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登錄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實現素質教育目標,成了初中體育學科的主要教學方法。從當前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模式來看,雖然課堂教學工作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相較于素質教育目標仍有差距。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進一步做好對學生的引導,通過具有策略性、科學性的教學設計,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由此來實現初中體育學科的教育目標,為他們的身心素質發展打下基礎。
一、開展趣味導入,做好游戲熱身
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想要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教師就必須要利用好課前導入環節。為了實現課堂導入效果的提升,教師在分析學生認知興趣和行為能力的基礎上,選擇在導入環節中插入多媒體、游戲等元素,讓學生可以在良好的氛圍和有趣的游戲中完成熱身,并獲得學習興趣的調動。例如,在熱身操環節,教師將傳統的節拍口號轉變為音樂,讓學生可以在動感、優美的音樂中做熱身操,由此來實現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前設計一些趣味小游戲,如搶凳子、喊數等,讓學生通過游戲來進行熱身。以“喊數”為例,學生圍成一個大圈,順時針慢跑,之后教師會隨機喊出數字口令,學生聽到口令后要迅速與身邊人組隊,組隊人數與數字口令相符的學生進入下一輪,超員或少人的隊伍則被淘汰。在游戲的引導下,學生不僅可以獲得熱身,還能夠實現情感狀態的調動,這對于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熱情具有重要作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工作由此進入到高效狀態之中。
二、設計互動教學,提升學習體驗
設計互動教學是提升課堂學習體驗,實現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方法。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選擇設計互動教學模式,讓學生與教師一起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通過互動的方式去探究體育技能的應用模式,由此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足球教學時,很多學生雖然喜歡足球,但學習效果相對欠佳。于是,教師就與他們一起進行足球技巧的訓練和學習。以撥球為例,很多學生常常會將球撥飛,導致自己失去對足球的控制。教師與他們一起進行撥球訓練,并讓他們觀察教師在撥球時腿、踝、腳的狀態,讓他們發現撥球是依靠腳腕的抖動,這樣既可以達到撥球的效果,又不會讓球離開自己,由此來實現對學生的技能指導,為他們的足球水平進步助力。
三、布置競賽訓練,鞏固體育知識
布置競賽訓練是鞏固學生體育知識記憶效果、鍛煉學生體育水平的重要方法。從課堂教學角度來看,每一次完成授課后,教師必須要為學生準備充足的訓練時間,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練習、鞏固體育技巧。考慮到初中生的身心發育水平,教師在訓練環節中會融入競賽元素,讓學生以比賽的形式進行訓練,由此讓學生真正進入到競技體育環境中,通過同學之間相互的比賽和競技,技能不斷獲得進步與提升,由此來實現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完成接力教學后,教師就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為他們設計了混合接力比賽,讓他們在比賽中掌握接力中包括跑步、接棒等技巧,由此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體育水平,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又如升級版“蘿卜蹲”游戲,升級后的游戲需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教師需要為每個小組劃分序號,之后喊口號,喊到哪個小組哪個小組就要一起蹲下去,4蘿卜蹲4蘿卜蹲4蘿卜蹲完6蘿卜蹲,這代表第4組成員要一起蹲下去4次,第六組成員聽到后要立即蹲下去。這一游戲非常耗費體力,同時需要小組成員密切配合,小組中一位成員蹲錯或蹲慢都算輸,為了贏得比賽,每個小組成員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在簡單的游戲中使學生得到鍛煉,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
四、組織體育活動,豐富體育生活
組織體育活動是豐富學生體育生活、實現初中體育創新教育發展的關鍵措施。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可以選擇課余時間為學生組織各種體育活動,由此來豐富他們的體育生活,提升他們的體育素質。例如,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足球比賽,讓他們通過踢足球的方式來鍛煉自己的技巧、耐力及團隊配合意識;體育教師可以結合初中生特點,設計勇敢者之路,通過這一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學生手腦并用能力,加強師生間合作交流,以比賽的形式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品質。教師為學生們準備體操墊、長板凳、跨欄架、標志物等物品,使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參加比賽,由教師講解和示范過障礙的方法,學生先進行嘗試性練習,之后將學生們分為四個小組進行比賽,小組討論重新制定障礙物設計方案,之后開展“勇敢者之路”接力比賽。通過教與學,學生們積極融入課堂活動中,尤其在自主設計障礙跑方案和比賽中,使學生們產生了良好的學習體驗,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
綜上所述,做好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不僅可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還能夠為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助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設計者、負責人,要全面掌握學生的成長需求,并根據自己對教育內容的分析和設計,讓體育知識能夠以學生感興趣且能夠理解和掌握的方式予以出現,從而進一步實現對學生的學習動力調動,讓他們既可以掌握體育技能,又可以獲得身心素質的提升,為初中體育教育工作的發展帶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