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桃桃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推進,科學的教學方式和理念慢慢地融入到了幼兒的教學中,如何更好地讓互聯網助力家庭教育成了大家值得思考的問題。家庭對于幼兒來講是第一所學堂,而家長也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進一步提升親子關系教育引導的契機,滲透耳濡目染的教育依托,進一步凸出幼兒的個性化發展特征,以更為開放的引導方式,將互聯網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從而提升家園共育大發展方式,推動家庭、幼兒園、社會凝聚式的教育引導發展發展,培養幼兒全面發展。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互聯網+家庭教育”指的是家長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采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平臺,幫助幼兒了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世界,提升幼兒的學習實踐能力,并幫助幼兒解決相關困惑,以全面性的發展方式和理念,提升幼兒綜合素質的提升,采用家庭教育的方式,促進趣味性的教育教學策略。“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闡釋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不僅是學校教學的基礎,更是學校教學的延伸。
通過家庭教育可以幫助幼兒掌握很多幼兒園無法學到的知識和內容,因此,我們應有效地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學進行融合,培養幼兒立德樹人的理念和方式。沒有家庭的教學,幼兒的學習是缺失的,正說明了家庭教育恰恰是培養幼兒的細微教學任務。在家庭的教育中,家長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孩子,幼兒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受到了熏陶。家庭教育的意義重大。
二、“互聯網+”在家庭教育中應用的問題
信息時代在飛速發展,互聯網的技術也在不斷地升級,將“互聯網+”的教學引入到家庭教育中,通過不斷深入的研究和滲透,滿足社會的需求。但目前家庭教育的理念仍較為保守,且理論性相對滯后,沒有進行系統性的提升。目前的教育教學中,幼兒的教學重任仍在幼兒園,且幼兒園的教育和家庭教育沒有形成合力,幼兒家長在引導過程中方法較為單一且落后,部分留守兒童由上一代老人看管,導致無法解決目前的教育問題。雖然目前的“互聯網+家庭教育”的網絡資源引導教學,可以解決大半難題,但仍缺少專門交流學習的平臺、海量系統的信息來源,以及快捷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培育新時代的兒童,促進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部分家長對于互聯網的應用不夠明確,在家庭教育的視角存在思想不到位、視野不夠開拓、教育手段存在隱患等多樣性的問題。
對于“互聯網+家庭教育”來說,由于教育的思想高度不夠,看待事物的視野狹窄,以及處理問題的手段不夠完善,所以需要幼兒園帶領家長了解教育的發展趨勢,進一步探索家庭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策略,以更合理、更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導幼兒,以“互聯網+”為教育引導的基礎策略和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實施性,進一步促進家長轉變傳統的理念和形式,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為幼兒開展多元化的引導,以全新的育兒方法,搭起家庭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梁,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對于教育不均衡的問題,可以給他們平等受教育的機會,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貫穿到家庭教育的每個角落,積極地推進家庭教育的新時代,以信息為教育教學引導的支撐,以多樣化、多元化的方法實現信息技術的支撐,充分地發展靈活的教育策略,最大限度地釋放家庭教育的潛能,全面提高個性化縱深學習的策略方針,通過“互聯網+家庭教育”全方位引導幼兒,形成綜合性的教育引導策略。
三、“互聯網+”在家庭教育中的引導策略
家長應該在教育教學引導的過程中,注重以兒童為教育的主體,多元化地發揮家庭教育對于幼兒成長的重要性,以孩子的健康和成長為教育的重心,促進幼兒全方面的進步和發展。
(一)家長以身作則,促進幼兒成長
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幼兒在耳濡目染中提升的教育教學策略,通過父母的言行舉止熏陶兒童。正如教育家馬卡連柯先生說的“自身的行為教育具有存在性的意義,不是只有家長與兒童交談、教導兒童、吩咐兒童的過程才是教育兒童,在生活中,當家長不在家時,都有著重要的教育兒童的意義。并且家長的穿著、談吐,以及怎樣表達和發泄情緒,都對兒童的教育和成長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在信息化的時代,手機和電腦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長要通過潛移默化的滲透,融入信息引導素養,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所以,在家庭教育引導的過程中,家長要正視上網的行為,以自控力更強、自制力更凸出、更自控地表現科學地規劃生活,選擇更為合適的網站、信息,正確地引導孩子,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對幼兒成長無益的事情不做,對幼兒健康不利的話不說,遠離低級的資源,為幼兒樹立正確的網絡行為意識和認知,提升符合幼兒成長的表率,積極地在家庭教育中營造和諧、幸福、充滿歡樂的成長氛圍,為幼兒創設更符合他們發展的生活情境,促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寓教于樂引導,促進幼兒發展
采用寓教于樂的教育引導形勢,促進幼兒的發展和成長。家庭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所學校,而家長要給幼兒講好人生的第一課,將家庭教育作為幼兒教育成長的基礎,家長要放遠教育的目光,為他們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家庭教育,培養幼兒堅定的理念、堅定的信念、厚植的愛國情懷、艱苦奮斗的精神,以及綜合性的能力和素質,來促進幼兒的成長。采用親子活動的策略,家長主動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向幼兒分享講解。在實踐教育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摒棄不夠完善的教育引導理念,提升多元化的引導和創新性的思維邏輯。利用有聲讀物、故事講述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幼兒在家長的陪伴下,掌握更多的知識,學會其精髓和方法,與孩子一起遨游在知識海洋中。并采用相關的視頻、圖片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懷和文化自信心,感知祖國的偉大和美麗。合理地采用相關的游戲,激發幼兒的興趣,不僅增強幼兒的體魄,還可以增強幼兒堅定的意識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一起分享游戲的快樂。靈活地結合互聯網實踐性的視頻以及孩子的生活,提升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在一起分享喜悅的同時,享受勞動的喜悅。家長以朋友的形式與幼兒相處,在平等的交流學習玩耍中,提升幼兒學習知識的能力和方法,讓他們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成長,在學習動手動腦中,學會做人做事。在家庭教育中,賦予幼兒更廣闊的天空和學習的空間,從多方面促進幼兒人文底蘊培養、科學精神塑造、學習能力提升、實踐能力強化、做事能力轉變。2F37908A-8853-4EFF-B573-19155E61505D
(三)個性化式發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在不同的教育中,往往存在著不同的教學理念,而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不相同的,家庭教育更多的生活性、情感性、靈活性、個體性,而學校教育專門化、系統化、全面化,所以,家長可以利用家庭教育的特點,充分發揮其優勢,不把家庭和學校教育方式混為一談。在家庭教育中,不把考試、分數作為教育的方針,注重家庭教育的親切感,注重發現孩子的個性特征,將其放大,根據幼兒的性格、愛好、能力、習慣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考量和發展,因材施教、因時制宜、因人制宜,把互聯網時代作為孩子成長發展的新階梯,為他們定制多樣性的發展策略和發展規劃,以個性化的引導方式,凸顯幼兒的特征,挖掘幼兒的潛能,以理性化、實踐化的目標進行定位,發揮幼兒的優勢,家長以尊重和包容激發幼兒的自信心,把信任和鼓勵作為激發幼兒的動力,將引導和呵護作為幼兒成長的興趣,以欣賞和支持來促進幼兒全方位的發展。真正讓家庭教育的引導,在幼兒的教育中起到不重合延伸的作用。
(四)互動性教學,促進幼兒和諧發展
以更為開放性的策略,抓住攜手教育的方法,通過文明平等、交流互鑒的教育前提,引導幼兒的發展。文明是需要包容的,而人類的文明因有包容才有交流互鑒。互聯網時代,改變了傳統的思維、生活、生產及學習的方式,家長更應該拓寬家庭教育的空間,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特點,以網絡為教育引導的媒介,提升家長自身的道德素養,結合幼兒的成長情況查漏補缺,利用更有實效性的教育手段,在社交軟件上了解家庭教育的方法,并進行討論探究,共同分享孩子成長的點滴,與教師積極地溝通探討,解決家庭教育的困惑,將家庭和學校教育通過互聯網進行融合性教育,從而做到信念、行動均一致,全面促進幼兒的成長和發展。
因此,在“互聯網+”融入到幼兒家庭教育中,以全新的教育路徑,將信息時代的互聯網滲透到教育中,家長以身作則作為教育的依托,寓教于樂的引導作為教育的基礎,個性化發展作為教育的核心,互動性教學作為教育的協作,更有效地提升幼兒學習交流的能力,培養他們用于探索的精神和行為能力,真正地從家庭教育引導的角度,促進幼兒全方位的發展,在勇于探索發現的互聯網時代,促進幼兒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本文系2020年度廣西高校中青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不同時期下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家長家庭教育觀念變遷研究(2020 KY28002);2021年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廣西縣域農村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2021KY0946);廣西農村地區0—3歲早期教師勝任力要素及培養研究(2021KY0944)”】2F37908A-8853-4EFF-B573-19155E6150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