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文勇
課題旨在對造成小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原因進行科學分析,研究應對的方法與采取的措施,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建立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理論模型,尋求開展相應養成性教育的方法和途徑。以語文作業為例,計劃達到以下目標:按時完成作業(及時);獨立完成作業(自主);認真完成作業(質量);有效完成作業(有效)。
一、課題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分析存在問題,確定努力方向
1.教師應付出的努力
⑴分析孩子不做作業的原因,區分對待,愛心包容。
每個孩子不做作業的原因可能都是不一樣的,解決問題的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無論是哪種原因,有幾點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愛心與包容,不要輕易用極端的言辭指責孩子或扣大帽子,這不僅無助于問題的解決,還會引起孩子更多的反感;二是堅持與耐心,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懈地堅持、適度地鼓勵和合理地期待在這個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⑵調整思路,因材施教,合理布置作業,變換作業形式。
⑶講究策略,確定目標,積極評價,養成和鞏固學生的行為。
2.學生應付出的努力
⑴認識自我,制定學習計劃,學會自我監控。
⑵端正態度,明確學習動機,有效支配時間。
⑶講求方法,務求甚解,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二)制定具體措施
結合以上對教師和學生的分析,課題組制定了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1.為培養學生按時準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①要減少作業負擔。小學作業偏多是普遍現象,很多老師不向課堂40分鐘要效益,而向課外作業要成績。學生每天晚上面對一大堆作業,眉頭緊皺,過多的家庭作業只會挫傷小孩的學習興趣,甚至可能對他們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②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完成作業。
2.培養小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①要在課堂培養學生先復習、回顧再做作業的習慣,讓學生養成做作業不翻書找答案的習慣。②要求學生做作業不抄襲、不對答案;③做作業以獨立思考為主、問別人為輔。④要培養學生自我檢查作業的習慣,首先老師布置課堂作業不要太多,學生完成作業后,老師再檢查,發現有錯誤的,只告訴學生作業有錯,具體錯在哪里讓學生自己查找。
3.認真完成作業(質量)
①充分利用課堂培養學生認真審題、解題的習慣;②培養學生書寫認真的習慣,鼓勵學生認真書寫,寫的正確、端正保持作業、卷面整潔,不隨便使用橡皮擦,要求學生不用涂改液;③作業的書寫要規范,老師要統一要求。例如一個方格只寫一個字,一條橫線只寫一行字,不把作業寫到邊框之外。
4.有效完成作業(高效、創造)
在學生仔細認真完成作業的基礎上,作業速度要快,效率要高。鼓勵學生用與眾不同的方法做作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三)開展各種活動,明確培養目標
1.利用每周的寫字課,重點訓練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比如胸離桌前一拳,眼離桌面一尺,頭正身直腳放平等,養成正確的書寫姿勢。
2.充分利用家校聯系橋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制定學習計劃,約束自己的行為,學會有效支配時間。培養自覺按時獨立完成書面作業和口頭作業的習慣。
3.每周星期天的自修設為練筆課,鼓勵認真書寫,寫得正確、端正保持卷面整潔,不隨便使用橡皮;能按規定的統一格式書寫的同學,優秀作業在光榮榜中進行張貼展出。培養規范、端正、整潔書寫的習慣。
4.采用星級評獎制度,及時表揚能認真傾聽并能及時記住老師布置的口頭和書面作業、能先認真讀題,作業后認真檢查,及時發現并改正錯誤,能認真閱讀老師批改后的作業并能自覺訂正的同學。培養做作業時專心、細心的習慣;
二、課題實施
本課題研究自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具體的實驗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課題準備階段(2020.9——2021.3)
(1)制定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2)收集相關資料,理論學習。
(3)調查學生目前做作業狀況。
2.實施階段(2021.3——2022 .3)
(1)落實課題的內容和方案,通過研討活動,開展課例,案例研究,總結經驗,確立改進方案,形成課例、案例報告。
(2)定期召開課題階段性總結工作會,及時調整實驗方案。
(3)整理、分析實驗數據,完成階段性工作匯總。
本階段任務:收集課題組成員的論文、教學案例、研究過程的圖片、研究課的錄像等材料并建立課題研究檔案。
3.總結驗收階段。(2022.3——2023.5)
(1)整理實驗過程中的資料,撰寫課題總結報告。
(2)編輯課題研究教學案例集,整理教學光盤、圖片和一些研究成果匯編。
(3)申報課題結題,初步形成本校教學模式,并在教學中進行推廣應用。
三、每學期課題實施計劃
1.2020年秋季學期(2020.9---2021.2)
(1)制定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2)收集相關資料,理論學習。
(3)調查學生目前做作業狀況。
2.2021年春季學期(2021.3---2021.8)
(1)理論學習體會。
(2)教師寫“小學生養成良好作業習慣養成的研究”模式初探。
3.2021年秋季學期(2021.9---2022.2)
(1)總結經驗,改進方案,初步形成教育模式。
4.2022年春季學期(2022.3---2022.8)
(1)教師理論學習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為寫論文做準備。
5.2022年秋季學期(2022.9---2023.2)
(1)教師寫論文、教育敘事、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2)問卷調查。
(3)形成教學模式。
6、2023年春季學期(2023年3---2023.6)
(1) 收集整理材料。
(2)申報課題結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