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梟,杜 鵬
(大連海洋大學 遼寧 大連 116000)
農產品網絡營銷主要是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農產品營銷、市場調查、開展促銷活動、執行交易洽談等相關工作,將農產品銷售和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全面整合。在農產品網絡營銷的過程中,應全面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促進農產品銷售。
目前,我國在農業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已經開始注重農產品網絡營銷平臺的建設。在農業網絡平臺中設置農產品信息發布渠道和供需對接渠道等,在相關營銷平臺中為農業生產者和經營者提供產品的生產信息、加工信息與銷售信息等,強化市場中信息的流通效果,滿足農產品貿易發展的根本需求。營銷平臺可以打破之前的交易形式,將產品交易和信息技術相互結合。在網絡化交易、電子化傳播的情況下,創建良好的農產品信息站點形式,通過各種產品信息的共享,營造良好的農產品網絡營銷平臺與環境氛圍,起到促進農產品銷售的作用。
從實際情況看,各區域的農產品企業已經開始采用網絡營銷方式,但應用效果很低。一些企業不重視農產品的網絡營銷,缺乏正確的觀念,甚至在網絡平臺只重視規模和品牌效應,對各項營銷工作的有效開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從當前我國農產品網絡營銷方面來看,信息發布形式與技術發展形式處于初期階段。買方與賣方之間利用網絡平臺快速獲取到供求間相互匹配的信息,然后進行信息查詢,針對性地解決交易期間發生的問題。除此之外,在網絡營銷期間,農民可以全面收集各種信息,技術員也可以搜集到各種信息,但不能按照實際情況合理采用先進信息技術,導致各方面的網絡營銷水平降低[1]。
為了能夠在網絡平臺中合理開展農產品營銷,應積極采用各種營銷策略,拓展營銷渠道,提升農產品的營銷效果。具體措施如下。
創建專業素質較高、綜合能力較強的人才隊伍,是有效、順利開展各項網絡營銷工作的關鍵,能夠為農產品網絡營銷提供一定的基礎。因此在具體的工作中應注重人才隊伍的建設,按照具體的農產品網絡營銷發展需求,建設農戶人才隊伍、企業人才隊伍與銷售人才隊伍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活動。在培養信息化人才的同時,設置農民科技信息經紀人。在這些人才的幫助下,可以通過科學化的方式培養更多的網絡營銷專業人才。在建設農業科技經紀人人才隊伍的過程中,應將其當作農業網絡營銷中的“二傳手”,主要涉及農業協會人才隊伍、村合作組織人才隊伍、企業人才隊伍、中介人才隊伍、經營人才隊伍等。在此期間應利用教育培訓的方式,培養農戶良好的網絡營銷觀念、意識與技能,解決目前農戶缺乏良好網絡營銷意識與技能的問題,促使各項網絡營銷工作的有效開展。農民應轉變以往通過報紙、電話獲取信息的形式,在網絡平臺中獲得更多的農產品信息[2]。
為了可以在農產品網絡營銷期間更好地開展工作,應重點采用信息免費發布的策略,實時、及時發布各個季節、各個地區的農產品市場信息和行情信息等。這樣才能按照市場的情況進行農產品的銷售,協調供需之間的關系,尋找到更多的出路,提升網絡營銷的經濟效益。
網絡環境背景下,銷售網站應該為企業、農戶免費發布一些農產品的供應與需求信息。可以結合此類信息和具體產品的特點,分類別免費發布。這樣不僅可以提升網絡營銷的針對性,還能預防出現營銷成本過高的問題,從根本上提升了經濟效益。例如在網絡營銷平臺中免費發布關于農產品的各種營銷信息,可以使農民和企業全面了解產品的供求信息。按照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進行營銷、管理和經營,通過有效的舉措降低成本、提升經濟效益,進一步為農民帶來更多的收益。合理發布能夠提升農民與企業的信息率,如表1 所示。

表1 農產品信息發布
行業信息網屬于行業內的門戶網站,其中有較為豐富的行業資源,能夠為相關的供應商和客戶等提供全面的行業內的信息,有助于打造網絡平臺中的虛擬化市場。如果當地區域的農戶、企業已經在網絡中創建了專業信息網,就可以設計屬于自身的網站平臺,發布豐富、來源廣泛的經貿信息和行業信息。在其中設置一些需要繳納費用才能查看的信息,可以在獲得收益的同時,增加網絡營銷的經濟效益、來源渠道和平臺,促使農產品網絡營銷工作的實施[3]。
通常情況下,一些農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很高,很容易鑒別和比較,適合在網絡平臺中進行營銷。消費者對其的信任度也很高。在網絡營銷期間應盡可能在其中設置高標準化的農產品,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營銷產品的信譽度和影響力。與工業產品相比,我國農產品種類和數量較多,可供消費者挑選,但受到配送因素與物流技術的影響,導致網絡營銷受到一定的阻礙。在此情況下,為了拓寬網絡營銷渠道,應統一生產技術規范與經營規范。在生產前、生產過程中、生產后都要融入標準化的生產技術與管理模式,選擇優良措施開展生產、加工和檢測工作,完善包裝規格和產品品質管理模式,在確保產品質量的情況下進入物流體系中,以防出現質量問題。
通常情況下,農產品的生產者與經營者都是農民。受到傳統農業經營理念、生產理念的影響,多數農民缺乏良好的市場和品牌觀念意識,再加上農產品尚未形成良好的品牌運作形式,很容易因為品牌問題不能得到重視。因此,在具體的營銷工作中應重點打造良好的品牌,做好品牌宣傳工作,為產品的消費者提供更多質量信息、特色信息等,在增加知名度的同時,獲得消費者的信任,拓寬市場營銷的空間,鞏固品牌在市場中的地位,提升農產品的整體競爭力。需要注意的是,應編制相應的品牌戰略計劃,增加農產品的技術含量,在合理建設品牌的同時,利用科學技術提升產品質量,完善結構體系,提高產品質量,滿足品牌建設和發展的需求[4]。
目前,我國農產品營銷主體缺乏一定的實力,主要采用無站點的營銷方式。這樣可以提升整體營銷工作的成功率,但對品牌的良好推廣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無法展現出自身的特色,也難以對企業長遠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農民進行產品營銷期間,如果已經具有相應的網絡營銷規模和實力,就應該合理創建專業化、獨立性的網站平臺和宣傳類型的平臺。在建設企業網站后,還要在其中設置產品信息發布平臺、服務信息發布平臺、銷售信息發布平臺以及客戶系統等。設計關于自身品牌的網頁,將自身服務、產品信息與銷售信息等融入其中,在特色化網站的支持下注重網站的風格,合理搭配色彩[5]。
為了能夠在農產品網絡營銷工作中有效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專業化、人性化的服務,應積極采用完善物流體系的措施。一些農產品很容易受到季節和地域因素的影響出現腐爛現象,不容易保存。應創建專業化的物流體系,全面整合各種物流資源、技術與平臺,防止在運輸期間出現產品破損的現象,提供相應的網絡營銷保障。
在此期間還需創建專業化的物流公司服務模式,引進先進的技術、機械設備與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運輸成本,防止出現損失。與產品生產地、對接銷售地之間相互連接,提升物流服務的系統化水平。積極與物流企業相互合作、溝通交流,打造具有特色的物流服務模式。利用網絡營銷平臺不斷增加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空間和途徑,增強經營者的競爭力[6]。
目前,農產品網絡營銷已取得了一定進步,但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還存在應用效果低等問題,不利于網絡營銷工作的高質量、高效開展。這就需要在具體的農產品網絡營銷工作中,開展創新發展活動,創建品牌形象,打造優質的人才隊伍,積極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多元化的手段創建農產品網絡營銷體系,確保農產品網絡營銷工作良好開展,從而促使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