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勇
【摘? ?要】? 數學思想是數學教學的精髓,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生的數學能力就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數形結合思想,滲透轉化思想,凸顯優化思想,數學思維便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學生進一步養成用數學眼光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關鍵詞】? 數形結合思想;轉化思想;優化思想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內容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的特點,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它包括數學結果的形成過程和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階段利用多樣的數學活動,對學生滲透數學思想,增強數學思維訓練,是數學教學提質增效的關鍵。滲透數學思想的策略如下:
一、比較發現,運用數形結合思想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數形結合百般好,隔裂分家萬事休。”“數”與“形”反映了事物兩個方面的屬性,數形結合的研究重點是“以形助數”,就是把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結合起來,復雜問題簡單化,使數學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比較發現,親歷用數字和圖形表示數量的不同方式的對比過程,有效培養學生的數感。在活躍課堂的同時,形成數形結合意識,同時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案例一:在四年級上冊《1億有多大》教學時,學生很難結合具體的量獲得直觀感受。教師可以以形助數,使用形象的圖形將抽象數量體現出來。先出示研究問題:1億張紙疊起來大約有多高?激發學生興趣之后,質疑:是否真的要直接測量1億張紙的厚度呢?啟發學生說出:可以先測量一部分紙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體是多少。然后學生分別用100張和1000張紙的厚度為基數進行計算。交流匯報,學生比較后發現,選擇的基數不同,會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計算得出高度大概是1萬米,課件出示進行對比: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86(2020年12月最新數據)米。再拓展延伸教學樓每層大約是4米,1億張紙摞起來相當于(2500)層教學樓高,相當于(500)棟五層教學樓那么高。數形結合思想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形成了1億有多大的空間觀念。
二、動手操作,滲透轉化思想
“轉化思想”是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轉化,將未知問題轉化為已知問題,將抽象問題轉化為具體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同時,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動手操作是學生參與數學實踐活動的重要手段,但如何通過操作獲得轉化思想呢?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過程,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具有一定綜合性的問題,同時盡可能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通過觀察、操作等學習過程,讓學生經歷和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化歸已知范圍內容易解決的問題,從而領悟轉化思想的方法。
案例二:五年級上冊《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教學時,直接導入:我們這節課要學習求三角形的面積,你們可以無師自通嗎?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學具,自己動手操作,一步步地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在學生獨立思考與操作的基礎上,嘗試找到解決辦法,然后小組合作探究:為什么要把三角形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引導學生回顧舊知,鼓勵合作探究,理解轉化思想。教師演示三角形面積的推導公式? ? ? ? ? ? ? 后,學生在操作與實踐中,更深層次地理解“以舊化新”的思想方法,掌握了轉化思想。學生在學習新知之時,進一步獲得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解題技巧,升華了轉化思想。
三、有效交流,凸顯優化思想
“優化”,顧名思義就是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法,“優化思想”對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優化思想,就是能主動地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化策略。在人教版教材中主要以單元“數學廣角”為呈現形式。在數學教學中,提倡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而合作交流是有效活動的方式。這里的關鍵是滲透優化思想,在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中,培養學生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鍛煉數學思維的同時,實現數學與生活相連,在數學到生活中走個來回。
案例三: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優化》,上課之初,先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小明家平時沏茶時需要做哪些事。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交流,一起設計一種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的方案。接著,引導學生借助表格的方式,小組合作:先用準備的工具圖片擺一擺,然后算一算設計的方案需要多長時間。學生用“過程圖”交流匯報,展示出自己的最優方案:誰的方案所需的時間最少,誰的方案最合理。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明白燒水的過程中可以洗茶杯、找茶葉,設計出合理安排時間的最優方案。通過有效交流,引出最優方案,感受優化思想。在這些內容中,最關鍵的是包含了如何用優化的思想,合理選擇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中優化思想的應用,從而真正幫助學生形成“優化思想”。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聶素貞.淺談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