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堅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提高自讀能力和提高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舉措。閱讀教學的形式多種多樣,我覺得,結合課文教學進行課堂教學的導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使學生覺得更具體,更扎實,更能經常地進行,因而效果更好。
如果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導讀呢?一篇課文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而每篇課文字、詞、句、篇的訓練和思想教育又是十分豐富的,在有限的時間里,要學習十分豐富的內容,這是難以辦到的事。小學閱讀教學在內容上“貪大求全,全面俱到”,在方法上“千深一式,蹈循規矩”,這種“高消耗,低效益”的閱讀教學,是導致小學生語文課業負擔過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才能達到既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又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這一標準呢?教師必須在深入鉆研教材、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選取正確的導讀方法,進行課堂導讀,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教學效果,使教學緊湊扎實。教師導讀得精,學生就領會得深刻,從而獲取“耗時少,效率高,教給方法,培養能力”的課堂教學的優化,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原則。在此,我認為課堂教學的導讀,關鍵是抓三點:(1)思路導讀題目導讀;(2)詞句導讀;(3)段落導讀。
一、思路導讀
思路是文章的結構,是作者思路的物質外殼。將層次結構概括找題綱,從而借助題綱的概括性和明確性,可以比較準確地把握課文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教學時,有的課文采用思路導讀法,既可以引導學生懂全文,又能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和布局謀篇的能力。如在教學《“心正筆正”的柳公權》一文時,大致可以分為四步組織教學。
1.解題,找思路
“心正”怎么理解?,“筆正”指什么?“心地正直”為什么要加雙引號?為什么用“心正筆正”來形容柳公權?“心正”和“筆正”有什么關系?書上的哪句話寫出了“心正筆正”的含義?形成思路板書,并借助板書設計和學生共同理清作者寫作思路。
2.讀課文,理思路
在學生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在《“心正筆正”的柳公權》這篇課文中哪些段落寫了柳公權的心正?哪些段落寫了柳公權的筆正?
3.讀議,明思路
在《“心正筆正”的柳公權》這篇課文中,按課文的思路讓學生輪讀,或讓學生自由選擇片斷反復誦讀,感受課文的思想感情,教師進行點撥歸納,進一步讓學生感受課文的明晰?!丁靶恼P正”的柳公權思》主要講述了大書法家柳公權的書法成就和向皇帝直言勸諫的故事。除了讓學生反復誦讀外,教師引導學生感悟,一個國家要有容百川之胸懷,納諫如流的君主,更要有像柳公權這樣正直,敢于說真話說實話的忠臣,國家才會興旺、發展,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二、詞、句導讀
詞、句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特別是句子,有的起統領全文的作用(中心句)。教學時,可以從這些句子入手,層層剝繭或層層推進,串連成篇,使導讀勢如破竹,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如老舍先生寫的《養花》一文,可分三步進行導讀。
1.初讀課文,找出中心句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2.再讀課文,理解中心句
課文中所寫的“喜、憂、笑、淚、花、果、香、色”表現在哪些方面?文章作了哪些具體的描寫?讓學生逐一閱讀每一自然段體會老舍先生養花的深刻體會。
3.精讀課文,領悟中心句
在《養花》一文中,通過精讀,讓學生從老舍先生在養花過程中的所做、所想、所感,領會中心句的含義。因為老舍先生關心花草,才會隨著花草長勢的興衰產生“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的情感;而“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則是老舍先生在養花中付出艱辛勞動所得的成果。豐富的情感,艱辛的勞動,所得的成果,使老舍先生深深地領會到“既需勞動,又長見識”的養花意義。
三、段落導讀
段落是文章結構最小的組成部分,它標志著作者思路發展的步驟。不少課文具有這樣的特點:作者采用反復表現的手法,安排結構相似的段落。如《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這篇課文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課文第2、3自然段結構相似、教學要求相同。教學時可著重指導閱讀一段,指導學生學法,先扶后幫,舉一反三,可減少重復勞動,節省教時,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
1.精講一段,指導學法
先讓學生邊讀邊圈出漓江水特點的詞語,接著來分析描寫漓江水特點的三個分句,再分析每個分句各寫出了水的什么特點。通過本段的學習,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桂林水的靜、清、綠的特點,特別是通過圖文對照,仿佛自己正置身于桂林,看到了桂林水的美,怎能不對桂林充滿愛?怎能不對祖國山河的秀麗表示贊嘆?同時又學到了讀段的方法。
2.扶讀一段,運用學法
在精講了第2段課文,小結出學習方法的基礎上,課文的第3段則由學生按上段的學習方法自己閱讀,教師在重難點上進行點撥指導。
3.放手學一段,鞏固學法
通過上面兩段課文的學習,課文的第4段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著重效果的檢查。這種段落式的導讀方法,課堂教學始終貫穿“講——扶——放”三步走的程序,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有效地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導讀法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除以上的常用幾種處,還有中心導讀,寫法導讀,過渡導讀,插圖導讀等,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采用正確的導讀方式進行教學,具有如下的優點:一是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學能力。導讀法形式多樣,因文而異。教法靈活,使學生學得輕松自如,提高了學習成績,不斷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二是實現烳進多練,提高課堂效益。導讀法由于抓住了文章的主軸,直奔課文中心進行教學。這就避免了繁瑣的串講分析,節省了較多的時間,使課堂教學達到了“低消耗,高效益”的優化標準。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由掌握,教師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備課,批改。三是實現讀寫對應,達到同步提高。由于課堂閱讀教學方法在寫作方面、審題、選材、布局謀篇的能力也相應得到了提高。不斷地積累知識和提高分析能力,寫作時思路自然就會開闊起來。思路開闊了,文章寫得活,達到了讀寫的同步發展,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