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捷 劉知依

“J-Home”社區“后花園”實景圖
“J-Home”原本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建設的居民小區,各類設施配置普遍較為完備,但其使用效率各有差別,珍貴的公共空間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如上海浦東新區金橋鎮佳虹社區,存在廣場停車亂、居民休憩場所缺乏、健身設施數量較少且較為陳舊等問題。“要是能多一些日常休閑的實用場所,我們的退休生活將豐富許多。”王阿姨是佳虹社區的老住戶,像她這樣盼望社區增添豐富居民業余生活場所的老住戶不在少數。
制度的支撐,在微更新工作的推進中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社區微更新,政府、專家、社區居民共同聯合起來,構成了“一圖三會”。“一圖”即一張社區規劃藍圖,是從規劃角度出發,由區規劃資源局和街鎮共同對整個社區的微更新做出通盤布局和實施計劃安排;“三會”即2017年發布的《上海市居民委員會條例》第十六條中提出的“聽證會”“協調會”“評議會”,在繽紛社區建設中,結合項目建設流程,將其完善調整為“立項階段的事前聽證會”“方案設計階段的事中協調會”“項目竣工后的事后評議會”。“一圖三會”制度本身就是規劃建設體系和民政治理體系的跨界結合。繽紛社區項目建設期間,浦東新區規劃資源局通過“一圖三會”制度,就每一個繽紛社區項目,聯手街鎮廣泛征集民意,結合居民需求,開展微更新。
在“J-Home”,原居委辦公樓變身為開放的多功能空間。考慮到社區不少老年人家中洗衣烘干設備缺乏,洗浴設施陳舊、存在安全隱患等,“J-Home”設置了老人專用、設施先進的洗衣房,開設老人助浴室,滿足他們的實際生活需求。原居委辦公樓內還設置了圖書室、小舞臺、法律咨詢室、健身體檢中心等,全面滿足居民的文化、體育需求。
(本文節選自《浦東新區繽紛社區公眾參與模式與機制創新》)
投稿郵箱:haichen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