776.
[5]朱和平,郭佳佳.基于TOPSIS方法的財務績效發展評價研究——以無錫制造業上市公司為樣本[J].會計之友,2017(12):57-63.
(作者單位:徐州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