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新
當前農村薄弱學校教學質量滯后,主要是后進生大面積鋪開所致,后進生已占絕大部分學生人數。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尤其是小學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牢固小學各學科基礎,培養學生的積極進取精神,為學生上初中搭橋鋪路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有效提高農村薄弱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如何面對條件有限的現實去做好大面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農村薄弱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普遍面臨的難題。
一、農村小學后進生的現狀分析
這些年農村中小學教學質下滑,據了解農村中小學各學段學生的學習情況,可算觸目驚心。據近些年一年四考的數據分析統顯示,在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各科學習成績及格率仍達到70%以上;到了三年級,各科學習成績及格率就達不到60%;到了四年級各科成績及格率達不到50%,五年級只有40%左右。到了初中學科增多,各科成績及格率達不到20%。而學生的表現是懶散和無所謂的樣子,他們安于現狀,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思進取,不能吃苦耐勞,滿足于父母、學校等所給予的生活條件,這是多么令人擔憂的教育。
二、農村小學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一)學校原因
1.農村小學教師老齡化普遍
由于農村小學生源逐年減少,現有教師人數基本飽和,自從取消中師以后的二十年來,農村小學幾乎沒有得到新生力量地補充,教師的精力隨年齡逐年疲乏,傳統教學思想定勢,課改教改覺悟和意識落后,知識結構得不到更新,教育教學方法得不到改進。教育教學方式仍停留在應試教學層面,教學方法整齊劃一,缺乏針對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從而使部分適應不了這種教學方法的學生在學習成績與思想品德方面逐漸與其他學生拉開了距離,并且逐年增多,形成大面積的“后進生”。
2.學校教科研活動沒有得到實效性的開展
農村小學教科研活動的開展比較形式和盲目,沒有明確的研討目標,不重視研討過程的價值取向,不注重教改、創新教學方法的總結,只是應付上級檢查而完成材料,對實際教育教學工作沒有多大的意義和作用。
3.學校現有資源有限
農村小學可利用資源不足,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一定障礙。
(二)家庭原因
1.家庭教育缺失;2.家長文化水平的影響;3.家庭經濟因素的影響;4.家長過度溺愛;5.家庭教育失衡,重智輕德;6.家庭教育方法不當。
(三)社會原因
1.社會負面輿論給學校帶來壓力,使家長對學校、對老師信任度不高,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障礙。2.拜金主義的社會風氣仍在農村蔓延不消。打工潮比上班族賺錢來得容易,只有小學文憑的小老板比農村老師過得富足,誤導了家長、學生對知識的漠視。3.實行小學免試直升初中后,學生沒了后顧之憂,無需競爭,家長放心,致使學生得過且過。
(四)學生自身原因
1.學習興趣不濃厚。2.學習歸因問題.3.學習方法不恰當。4.自我評價水平低。5.非智力因素。
三、轉化后進生是農村教育工作的一大重點
當前,全國上下齊心扶貧,采取多方面的優惠政策、多渠道讓貧困家庭脫離貧困,鼓勵貧困家庭走向致富之路,這是目前的脫貧之計。永久脫貧更需要一套切確的預防返貧之計,尤其是要關注下一代的未來,而農村的下一代應備受關注,后進生應是被關注的重點。學校、家庭、社會應齊心協力關心后進生,教育轉化后進生,使他們具備必需的知識、技能、品質,培養他們成為社會棟梁之才或具有家庭責任感,有社會責任感的合格的公民。使其將來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有擔當,負得起責任。
四、轉化后進生的策略
1. 首先我們教師要轉變觀念
要轉變后進生,要求我們教師要先轉變認識,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切實踐行素質教育,不要認為后進生已無法改變,對他們失去信心。
2.尊重后進生
后進生的心理比較敏感、脆弱,我們教師要多親近,少指責,多鼓勵,少埋怨,多關心,少冷漠,多肯定,少否定,融洽同學關系,使他們感受到老師沒有放棄他們,同學沒有拒絕他們,班集體歡迎他們,從而喚起他們的自尊、自愛、自強。他們會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有利于轉化工作的開展。
3.了解學生的優缺點,揚其之長,避其之短
教師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必須掌握后進生的優點和缺點,方能對癥下藥。抓住后進生的優點,鼓舞其發揚光大;對于后進生的缺點,私下交談教育,避免在同學面前批評。讓他們感覺備受尊重,使他們更加增強信心。
4.用愛心喚知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教師要善于用真誠的師愛去感化后進生,?使其對教師十分信任甚至崇拜,學生將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教師因勢利導,激發后進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5.設立“后進生進步獎”,增強其信心
若給黑夜中迷路的孩子一束光,他會快速地往前跑。后進生的點滴進步,若能得到肯定并獎勵,他們一定會喜出望外,信心倍增。所以,要做好后進生的獎勵工作,用入學成績與期中成績比較,期中成績與期末成績比較,對有進步的后進生給予表彰獎勵,以激發后進生上進心,增強后進生的信心。
6.設立家長學校,提高家長認識,家校齊抓共管
在教育轉化后進生過程中,雖然學校占主導地位,但是學校單方面教育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家庭乃至社會多方面配合,齊心合力,齊抓共管,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7.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司各特說:“要看日出必須守到拂曉。”轉化后進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后進生轉化工作是一場馬拉松賽,教師要有耐心,有恒心。后進生中,絕大部分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學習興趣、態度等非智力因素是他們成為后進生的主要原因。很多后進生今天犯了錯誤,教育過后,也不能保證明天不犯錯誤,教師要耐心期待他們的進步。
總之,農村小學后進生已成片滋生,直接阻礙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轉化后進生工作迫在眉睫。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后進生的轉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復雜又艱巨的過程。我們教師不僅要有耐心和恒心,還要和學生擁有深厚的感情,講究教育方法和藝術,用誠摯的師愛去創造和諧的教育,因勢利導的轉化后進生,幫助他們更好地走向未來,成為對社會有擔當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