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偉 王瑞林
喀喇沁旗錦山蒙古族中學是赤峰市普通高中,農村家庭子女在學生中占大部分比例,部分學生為留守家庭孩子,這些學生在家庭教育、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上存在諸多問題,學生高一入學文化課成績普遍較低。面對家長的期盼和社會的關注,學校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美育特色學校創建為載體,構建學校美育協同育人機制與保障機制,滿足不同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和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將學校打造成參與面廣、水平較高、設施完備的美育特色學校,讓美育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一、問題的提出
(一)學生綜合素養狀況要求學校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錦山蒙古族中學(以下簡稱“錦山蒙中”)作為赤峰市的普通高中,學生文化課基礎相對薄弱,厭學情況比較嚴重。課堂上,學生精力流失極其普遍,課堂教學效率低。學生日常行為習慣需要改進的地方較多,很多學生缺乏人生理想,導致以文化課考試成績作為單一評價手段的失靈。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有其不同的認知特征、興趣與愛好、欲望要求、創造潛能等,千差萬別的學生是我們教育教學的對象,作為學校必須充分認識到教育對象的差異性,要充分尊重學生發展的個性差異,采取多元教育策略和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求學校加強美育工作
國辦發〔2019〕29號《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高中學校構建全面培養體系,強化綜合素質培養。在談到美育工作時指出:加強美育工作,積極開展舞蹈、戲劇、影視與數字媒體藝術等活動,培養學生藝術感知、創意表達、審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養。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改進學生美育評價: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促進學生形成藝術愛好、增強藝術素養,全面提升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面對文化課基礎較差的高中學生,如果過分注重從文化課上進行甄別和選拔,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就會讓學生從心理上繼續厭倦文化課的學習,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錦山蒙古族中學根據多年來學校音樂和美術教育工作的經驗,提出“搭建美育工作平臺,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的工作思路,把提升師生藝術素養為目的的美育工作作為學校改革發展的突破口,不斷推進美育工作改革創新的步伐。
(三)多元智能理論對開展藝術教育的指導作用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加德納認為人的智力至少由8種緊密關聯的但又相互獨立的智力組成。每個學生都有發展的潛質,各種智力只有領域的不同,而無優劣好差之分。這就要求學校在教育工作中,要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從不同的層面去看待每一個學生,要指導幫助學生促進其優勢智力領域的優秀品質向其他領域遷移。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不能以文化課學習成績和能力為唯一標準尺度去衡量學生。對于具有藝術感知能力的學生,學校要積極搭建學生藝術素養發展平臺。
這些理論研究、政策要求和學生發展狀況,為學校開展美育工作在策略和方法研究上提供了重要依據。
二、學校美育協同育人機制與保障機制構建
(一)強化組織保障,做好美育頂層設計
加強音體美教育教學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以書記、校長為組長的學校美育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主管校長監管、體衛藝處主任負責、年級組主任和教研組長落實的三級管理體系,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研究音體美教學工作,并將音體美教學工作列入學校年度計劃之中。
學校對美育工作堅持“一盤棋”統籌,抓好頂層設計,明確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形成以書記、校長為核心、教師為基礎、家長積極參與的美育協同發展“共同體”,多方聯動,學校里每個人都是美育的踐行者和傳播者。達成美育工作理念認同,高水平實施美育課程設計與開發,美育工作組織與實施、管理與評價,提升學校的美育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教師、校長、課程、學校文化的發展。
(二)完善制度保障,貫徹美育發展理念
貫徹學校美育工作理念,以完善美育工作制度為保障,完善學校各部門在美育工作中的日常規章制度,促使干部教師懂制度、守規矩,在規矩內辦事、在制度中運作,使制度在美育工作中發揮應有的規范作用。
學校美育工作制度建設以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和上級文件關于學校美育工作的要求為指導思想。學校先后制定了《錦山蒙古族中學創建赤峰市優質特色高中行動方案》《錦山蒙中音體美教學及安全管理規范要求》《錦山蒙中體育音樂美術特長生管理辦法》《錦山蒙中音樂教研組教學規劃》《錦山蒙中藝體工作管理方案》《錦山蒙中體育美育教學成果展示驗收方案》《錦山蒙古族中學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和美育工作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學校各部門、教師以落實制度為抓手,堅持制度的權威性,使美育工作效率得以提升,促使美育工作整體面貌得以改觀。
(三)堅實師資保障,提升美育工作質量
建設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是實現美育工作可持續發展的保證。錦山蒙中現有音體美教師32人,其中,音樂15人,美術8人,體育9人,這支隊伍質量高、有特長、數量足、結構合理,具有個體學習能力,適應美育特色辦學要求。
鼓勵和激勵美育教師持久、主動地保持自我更新、不斷發展的動力,充分開發美育教師自我發展的潛能,逐步形成相對穩定的專業技能與風格,并有相當數量的優秀教學研討示范課的積淀。加強音、體、美教研組建設,營造教研的氛圍,組織開展基本功練習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時間和空間,積極組織教學觀摩、基本功比賽、優質課評選等活動,努力提高美育教師的專業技能。
加強對外合作,與赤峰學院美術學院和音樂學院合作,對學校現有音樂、美術教師進行培訓,聘請赤峰學院音樂、美術教師來校指導教師和學生。2A11A0E8-48E9-44A3-938B-2F3ACAE0B6E6
積極爭取參加各種研討會、現場會,支持音體美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培訓,提高藝術教育水平。
(四)落實經費保障,激活美育工作資源
1.校舍保障
2017年學校綜合樓竣工后,增加3 200平米美育教學用房。
2.設備保障
為確保美育學科特色建設工作,2017年學校投入資金450萬元購置美育教學設備,滿足美育教學需要。
3.師生參賽經費保障
崇正合唱團多次參加各級比賽,學校保證參賽師生服裝費、差旅費。
(五)課程體系保障,搭建美育工作平臺
1.學生美育自主發展課程
學校根據學生個體發展需求,落實好每位學生在高中階段具備的美育基本素養。
(1)做好每學年的美育成長規劃;
(2)每學期學會一項健美操技能;
(3)每學期學會二首歌(其中一首為蒙語歌);
(4)每天臨摹一頁書法字帖;
(5)每學年做一次班級活動主持人;
(6)每學年參加一次美育社會實踐活動并做一次社會實踐報告;
2.學校美育平臺建設
以文體藝術活動系列化來豐富校園文化,給全校師生提供了十分寬廣的藝體才藝舞臺,讓學生的藝體興趣愛好得到充分的培養與展現,讓藝術苗子脫穎而出。
(1)高質量地辦好每年一次藝術節、一次藝體社團展示月活動、一次校園十佳歌手比賽、一次合唱節。每年的藝術活動主題新、內容豐富、形式力求有創意,讓全校學生都能積極參加藝術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成就感、自豪感,達到藝術體驗的愉悅。
2020年4月,錦山蒙中藝體處舉辦“頌黨恩、愛祖國、跟黨走”小型合唱比賽活動,此項活動在赤峰市電視臺教育頻道播出。
2020年9月,高一年級和藝體處共同舉辦以“歌唱青春放飛夢想”為主題的班歌及誓詞大賽。
(2)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藝術節及各類藝術展演活動。按照上級藝術展演要求,結合學校實際,通過校級層面上的比賽、選拔,挑選精品參與市、旗級比賽,學生參與率100%。
(3)開展課間藝體活動。學校每天安排60分鐘作為拓展藝體活動時間,鼓勵學生參與健身、藝術、游戲等文體活動,并列入學校課程表,學生參與率達到100%。
(4)加強藝體團隊建設。引導學生成立藝術社團,如民族舞社團、崇正合唱團、崇正管樂隊、戲劇社、美術、書法社團,學校藝體處、團委加強藝體社團的管理,使藝體社團規范有序、多姿多彩、特色鮮明。
(5)引導學生參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組織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社區參加各類藝術比賽,各類展示或演出活動,積極參與各社會團體、社區組織的大型活動,以多種形式鍛煉藝體隊伍。
(6)錦山蒙中學生藝術活動平臺建設一覽表
3.美育學科課程建設
(1)制定音體美學科教育教學工作計劃,依據課程標準組織教師編寫學年、學期、單元和課時計劃。
(2)制訂對音體美教學的常規操作要求,加大對備課、上課、輔導、考查等環節的過程性管理,規范教學行為。對音體美教學質量進行評估,評估結果由年度評估成績和不定時抽查成績兩部分構成,該結果作為學校對音體美教師和年度教學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
(3)深化音體美教學改革。注重研究新課改后的音體美教學方法,音體美課的教學形式靈活多樣,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學生的年齡、性別特點。
(六)評價機制保障,激發美育工作活力
制定《錦山蒙中美育工作質量考核評估指標體系》,建立美育工作質量考核評估機制。通過“一學年一評”的方式,對各部門開展美育工作質量進行“標準化”評估,突出能力業績導向,進一步壓實美育工作責任,調動和激發干部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破解無論工作好壞都是一個樣的工作局面,為推動美育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評價體系結合學校美育工作實際,每輪考評評估結果運用到干部教師年度績效考核中,年內考核評估成績應用于干部教師年度評先評優中。考評結果還將作為選拔使用的重要參考。
三、美育協同育人機制與保障機制構建取得的成果
美育協同育人機制與保障機制的構建,確保了學校美育工作優質科學發展。
(一)學生審美能力提升
根據學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崇正大美”理念,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挖掘學生的藝術潛能,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在美育活動中,每個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成,在各個方面挖掘自己的潛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美育工作激發了學生對音樂和美術學科的興趣與熱愛,更能讓他們的情感隨著音樂美術的情感而變得更加智慧,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從氣質、形象、情感等各方面感受到音樂美術藝術的魅力,提高音樂美術的鑒賞力,從而凈化心靈、啟迪智慧。
(二)更多的學生進入音樂美術高校深造
近幾年來,錦山蒙中藝術體育類考生高考本科上線人數不斷增加。2018年,音體美考生本科上線72人,雙上線率65%;2019年音體美考生本科上線91人,雙上線率68%;2020年音體美考生本科上線177人,雙上線率71%;2021年音體美考生本科上線199人,雙上線率75%。
(三)藝術團隊精彩綻放
2019年7月,崇正合唱團參加在成都舉辦的第十屆中國魅力校園合唱節,獲得二等獎。合唱團學生參觀四川大學。(攝影:王瑞林)
2020年10月,學校健美操隊在自治區健美操錦標賽中獲得中學組團體總分第五名,并代表赤峰市參加內蒙古自治區2021年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學生運動會。(攝影:張孟軍)
2020年10月,崇正合唱團參加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合唱節,獲得國內青年組銀獎。(攝影:馬寧)
2021年學校師生合唱團參加喀喇沁旗教育系統慶祝建黨一百周年歌詠比賽獲得第一名。(攝影:王瑞林)2A11A0E8-48E9-44A3-938B-2F3ACAE0B6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