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夫妻兩個,是從美國留學(xué)回來的“海龜”,在一家銀行做管理工作。生下第一個寶寶后,小張為孩子的睡眠發(fā)愁死了。
在孩子睡覺方式上,小張遵循的是美國的育兒觀念,等到孩子一出滿月,就給小寶寶準備了一個單獨的房間,單獨睡一張床。小張認為,這樣才能鍛煉孩子的獨立意識,長大后不依賴父母,避免人格缺陷。
可是,這種孩子單獨睡的辦法實行一周后,小張就苦不堪言。夜間,孩子需要喂奶或者哭鬧時,小張必須從床上爬起來,走到另一個房間,才能喂奶或者安撫孩子。有時,小張擔心寶寶睡覺不老實,會把被子踢開身體著涼,也會去嬰兒床邊查看,一夜下來,要起來好幾趟,根本得不到休息,白天也無精打采的。
美國人認為,讓孩子盡早單獨睡,有兩種好處:一種是可以鍛煉孩子的獨立意識,第二是可以避免孩子和大人睡一張床出現(xiàn)窒息的風險。
但是,除了美國等西方國家,世界上其他國家,大都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睡的。像在日本,父母和孩子是一起睡的。這種“共睡”的方式能夠促進父母和孩子親情關(guān)系的促進。說到嬰兒猝死率,沒有研究證明孩子和父母共睡一床會增加窒息的危險。
所以說,大人和嬰兒睡一張床的健康風險被夸大了,好處卻被縮減了。
嬰幼兒,尤其是一歲之內(nèi)的小寶寶,和父母同睡,可以增加他們自身的安全感,有更好的睡眠質(zhì)量,對小寶寶的身體發(fā)育也有好處。同時,與父母同睡也可以增強家庭中親情氛圍,有利于小寶寶愛的性格的形成。中國人乃至亞洲人普遍的“孝”的觀念養(yǎng)成,和從小父母的親情呵護有很大的關(guān)系。
在國內(nèi),我相信,把孩子單獨放在另外房間睡的做法很少,很多父母會讓孩子和自己同床睡。還有些父母,會在床邊放置一張嬰兒床,讓嬰兒在里面睡,父母可以很方便地照顧嬰兒,這兩種方法都很適合。
至于說盡早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意識問題,在這里,小紅姐多說幾句,現(xiàn)在的青年父母,受到的所謂精英育兒理念,有些偏激,言必稱美國。其實,世界各地有不同的育兒觀念和實踐辦法,沒有優(yōu)劣之分,更多的是生活方式和物質(zhì)條件不同造成的。在亞洲、非洲,很多地方新生兒都是和父母在一起睡的。拿中國來說,絕大多數(shù)孩子,在一歲內(nèi)乃至更長一段時間,都是和父母睡在一起的,可是,長大后,也沒有什么生長障礙,更不會出現(xiàn)人格缺陷。
所以說,沒有一個絕對正確需要嚴格遵循的育兒方式。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地區(qū)的育兒方法,
照顧新生兒,是一門很復(fù)雜的學(xué)問,有一個小技巧,在日常的照護中,一定要小寶寶呈現(xiàn)WM型姿勢。具體地說,就是雙手呈現(xiàn)W型,俗稱的舉手投降式,雙腿呈現(xiàn)M型姿勢,就是小寶寶的雙腳自然的“M”型展開。
家長們在照護小寶寶時,要以WM型姿勢為參照,在抱小寶寶、喂養(yǎng)小寶寶或是換尿布時,包括嬰兒睡覺時,都要注意。家長們千萬不要刻意地拉扯或夾緊小寶寶的雙手和雙腳。在兒科門診中,小寶寶出現(xiàn)的髖關(guān)節(jié)脫臼的病例,大多是父母們不正確地拉扯小寶寶的雙腳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