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能 高晗
周先生苦心經營多家企業,沒想到在古稀之年,個人名譽和企業商譽竟雙雙遭到競爭對手詆毀,無奈之下只能起訴維權,結果如何呢?
周先生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以及丹麥參與設立多家企業,開展“安徒生”品牌相關經營活動。
丹麥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文化基金會(系中文譯名,以下簡稱安徒生基金會)于2013年3月5日成立于丹麥王國,周先生是公司所有者(類似于“股東”概念)之一,經營范圍為品牌推廣、產品授權經營、技術合作、文化慈善基金、開展商業活動等。其名下注冊企業有丹麥安徒生兒童教育國際集團、丹麥安徒生兒童產業國際集團、丹麥安徒生國際集團、丹麥安徒生美人魚集團以及聯合國安徒生文化組織。
丹麥漢·克·安徒生國際集團兒童用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徒生兒童用品公司)于2005年1月7日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注冊成立,周先生是股東之一,公司名下設有分行(類似于“分公司”概念),包括丹麥安徒生(中國)投資經營管理股份集團、中國安徒生文化基金會、中國安徒生文化藝術學院、世界安徒生知識產權與產業聯盟、世界安徒生淘寶網絡科技股份集團。公司業務性質包含電子商務,弘揚安徒生真善美文化精神、發展安徒生文化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品牌商標特許經營與投資合作等。
周先生經營的多家企業在國內注冊了“安徒生頭像”“安徒生”(中文字)及“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中英文名)等多個商標,其經營的“安徒生”品牌童裝、童鞋、書包、童車、婦女兒童用品等產業,為企業積累了良好商譽。
2018年前后,周先生發現網上流傳著不少與自己相關的負面言論,主要來自一個名為“安徒生品牌”的微信公眾號推送,該賬號的運營主體是安徒生(上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徒生品牌公司),也就是本案的被告,同樣作為被告的還有它的關聯公司上海安徒生童話樂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徒生童話樂園公司)。
2017年6月12日,“安徒生品牌”的微信公眾號發布了《尋人啟事│“周先生”不要再玩失聯了》的文章,主要內容包括:“丹麥王國安徒生文化基金會、中國安徒生文化基金會……這些機構主體是否真實存在?”“中國安徒生文化基金會等主體登記注冊或備案信息是否有相關資質證明?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執法大隊請你配合調查事實真相,你屢次找借口拖延時間及回避,明顯是做賊心虛,請周先生不要再玩失聯了……多一個人知道,少一個人受騙,弘揚真善美、企業誠信是底線。”
2018年1月25日,該微信公眾號又發布了題為《嚴正聲明》的文章,文章內容包括:“周先生利用丹麥王國安徒生文化基金會和丹麥安徒生童話樂園(中國)股份有限公司這種皮包公司來進行斂財行為,擾亂安徒生品牌在中國的合法秩序,投資者不要再上當受騙了。”文字前后還配有周先生本人的照片。
種種言論,使周先生本人和家人遭受嚴重打擊。在旁人看來,幾家公司名稱十分相似,一時間也很難分辨孰真孰假。實際上,涉嫌侵權的公司與周先生毫無關聯。個別不明真相的合作伙伴,甚至表示與其終止合作。國內外多年苦心經營的成果,眼看就要被競爭對手搶占,周先生決定咨詢律師,正式起訴維權。
周先生的律師經過分析,認為相關侵權言論不僅侵害了周先生本人的名譽權,更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惡意競爭行為,對周先生經營的企業也構成商譽權侵權。
2018年10月,周先生以個人名義起訴安徒生品牌公司,要求被告停止侵權,刪除侵權文章,刊登道歉聲明,并賠償精神損失費以及維權支出。法院認為:“安徒生品牌公司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指名道姓涉及周先生,用詞確有詆毀周先生的名譽,企業經營要文明、有序,傳遞正能量,而不應該將精力耗費在詆毀他人的無謂的是非中。”最終,法院判決安徒生品牌公司刪除其微信公眾號中涉及周先生的推文,在其營運的微信公眾號首頁刊登對周先生的致歉聲明,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1萬元、公證費2500元以及律師費2500元,二審判決于2019年9月9日生效。

“真假”安徒生引發的商戰(圖/東方IC)
另一邊,幾乎同時啟動的企業維權訴訟,不僅訴訟流程漫長,過程也是艱辛曲折。
2018年12月,以周先生經營的企業安徒生基金會和安徒生兒童用品公司作為原告,以安徒生品牌公司和安徒生童話樂園公司作為被告,向楊浦區人民法院提起不正當競爭糾紛訴訟,要求被告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刪除侵權文章;于微信公眾號、《 日報》及《解放日報》連續30日刊登聲明,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以及維權支出。
一審法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存在競爭關系,但被告未實施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制的商業詆毀行為。文章就“丹麥王國安徒生文化基金會”“中國安徒生文化基金會”等機構存在與否、有無注冊和備案等問題向周先生提出疑義,并未涉及安徒生基金會、安徒生兒童用品公司的機構名稱,不足以認定安徒生品牌公司編造、傳播了虛假信息或誤導性信息,也不足以破壞安徒生基金會、安徒生兒童用品公司正常經營活動,使社會公眾產生其系違法違規主體的誤解。此外,文章雖有提及“周先生利用丹麥王國安徒生文化基金會和丹麥安徒生童話樂園(中國)股份有限公司這種皮包公司來進行斂財行為”,但現有證據無法看出公眾已將“丹麥王國安徒生文化基金會”與安徒生基金會聯系在一起,不能認定構成商業詆毀。周先生已就兩篇文章侵害其名譽權起訴并獲得支持,安徒生品牌公司為此承擔了侵權責任,安徒生基金會、安徒生兒童用品公司不能當然將對周先生名譽權的侵害理解為對其商業信譽和聲譽的侵害。如果編造、傳播的虛假事實不能與特定的經營者相聯系,商譽主體的權利一般不會受到侵害。
2019年12月20日,一審法院作出判決,駁回了安徒生基金會、安徒生兒童用品公司全部訴訟請求。
周先生和律師都很難接受一審法院的判決結果,上訴至上海知識產權法院。
二審法院認為,文章發布前,已有多家媒體報道稱丹麥王國安徒生文化基金會的主席為周先生,在被上訴人安徒生品牌公司和安徒生童話樂園公司未舉證證明“丹麥王國安徒生文化基金會”指向其他機構的情況下,認定該稱謂即為安徒生基金會。被上訴人也未舉證證明安徒生基金會系“皮包公司”,其所述內容使得相關公眾對安徒生基金會的主體資質、財務狀況、誠信履約等方面形成負面評價,有損聲譽。關于文章內質疑安徒生文化基金會等機構主體真實性的內容,雖未直接陳述虛假事實或使用貶義詞語,但仍構成商業詆毀,強烈的質問語氣,會使相關公眾先入為主地產生疑問,會讓相關公眾誤認為安徒生基金會并不真實存在,亦有損其聲譽。
因此,兩篇文章既涉及對安徒生基金會、安徒生兒童用品公司的商業詆毀,亦涉及對周先生個人名譽的損害。雖然周先生個人已就損害其名譽的行為獲得了相應法律救濟,但并不能替代上訴人因商業詆毀行為受到的侵害。
2021年3月31日,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落槌改判,撤銷一審判決。安徒生品牌公司應賠償安徒生基金會、安徒生兒童用品公司經濟損失15萬元及維權支出5萬元,并在微信公眾號“安徒生品牌”、《法制日報》上刊登聲明,以消除不正當競爭行為造成的不良影響。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均享有名譽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意義上的商業詆毀,既包括傳播事實上確屬虛假的信息,也包括傳播具有誤導效果的信息。經營者發布有關競爭對手的內容,哪怕未直接陳述虛假事實,但綜合考慮語境、整體含義、一般認知經驗,會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解的,仍可以構成商業詆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