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鋒 楊宏亮


摘要:目的 明確適用于斷指再植術后超敏期頑固性動脈危象的有效治療手段。方式 劃分28例斷指再植術后超敏期頑固性動脈危象患者至2組(對照組14例施以保守治療;觀察組14例施以外科手術治療),并對比。結果 觀察組在斷指成活率提升方面優勢明顯,呈P<0.05,組間并發癥發生率呈P>0.05。結論 對于斷指再植術后超敏期頑固性動脈危象患者而言,可盡早實施外科手術,以最大程度保障斷指存活。
關鍵詞:斷指再植術;超敏期頑固性動脈危象;外科手術;保守治療;斷指成活率
斷指再植術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手術類型,即外科醫師在各類顯微設備的協助下,將斷離的指體重新接回原位,以達到恢復局部血運,使之存活的目的,隨著我國手足外科醫學領域的持續發展,斷指再植術也愈發成熟,其有效打破了以往傳統手術的局限性,使患者的斷指存活率顯著上升[1]。但就算在這樣的情況下,斷指再植術也存在一定風險性,很多患者在術后超敏期(即術后48-96h之間)都會呈現動脈危象,而這又會影響到局部正常血流,以誘發缺血癥狀,患者心理狀態、術后血流動力學改變、室溫影響等因素與這類并發癥的發生均存在一定相關性,這類并發癥非常常見,但也存在較高風險性,倘若出現動脈危象后沒有及時得到有效干預,那么也會對手術效果造成直接影響,降低斷指成活率[2]。為明確這類并發癥的有效干預措施,本文以斷指再植術后超敏期頑固性動脈危象患者為例,并就外科手術、保守治療方法展開對比,現進行以下報道:
1、研究一般資料和方式
1.1一般性資料
以隨機數字表分組原則為基準,將我院28例斷指再植術后超敏期頑固性動脈危象患者劃分至對照組與觀察組各14例,時間維度2019年1月份至2021年10月份,兩組患者病歷基本資料呈P>0.05,詳見表1:
1.2研究所用方式
保守治療方案:該治療方案用于對照組患者當中,即選擇罌粟堿肌肉注射,劑量控制在30mg,每間隔4h注射1次,而后將2萬U尿激酶與20ml生理鹽水混淆后靜脈推注,倘若發現患者情況仍舊未見改善,方可再次進行推注,將劑量控制在24h<50萬U,且應采取10mg東莨菪堿進行肌肉注射,每間隔6h注射1次,并予以硝苯地平舌下含服,結合實際情況施以鎮痛、鎮靜干預。
外科手術治療方案:該治療方案用于觀察組患者當中,及時開展急診手術探查,以明確患者存在動脈痙攣或血栓形成的部位并及時切除,而后將肝素、利多卡因的生理鹽水稀釋后行動脈端吻合操作,結合患者實際情況,亦可以取其前臂遠端腕掌側淺表靜脈進行移植,確保動脈吻合無張力,術后倘若患者再次呈現動脈危象,則需再次實施手術探查。另一方面,為保障手術效果,要求外科醫師務必要具備高超的顯微鏡操作技術,術中要注意動作輕柔,在達到治療目的的同時盡量避免對周圍組織造成損傷。
2、研究結果
觀察組斷指成活率更高,呈P<0.05,但并發癥發生率方面組間對比呈P>0.05,詳見表2、表3:
3、研究結論
通過外科手術的方式將斷離的指體重新接回原位后,雖然能促使再植組織血管平滑肌收縮功能恢復,但在術后短時間內由于該部位缺乏松弛能力,且不具備合成酶蛋白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使其呈現程度不一的痙攣狀態,這期間也被叫做超敏期[3]。處于超敏期的患者很容易合并頑固性動脈危象,而這類并發癥又會顯著降低患者的斷指成活率,對其身心均造成了重創,盡管我國手足外科醫學事業已取得顯著進步,但斷指再植術后超敏期頑固性動脈危象的發生率仍舊居高不下。以往臨床對這類并發癥多采取保守治療方案,即注射罌粟堿等藥物,并給予鎮痛、鎮靜干預,但由于該并發癥所致的血管痙攣狀態非常頑固,患者之間個體差異也比較明顯,所以用藥不存在絕對的最好[4]。
相對來說,外科手術方案可將患者血管頑固性痙攣段完全切除,以達到挽救再植指體、提高斷指成活率的目的,但手術也是血管痙攣刺激因素之一,這便需要外科醫師具備熟練的顯微操作技術,并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5]。基于此,本文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了外科手術方案,發現其斷指成活率要顯著高于接受保守治療方案的對照組患者,呈P<0.05,且外科手術方案整體來說安全性較高,并發癥發生率亦與保守治療方案無明顯差異,呈P>0.05。由此可見,還是建議對斷指再植術后超敏期頑固性動脈危象患者實施外科手術治療方案,但在做好術前準備等工作的同時,外科醫師也要嚴格掌握適應癥,禁止盲目開展手術,比如伴有酸堿平衡紊亂或嚴重貧血、低蛋白血癥等并發癥的患者,要避免采取手術治療,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對患者心理方面加以干預,使其保持心理狀態穩定,這對手術的開展也十分有利。
綜上所述,外科手術非常適用于斷指再植術后超敏期頑固性動脈危象患者的治療。
參考文獻
[1]屈紅梅, 劉剛義, 范春海. 斷指再植術中術后頑固性血管痙攣處理及護理體會[J]. 中華顯微外科雜志, 2018, 41(4):3.
[2]楊榮, 陳雁西. 抗血管痙攣藥物局部給藥方式對斷指再植術后動脈危象的療效評價[J]. 浙江醫學, 2017, 39(17):3.
[3]奚輝峰, 雷新環, 葉靈超. 斷指再植術后改良治療對再植成活率和血管危象發生率的影響觀察[J]. 飲食保健, 2018, 5(022):40.
[4]張麗華, 王莉菲, 劉曉娜. 斷指再植患者術后血管危象的影響因素分析[J].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20, 27(19):2.
[5]唐正華.手術與保守方法處理斷指再植術后超敏期頑固性動脈危象的對比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19): 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