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5月30日,在第72個“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青島援建日喀則市桑珠孜區28所標準化鄉村幼兒園正式交付,加上另外2所已完成改造的前幾年捐建的幼兒園及預計十月完工的3所財政投資的幼兒園共計33所幼兒園。這標志著青島援藏組在桑珠孜區提出的實施學前教育“三個100%”的工作目標基本完成,即3-6歲兒童入園率100%,鄉村幼兒園大學生教師配備率100%,鄉村幼兒園標準化建設100%。5月20日到6月20日是我國第十個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青島援藏爭取中鐵十四局等愛心企業為桑珠孜區捐建的這28所鄉村標準化幼兒園是黨和國家、全國人民心系西藏、造福西藏的具體體現,也是給桑珠孜區的學前兒童們送上的一份大禮。全國援藏總隊、西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西藏自治區教育廳、中鐵十四局、日喀則市及桑珠孜區相關領導同志出席交付儀式,并向28所幼兒園的老師代表頒發新幼兒園鑰匙。

深入調研并提出“三個100%”工作目標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指出:要聚焦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在就學方面實現全覆蓋。青島市第九批援藏組自來到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深入全區12個鄉(街道)176個村10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調研,發現了一些突出問題:一是桑珠孜區鄉村學前教育只有2年,且入園率相對較低;二是鄉村幼兒代課教師基本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絕大多數老師通用語言薄弱;三是鄉村幼兒園校舍破舊,設施設備不足;四是幼兒的國家通用語言教育不足,直接影響了中小學階段的教育提升。“我們學校的生源主要是農牧民子女,國家通用語言水平比較差,不僅語文成績提高慢,還影響了其他課程的學習。教育質量的提升是個體系,孩子的通用語言教育一定要從學前抓起,從娃娃抓起,才能補上我們教學質量提升的這塊短板。”桑珠孜區一中校長邊巴旺堆在調研中表示。
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是關鍵中的關鍵。由此,青島援藏組提出實施學前教育“三個100%”的工作目標:3-6歲兒童入園率100%;鄉村幼兒園大學生教師配備率100%;鄉村幼兒園標準化建設100%。
3-6歲兒童入園率100%

為了實現3-6歲兒童入園率100%,青島援藏組和區教育局的同志到各鄉協調,將老村委、村里閑置的老房子給幼兒園使用。青島援藏還拿出專項資金為所有鄉村幼兒園更新了設施設備。同時,對全區適齡兒童進行摸底排查。針對部分農牧民對幼兒教育不太重視,不愿把孩子過早地送到幼兒園的問題,青島援藏組和區教育局的同志挨村挨戶做工作,幫助農牧民解決實際困難。桑珠孜區江當鄉雷貴村村民德吉白瑪說,她有3個孩子,老大當年只上了一年幼兒園,老二趕上了青島援藏向桑珠孜區建議推出的政策,在村委會一間房子里上幼兒園,不過今年就能上新幼兒園了。最幸福的是老三,今年正好要上幼兒園,直接就可以在新幼兒園上學了。“幼兒園還經常組織家長開放日,我們看到了孩子在幼兒園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非常愿意送孩子去上幼兒園,我們還經常到幼兒園做義工幫忙。”德吉白瑪說。

每周六,桑珠孜區江當鄉加瑪卡村幼兒園的次仁卓拉老師都會到村里的格桑羅布家中單獨給她上課。今年5歲的格桑羅布今年上中班,出生后不久發現脊椎殘疾,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樣每天去幼兒園,加瑪卡幼兒園就采取了送教上門的辦法,讓格桑羅布能夠受到學前教育。桑珠孜區像格桑羅布這樣因身體原因不能入園的孩子有19名,青島援藏組會同區教育部門采取了一園包一人,責任到園、送教上門的辦法,保證每位孩子都能享受到相應的學前教育。
2019年底,桑珠孜區在西藏率先實現了3-6歲適齡兒童入園率100%,鄉村兒童入園人數由2131人增加到3558人,增加了1427人。
鄉村幼兒園大學生教師配備率100%
針對鄉村幼兒師資匱乏的問題,青島援藏組建議參照鄉村振興專干標準,招聘大學生到鄉村幼兒園任教。桑珠孜區委區政府給予了鼎力支持,拿出財政資金,招聘了125名大學生,保證每所鄉村幼兒園都有1名大學生老師任教,實現了師資配備和大學生就業的雙向突破。

“大學畢業后考公務員沒考上,我還在家待業了一段時間,當時正犯愁,正好那時桑珠孜區政府招聘鄉村幼兒園教師,我很幸運地考上了。我要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給孩子們最好的教育。”受益于這項政策的南京林業大學畢業生、桑珠孜區江當鄉郭加新村幼兒園教師朗薩卷巴說。
而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的邊珍,則是滿懷深情地到了偏遠的桑珠孜區東嘎鄉嘎瓦朗尺村幼兒園任教。“雖然這個地方很偏僻,但我覺得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的很多師兄師姐也在偏遠的地方任教。我想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或者能力帶給這邊的小朋友,讓他們有更好的成長空間,成為更好的小朋友。”
實現鄉村幼兒園大學生教師配備率100%的目標后,在調研中了解到桑珠孜區招聘的125名大學生幼兒園教師很多不是幼師專業后,為了提升他們的專業水平,青島援藏組還聯系了青島幼兒師范學校,簽訂合作協議,分批分期對這些學生進行專業培訓。“我是青島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聽說第九批援藏同志們開展了鄉村學前教育三個100%的工作,我們下一步一定對這項工作全力支持,青島援藏一批接一批努力,更多助力桑珠孜區的教育振興。”青島幼兒師范學校校長王治玉說。

鄉村幼兒園標準化建設100%
雖然孩子們有學上了,但是很多幼兒園校舍依然破舊。有的幼兒園孩子們擠在十幾平米的車庫里上課,有的幼兒園校舍還是幾十年前建的、當地藏族群眾都不愛住的土坯房,墻皮脫落、屋角發霉更是常見現象。按照國家標準,幼兒園建設最小規模是90人,建一所幼兒園要二三百萬元。西藏地廣人稀,幾個村莊聯合辦園,適齡兒童也僅有20人左右。按照國家標準建幼兒園,投資大,資源浪費。為此,青島援藏組會同桑珠孜區教育局編寫了《小規模村級幼兒園建設標準》,六七十萬元就可以建一所幼兒園,既保證了功能完備,又大幅度降低投資。《標準》的制定使幼兒園建設成為可推介的公益性項目,吸引了愛心企業積極參與,在青島援藏組爭取下,中鐵十四局等捐建的28所幼兒園已完工。另外2所前幾年捐建的幼兒園已完成改造,3所財政投資的幼兒園預計今年十月份完工。屆時,桑珠孜區鄉村幼兒園標準化建設100%的目標將全面完成。
鄉村幼兒園標準化建設也受到了當地村民的熱烈歡迎和支持,在建設過程中,當地村民常給工人獻哈達、送酥油茶和甜茶。桑珠孜區曲美鄉仁青林村村民旺久甚至把自己家的打場地貢獻出來建設幼兒園。他說:“我們村一直沒有幼兒園,聽說要給村里建新幼兒園,讓孩子有幼兒園上,但沒有合適的建設用地。作為一名老黨員、退伍軍人,我就把自家的打場地拿出來建設幼兒園。現在幼兒園已經建完,并且建設得非常漂亮,我自己內心也為此感到自豪和高興。”

三個100%的實施,得到了魯藏兩地各級各部門的精心指導和支持,這項屬于西藏首創的工作,從根本上改變了桑珠孜區學前教育基礎薄弱、持續推進難的狀況,也解放了勞動力,促進了農牧民增收。“以前要在家看孩子,現在孩子上學了就有空了,還可以出去干一些別的工作,多掙點錢。”江當鄉雷貴村村民德吉白瑪說。
幼兒園建成了,但重要的是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在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桑珠孜區各幼兒園還開展了5+x教育: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啟蒙、民族團結一家親、孩子和家長“五個認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身心健康養成。為了實現城區、鄉村幼兒教育優質均衡,青島援藏組提出并實施了幼兒園集團化辦學模式,規劃市區、鄉鎮、鄉行政村三級學前教育布局,以城區9所優質幼兒園為核心,以鄉村幼兒園為成員單位,組成縱向聯合的幼兒園集團。每個集團與青島兩到三所幼兒園簽訂合作協議,形成兩地協作發展的橫向聯合,在教師培訓、課程開發、校園文化打造等諸多方面統一組織教育教學。目前桑珠孜區基本形成以9所市區優質幼兒園為中心,14所鄉小學附設幼兒園為支撐,61所村級幼兒園和33個村學前點為基本點,遍布161個行政村學前為支線的立體化學前教育集團格局,以城帶鄉,提升教學水平,推動實現桑珠孜區學前教育集團化全覆蓋。
十四五規劃提出全國學前教育普及率要達到90%以上。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學前教育三個100%立足實際、著眼未來,必將對日喀則乃至整個西藏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