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質量強黨是中國共產黨的不懈追求,旨在通過黨的建設提質增效實現強黨目標。質量強黨的關鍵點在質量、落腳點在強黨,其內含整體性、動態性、意指性等鮮明特質。質量強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治理的內在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管黨治黨的優良傳統,更是黨應對嚴峻風險考驗的制勝法寶,這三方面共同構成了黨提出質量強黨目標的內在邏輯。實踐中,要提升黨的建設質量、推進質量強黨,必須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準質量強黨的正確方向;以思想建設為支撐,夯實質量強黨的靈魂根基;以自我革命為武器,激發質量強黨的內生動力;以科學考評和強化監督為保障,提升質量強黨的運行實效。
〔關鍵詞〕 中國共產黨;質量強黨;意涵;邏輯;進路
〔中圖分類號〕D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1203(2021)06-0027-05
“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1〕這一重大課題是黨的十九大基于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而提出的,既充分彰顯出中國共產黨質量強黨的價值意指,也是中國共產黨從嚴管黨治黨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和升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質量強黨是黨宣傳、組織和凝聚群眾戰勝敵人、取得革命勝利的強大武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質量強黨是黨領導人民建設新中國、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法寶;改革開放以來,質量強黨是黨凝心聚力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有力保證。站在新時代歷史起點上,深入研究和探索質量強黨這一重大課題,對提升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和政治領導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夯實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質量強黨的意涵透視
對任何政黨而言,組織規模和資歷并不代表組織質量,組織質量只有通過精神涵養、實踐錘煉和從嚴治理才能建設出來。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質量強黨是黨的建設的永恒主題,事關黨的事業興衰成敗。在黨的建設的具體實踐中,質量強黨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內在動力,貫穿于黨的建設全過程、諸方面、各環節中。要深入探究質量強黨的運行規律和實踐邏輯,必須從政黨治理的視角對質量強黨的意涵和特質進行系統考察。
(一)質量強黨的邏輯意涵
質量強黨是一個目標性概念,旨在通過黨的建設的提質增效而達到強黨之目的。對提升黨的建設質量的研究是科學把握質量強黨這一概念的前提。從提升黨的建設質量與質量強黨這兩個概念的辯證邏輯來看,二者存在因果關系,提升黨的建設質量是“因”、是手段,質量強黨是“果”、是目標,唯有不斷提升黨的建設質量,方能達到質量強黨的目標。
一是質量強黨的關鍵點在質量。黨的建設質量是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源泉,是質量強黨的核心。趙付科認為:“黨的建設質量是黨的建設所表現出的一種整體的優劣狀態。”〔2〕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黨突出強調“黨的建設質量”問題,并非否定數量,而是針對過去一段時期在黨建工作中出現的“重數量輕質量”等不良現象而作出的一種戰略性思考,旨在做到黨的建設中“量的發展”和“質的提升”的有機統一。回顧黨的百年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一方面,黨員及基層黨組織數量對黨的活動效果和戰略目標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黨建工作在追求量的發展的同時,更加重視質的提升。可見,“質的提升”必須以“量的發展”為基礎,沒有足夠量的發展,就難以達到質的升華;同時也要注意,量的發展并不是單一的追求數量規模,而是以實現“質的提升”為目標方向的。
二是質量強黨的落腳點在強黨。始終把黨建設得堅強有力,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是提升黨的建設質量的根本目的和落腳點。要實現質量強黨目標,就必須正確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一要處理好質量強黨和為民服務之間的關系。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質量強黨的價值根基所在。黨唯有將人民放到心中最高位置,才能真正鞏固好擁護自己的“銅墻鐵壁”,戰勝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各種困難和風險,實現強黨偉業。二要處理好質量強黨與革命精神的關系。革命精神是強黨之魂,是提升黨的建設質量的動力之源。革命戰爭年代,戰勝一切敵人需要革命精神;和平年代加強黨的建設、實現強黨偉業是黨的自我革命,同樣需要革命精神。質量強黨所需要的革命精神,既要有艱苦奮斗、迎接挑戰和克服困難的精神,又要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政治上忠誠與堅定,還要保持吐故納新、永不停息和奮勇向前的革命朝氣。三要處理好質量強黨與黨的建設總體布局的關系。黨的建設質量涵蓋了黨的建設的方方面面,要求在思想建黨上重質量、組織興黨上抓質量、作風利黨上要質量、紀律護黨上嚴質量、廉潔譽黨上樹質量,將制度建設貫穿于黨的建設的諸方面、各環節、全過程中,始終保持黨的堅強有力。
(二)質量強黨的鮮明特質
一是質量強黨具有整體性。黨的建設質量高低只有具體落實到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才能對其效果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黨的建設質量涉及的方方面面相互影響、緊密關聯、相得益彰,構成了質量強黨的有機統一整體。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對黨的建設質量的努力方向作出了總體要求,他強調要著眼于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提高發展黨員質量、提高教育實踐活動質量、提高選人用人質量、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黨的制度建設質量”〔3〕。在這一系列質量強黨的內容中,首要前提是提升發展黨員的質量,根本方法是提升教育實踐活動質量,關鍵舉措是提升選人用人質量,動力來源是提升黨內政治生活質量,現實基礎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基本保障是提升黨的制度建設質量。在黨建工作實踐中,要想實現質量強黨,就必須將黨的建設質量上述諸方面統籌兼顧、一體推進。
二是質量強黨具有動態性。回顧黨的百年發展歷程,不難發現,黨的建設本身就是一個繼承優良傳統并不斷發展創新的動態性過程。這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質量強黨的要求,并不斷結合現實情況和自身實際,推動黨的建設提質增效。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質量強黨主要體現在嚴明黨內紀律、提高戰斗力,組織和領導人民群眾贏取革命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質量強黨主要體現在黨領導人民群眾鞏固政權、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建設好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開放以來,質量強黨主要體現在加強黨的領導,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質量強黨則體現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升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并不斷推進黨治國理政能力現代化。
三是質量強黨具有意指性。質量強黨作為黨的建設的目標任務,其實現邏輯內含了一系列動力指向。這些動力指向,實質上就是黨的建設質量提升的發力點,可以從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黨建總目標的各個維度去思考。其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質量標尺,要求黨永葆先進性;“得到群眾衷心擁護”的質量依歸,要求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勇于自我革命”的質量品格,要求黨敢于直面問題,增強自我凈化能力;“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的質量檢驗,要求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持定力;“朝氣蓬勃”的質量目標,要求保持黨的純潔性并與時俱進。質量強黨必須把準以上動力指向,將提升黨的建設質量實實在在地貫穿到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和廉潔等六大建設成效上,從而夯實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質量根基。
二、質量強黨的內在邏輯
在新時代歷史方位上,中國共產黨提出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強黨目標,這并非偶然的政治口號,而是基于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總體布局,從理論、歷史、現實的價值邏輯作出的戰略部署,對推進質量強黨的偉大實踐具有重大意義。
(一)理論源流:質量強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治理的內在要求
注重黨的質量建設、堅持質量強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特色優勢,是從根本上把黨建設得堅強有力的關鍵環節。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雖然未曾專門論述過“黨的建設質量”問題,但對黨員質量作出了明確要求。《共產黨宣言》中寫道:“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4〕這是對黨員先進性的特殊要求,為我們黨推進質量建黨、質量強黨奠定了思想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還特別強調共產黨是無產階級先進政黨,并指明這種先進性體現在黨員隊伍和科學的世界觀等方面。列寧繼承了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質量強黨的思想遺產,對黨的建設質量問題作了大量有益探索并付諸實踐。十月革命勝利后,為防止“壞分子”混進到執政黨內部,列寧鄭重指出:“世界上只有我們這樣的執政黨,即革命工人階級的黨,才不追求黨員數量的增加,而注意黨員質量的提高和清洗‘混進黨里來的人。”〔5〕歷史和現實證明,黨員數量增加而質量不相應提高,就會弱化黨的先進性和戰斗力,唯有在增加黨員數量的同時,更加重視提高黨員質量,才能增強黨的戰斗力。
(二)歷史演進:質量強黨是中國共產黨管黨治黨的優良傳統
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歷來將質量強黨問題擺在至關重要的位置。在革命戰爭時期,黨在敵強我弱的嚴峻形勢下,并沒有一味地追求黨員數量的簡單增加,而是非常注重黨員質量的提高。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在《井岡山的斗爭》一文中指出,革命高漲階段許多投機分子混入黨內,使黨員數量急劇增加,厲行“洗黨”后,由于嚴格限制黨員成分,雖然黨員數量減少但戰斗力反而增強〔6〕。這說明提高黨的戰斗力,不能光靠增加黨員數量,沒有質量的數量反而會降低黨的戰斗力,唯有提高黨員質量,才能真正達到質量強黨、增強黨的戰斗力的目標。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指出:“一個人數少但有戰斗力的黨比一個人數多而缺乏戰斗力的黨要強得多。”〔7〕江澤民也指出:“共產黨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黨員的數量,而在于黨員的素質。”〔8〕胡錦濤強調,要“提高發展黨員質量,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及時處置不合格黨員”〔9〕。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全面從嚴治黨的現實要求出發,更是將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問題提到重大課題的戰略高度,并領導全黨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推進黨的建設質量的提高。可見,注重黨的建設質量、堅持質量強黨問題,是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新時代背景下,要繼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將質量強黨走深走實,使黨永遠走在時代前列。
(三)現實指向:質量強黨是黨應對嚴峻風險考驗的制勝法寶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將自身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這是現實需要、人民期待。然而,當前國內外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諸多困難挑戰、風險考驗等現實性難題擺在全黨全國人民面前。破解這些現實難題,首要問題是抓好質量強黨,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一是在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下,質量強黨能夠提升政黨自信,從而引領全民牢固樹立“四個自信”。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霸權主義、單邊主義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要障礙,一些西方國家想方設法通過經濟制裁、意識形態攻擊等不正當手段打壓中國的發展,必然需要黨領導人民堅決予以回擊和反制。在這種背景下,化解各種挑戰和風險,必須把黨建設得堅強有力,這使得質量強黨的需要顯得尤為迫切。二是在嚴峻復雜的國內形勢下,質量強黨能夠增強全黨全民破解我國發展過程中各種深層次問題的堅定信念。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深入推進,發展仍然面臨著瓶頸和一些深層次問題,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嚴峻,教育、住房、醫療、就業等事關民生福祉重大領域的矛盾和問題依然突出,這對黨的治國理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嚴峻復雜的黨內形勢下,質量強黨能夠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當前,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為一個擁有9 500多萬黨員的超大型組織,而且年輕黨員比例越來越多,這一方面保持了黨的青春活力,但另一方面黨員數量劇增尤其是沒有經歷過革命戰爭和重大風險考驗洗禮的年輕黨員日益增加,也給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提出了挑戰。由此,著力解決個別黨員理想信念不堅定、責任意識淡漠、違紀違法、做“兩面人”等問題,需要嚴抓質量強黨,使黨不僅要有隊伍上的發展壯大,更要有質量上的鞏固提升。
三、質量強黨的強化進路
質量強黨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從黨的建設總體布局的宏觀視角予以把握,堅持在黨的政治建設統領下一體推進各方面建設,又需要從黨組織建設的中觀視角予以考量,優化質量強黨的要素配置,提高質量強黨的運行效能,還需要從黨員隊伍建設的微觀視角予以觀照,在黨員數量增加的同時嚴把質量關。
(一)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準質量強黨的正確方向
政治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屬性。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我們黨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并將其貫穿到黨的建設各方面、諸環節和全過程中,這是確保質量強黨正確方向的關鍵所在。質量強黨,就要把講政治的質量關落實到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紀律等各項建設之中,要使每個黨組織和每一位黨員做到對黨忠誠、為民務實、清廉為政。具體而言,要想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準質量強黨的政治方向,必須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一是要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實踐證明,“兩個維護”是全黨思想上統一、行動上一致的有力保證,是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推進質量強黨的關鍵。為此,全黨同志要忠誠于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思想上、行動上的堅定者,不能做政治上的“兩面人”,不搞陽奉陰違,不搞團團伙伙。二是要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的紀律是鐵律,是成文的黨內規矩,還有一些未成文的規矩也是黨的紀律,都需要全體黨員干部嚴格遵守、自覺踐行,這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凝聚全黨價值共識、推進黨的事業向前發展的堅強保證。三是要強化政治標準選人用人。德才兼備、任人唯賢、群眾公認、清正廉潔,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選人用人原則,這其實就是政治標準。因此,在干部隊伍建設中,要嚴格執行選人用人的政治標準,任用政治信念堅定、為民務實、敢于擔當、廉潔奉公、年輕有為的高素質干部擔任關鍵崗位職務,以促進黨的事業蓬勃發展。
(二)以思想建設為支撐,夯實質量強黨的靈魂根基
在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思想建設是基礎,是質量強黨的靈魂工程。我們黨歷來重視思想建黨,并將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作為提升黨的建設質量的重要內容。時至今日,我們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9 500多萬黨員的超大規模政黨,之所以團結有力、事業有成,是因為黨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嚴峻,各種社會思潮暗流涌動,對一些黨員干部的思想造成了不良影響,必須持續加強對他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狠抓思想政治工作,糾正思想上行動上的各種歪風邪氣,從戰略全局高度提升黨的建設質量。一是要強化黨史學習教育。當前,黨員干部要自覺加強黨史學習,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要從黨的百年歷史中吸取精神養分和偉大智慧,堅定推進事業前行的自覺和自信。二是要強化理想信念教育,補足黨員干部“精神之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如果“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10〕。為此,全黨同志應該把緊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自覺做到思想純潔不可有絲毫松懈,始終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對黨忠誠、為民務實清廉。三是要不斷完善黨員干部教育管理體系。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相得益彰,既將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的成功經驗上升到制度層面,用以推進思想建設,又用正反兩方面的案例對黨員干部進行教育,引導他們遵紀守法、廉潔奉公,這是質量強黨的基礎環節。
(三)以自我革命為武器,激發質量強黨的內生動力
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最大的優勢。自我革命是“檢視自身、刀刃向內的革命,在這一特殊革命過程中,黨既是革新的主體,又是革新的對象”〔11〕。自我革命是黨堅持質量興黨、質量強黨的重要法寶。新時代背景下,要以自我革命促進質量強黨,必須在以下方面著力:一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從抓準質量強黨的源頭推進自我革命。在黨的建設質量方面,要自覺正視問題,各級黨組織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不留隱患,以防止問題由小變大、滋生蔓延。二是要有刀刃向內的膽略,以質量強黨為目標推進自我革命。要有義無反顧和動真碰硬的勇氣,以深挖問題根源、觸及思想靈魂的態度,堅持不懈推進自我革命,從根本上提升黨的建設質量。三是要抓住“關鍵少數”,發揮領導干部的示范作用,以推進自我革命。在自我革命問題上,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帶頭自我批評,虛心聽取各方面意見,在黨內形成勇于擔當、廉潔奉公的良好氛圍。
(四)以科學考評和強化監督為保障,提升質量強黨的運行實效
黨的建設質量是否提高,提高的程度如何,這需要科學考評和強化監督兩個環節予以保障。一方面,科學的考評體系和考評方法是推進質量強黨的保障。當前,關于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問題,我們黨還沒有制定出一套統一的考核評價體系,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實際情況,很難統一黨建質量標準;二是黨建質量的個別評價要素難以量化,如黨員的忠誠度、黨員的先進性、黨組織運行效率等,這些都是很難量化的指標。因此,要推進質量強黨任務,必須科學設定考評體系和考評方法,需把握好三個原則:一要從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要求出發,使影響黨建質量的各要素能夠統籌推進、同向發力;二要創新方式方法,運用好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手段,對涉及黨的建設質量的方方面面進行考察、評估;三要注重調研,廣泛聽取黨員意見,切實了解現實情況,做到設置標準時有據可依、實事求是。另一方面,強化監督是推進質量強黨的有效保證。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既要加強黨內的自我監督,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效能,對檢查出來的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又要加強群眾監督,拓寬群眾參與黨的建設質量監督的渠道,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參與意識和監督熱情,做到信息透明、集思廣益。總之,唯有構建起質量強黨的科學考評體系,不斷創新質量強黨的考評方法,加強質量強黨的監督力度,方能提升質量強黨的運行實效。
〔參 考 文 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01).
〔2〕趙付科.黨的建設質量論〔J〕.理論探索,2020(04):27-33.
〔3〕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5.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5〕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1.
〔6〕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5.
〔7〕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8.
〔8〕江澤民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5.
〔9〕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4.
〔10〕學習習近平總書記8·19重要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7
〔11〕雷青松.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百年歷程:邏輯意蘊、歷史演進及基本經驗〔J〕.理論導刊,2021(07):4-11.
責任編輯 王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