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陽 史藝茹 徐圓蘭
【摘要】新世紀以來,亞洲地區發展勢頭良好,為保障亞洲地區更好地全面發展,需要建立一個秩序體系——亞洲共同體。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亞洲最大的經濟體,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積極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與崛起。此外,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日益增大,世界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也不斷增強。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于推動亞洲共同體建設責無旁貸。
【關鍵詞】亞洲共同體;中國;優勢
一、構建亞洲共同體的必要性
首先,亞洲國家在地理上的相近性,使得它們要想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區域秩序。同時,各國在文化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有利于形成統一的集體認同感和歸屬感。如果亞洲共同體建設完成,這個共同體的總人口將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貿易規模將超過北美自由貿易區,外匯儲備規模將超過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總和。通過加強區域內的經濟合作,可以充分挖掘區域內現有的資本、技術、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減少過度依賴外部世界所帶來的風險。
中國從理論上提出東亞經濟共同體的主張具有主體正義、歷史正義、過程正義和目標正義的認識。建立亞洲共同體是廣大亞洲國家的希望,有利于區域經濟、科技等方面的發展,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倡議。
亞洲共同體建設是未來亞洲區域發展的大趨勢。1967年,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多國成立了“東南亞國家聯盟”;1990年,馬來西亞提出建立“東亞經濟集團”的設想;1994年,東盟地區論壇(ARF)成立;1997年,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首次非正式會晤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舉行;2003年年底,日本和東盟舉行特別首腦會議確認建立“東亞共同體”的目標等等。這些歷史上的實例告訴我們,亞洲共同體的建設是大勢所趨,是歷史的必然。
二、中國推動亞洲共同體建設的重要價值
與其他大洲相比,亞洲地區呈現出少有的優勢,是一個巨大的、不斷增長的市場。中國、馬來西亞、韓國等新興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為亞洲各地提供了一個潛在的市場。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依靠改革開放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特別是在經濟方面。2015年,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亞洲最大的貿易國,成為亞洲核心貿易國,同時減少對美國的貿易依賴。中國的 “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沿線國家的經濟繁榮,為進一步與沿線國家的合作創造了條件。
在如今波詭云譎、風起云涌的國際環境中,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亞洲國家應當抱成一團,共同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三、中國推動亞洲共同體建設的優勢
(一)政策方面
在我國的政治決策當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和外交政策的重要內容。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是我國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政策上的一個基礎,是我國推動亞洲共同體建設的思想政治趨勢。
(二)經濟方面
中國綜合實力雄厚,GDP總量世界領先,軍事力量位居世界前列。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GDP占世界的比重預計將超過16%,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30%左右。
在金融與貿易地位方面,亞洲共同體的建設不僅有利于促進全球經濟與金融體系的平衡,也有利于增強各成員國在國際貿易事務上的話語權,減弱美國長臂管轄的力度。中國作為推動國推動亞洲共同體的建設有利于促進競爭共存的世界秩序的形成,及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在市場方面,我國現有政策可以實行“參考價格、干預價格和邊境價格”的市場價格新機制;采取“反托拉斯、并購、自由化、國家補貼”等政策,使得市場更加具有活力和生機,促進市場這一“看不見的手”更好地在亞洲地區發揮推動作用,實現地區經濟的穩中向好發展。
(三)科技方面
在科技上,中國在區域內具有領先優勢,無論是漸變型技術還是突變型技術都有重大突破,如現在正在開發發展以至于商用的5G通信技術、航天器登月等亞洲范圍內領先的科技。在技術上的優勢可以讓中國具有更大的區域優勢,便于推動亞洲共同體建設。
通過亞洲共同體的建設,會在亞洲形成以中國市場為核心的20億~30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巨大的市場容量會極大地促進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的迅猛發展,實現中國的產業結構升級,打破美國高技術壓制,推動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實現。中國制造企業TFP的逐年增長,說明我國企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擁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四)文化方面
在文化認同上,中國獨特的文化優勢“天下大同”的思想也讓中國能夠更加多元地去容納各個國家的文化、需求,從而更好地推動亞洲共同體建設。自古以來,中華文化便對周邊地區和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2011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提出了建設文化強國的長遠戰略,使得世界可以更好地認識中國、了解中華文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國對中國的文化認同感。
此外,中國對于外來文化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態度,影響著世界,讓世界看到中國的自信和魅力,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國際環境。中國在周邊國家中具有良好的口碑,擁有毋庸置疑的聲望優勢,借助優勢可以更好地推動亞洲共同體的宏偉藍圖。
四、結語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在推動亞洲共同體建設的局勢當中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亞洲需要建立一個這樣的亞洲新秩序以促進更好發展。
在世界大國博弈中,在當今中美貿易爭端的歷史變革當中,國際話語權或被重構,中國可以抓住這個契機,推動亞洲共同體建設以獲得更加強大的話語權。
參考文獻:
[1]鞠建東.貿易新常態下的全球經濟治理新框架和中國對外開放戰略研究[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7(02):1-7.
[2]馮立波.東亞經濟共同體中國主張的理論意涵與正義性[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1):32-39+140.
[3]陸建人.邁向包容發展的亞太經濟共同體[J].創新,2020(01):12-24.
[4]鞠建東.中美貿易爭端的沖擊與中國長期發展路徑[J].清華金融評論,2018(07):16-20.
[5]章立明.亞洲共同體概念的回溯與展望[J].學術界,2017(07):217-227+327-328.
[6]蔡玉梅.亞洲經濟一體化:半是風雨?半是彩虹[J].產權導刊,2014(10):11-13.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