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閻伯里
州城西南隅b,有黃鶴樓者?!秷D經》云c:“費祎登仙d,嘗駕黃鶴返憩于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e,跡存《述異》之志f。觀其聳構巍峨,高標g;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云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h。何必賴鄉九柱、東陽八詠i,乃可賞觀時物、會集靈仙者哉。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荊岳沔等州都團練使,河南穆公名寧,下車而亂繩皆理,發號而庶政其凝?;蝈藻仆斯?,或登車送遠,游必于是。極長川之浩浩,見眾山之累累。王室載懷,思仲宣之能賦j;仙蹤可揖,嘉叔偉之芳塵k。乃喟然曰:“黃鶴來時,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l?!庇忻楹粒o茲貞石。
時皇唐永泰元年,歲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文苑英華》卷八一〇)
在鄂州城的西南角,有一座黃鶴樓?!秷D經》上說:“費祎成仙,曾經騎著黃鶴返回這里休息,于是就用‘黃鶴來命名這座樓。”事情記載在《神仙傳》上,事跡保存在《述異記》中。觀看黃鶴樓這座建筑,高大雄偉,高高聳立。它的頂端接近銀河,底部臨近大江。兩層屋檐,飛檐像鳥的翅膀一樣高高翹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門高大寬敞,坐在黃鶴樓上可以遠眺城鄉景色,低頭可以拍擊云氣和煙霧:這里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勝跡最美的地方。沒有必要去賴鄉的老子祠,去東陽的八詠樓,在這里就可以觀賞景色、會集神仙了。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荊岳沔等州都團練使河南的穆寧,一上任就把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一發出號令百姓就十分擁護。有時,在公務之余,他來此小憩,有時他在此登車把客人送到很遠的地方,他游覽時也一定會來這里。
從黃鶴樓上可以極目遠望浩浩長江,可以看見眾多的高山。朝中的文人想抒發感懷的時候,登上此樓就能想到王粲感興而作的《登樓賦》;如果想尋找仙人的蹤跡,來此可以找到荀叔偉駕鶴來臨的地方。于是人們常常感嘆:“在榮華富貴之時,人們常常一起歌詠這雄偉的黃鶴樓;等到衰敗的時候,看到黃鶴樓就常常感到物是人非。”我奉命執筆,在這堅硬的石頭上寫下了這段文字。
時間是唐永泰元年,太歲紀年為大荒落,農歷四月二十七日。
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湖南岳陽的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筑藝術獨特風格和輝煌成就的杰出代表。
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家喻戶曉,岳陽樓靠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而讓眾人皆知,至于黃鶴樓的聞名,則要歸功于崔顥的那首《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那么,我們不禁要問,古人有沒有寫過關于黃鶴樓的文章呢?當然有。閻伯里的這篇《黃鶴樓記》是現存最早一篇關于黃鶴樓的文章,載于北宋時期編纂的類書《文苑英華》中,因而得以流傳下來。
文章雖短,內容卻很豐富,將黃鶴樓的故事和雄偉呈現在讀者面前。
首段從命名和外觀等角度對黃鶴樓進行了細致描述和刻畫,“聳構巍峨,高標;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云煙”,連用八個四字短語,有上有下,有遠有近,有內有外,有虛有實,形象地展示了黃鶴樓的雄渾壯偉,讀后令人嘆為觀止。
第二段講的是此篇的寫作緣由。文中提到的穆寧,史籍缺載,但從閻氏筆下,得知此人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好官。他登此樓,望見滾滾長江,不免觸景生情,既聯想到東漢末年見皇室衰微而作《登樓賦》的王粲,又想到駕鶴來臨的荀叔偉,進而闡發不同歷史背景下登臨黃鶴樓時的不同心境。這才囑咐閻伯里寫下這篇記,付刻碑石。
從時間上看,此文作于765年,此時距“安史之亂”結束僅過去兩年。文中“黃鶴來時,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幾句,應該是就“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的情形而發出的感慨。
此文不失為一篇情辭并茂的好文章,可以與王勃的《滕王閣序》、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并稱為“江南名樓三部曲”。(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