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梅
(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徐州 221116)
老師的主要職責,就是“教書”和“育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高等學校在進行課堂和實訓教學的過程中在傳授和提升學生的相關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操作技能的同時也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與覺悟、以及道德修養、人文素養、法律意識、職業操守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1]落實習總書記的講話,思政教育的相關內容應該充分體現在專業課的教學活動中,最終實現課程育人目標的教育教學理念。“環境監測技術與實訓”在教學講授過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納入了課堂和實訓教學過程,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環境監測技術與實訓”是一個專業課程,經過本門課的學習,學生除需要熟悉環境監測方法的制定、環境監測樣本的收集、環境監測指標的計算、數據處理與評價等基本知識之外,還需要掌握在環境監測過程中質量保證與質量管理等的有關理念,另外學生也需要形成政治意識、開拓創新的意識、大局意識、社會責任意識、自主學習意識等等。所以,在“環境監測技術與實訓”課程教學過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納入教學過程,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環境監測技術與實訓”專業課程主要服務于我校環境工程監測技術相關專業,該專業的學生大部分是理工科的學生。長時間的數理化理科課程學習,使這部分學生逐漸養成了非習慣性的理科文化學習思維。這些學生的邏輯性很強,善于運用相關科學技能和管理工具與來處理現實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工科學生思想,卻往往導致許多學生認為高校傳統的思想理論政治課的教學根本不能起到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因此許多工科學生往往忽略了傳統思想理論政治課的基礎學習,傳統的理想思政課也很難真正吸引新一代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與學習興趣。因此,通過把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和實訓教學,就可以有效的讓很多學生通過對工科課程中的思政德育教學理念獲得一種心理上的認同感,從而由此達到一種精神感召。通過在理論教學與應踐實訓結合課程中,整合與相關專業課程建設有關的國際相關黨和國家發展政策、法律、規章、經典教學案例,并充分整合我國綠色持續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我國綠色產業發展指導理念、社會主義綠色生態社會文明體系建設指導理論。融入近年來,全國各省市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通過各項監測數據和環境質量提升的數據對比來提高學生對本專業學習的認可度,以及今后從事環境保護事業的歸屬感。
在“環境監測技術與實訓”現有的教學課程標準中,主要是包含了環境要素的監測方案制定、樣品的采集與測定、數據處理及評價等專業技能知識,在課程的教學目標中僅是從宏觀的角度提到了素質教育的目標,但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講授還是占到主導地位,而忽視了對本課程當中所包含的素質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資源的挖掘與傳授。因此,必須重新制定課程教學標準,把思政教育資源很好的從教學內容中挖掘出來,并把思政內容合理地整合在知識傳授中,在開展知識教育的過程中,通過潛移默化開展思政教學。
長期以來,在高校教學中,由思政課老師承擔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而專業課老師則承擔專業知識教育。這樣的現狀,導致了老師的分工非常清楚,所以也就導致了目前專業課老師思政教育的能力和效果并不明顯。另一方面,也導致專業課老師對思想政治和德育教育的主體意識并不強,在課堂教育中仍主要以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學為己任。因此,由于專業課老師一直參與某些特定專業課程的教學和某些特定專業領域的研究,主觀上也就沒有獨立形成研究思想政治教學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因此這部分教師的思政素養和理論水平都亟待提高。為了使專業課思政教育工作很好地充分發揮其功能,專業課教學中對課程思政的師資力量建設十分關鍵。
“環境監測技術與實訓”是環境工程技術專業核心專業課程,課程教學面對的是環境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這部分學生畢業后絕大部分將從事與環境保護相關的工作,是推進國家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主力軍。把“五位一體”中生態文明建設的有關內容;綠色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融合到課堂教學和實訓教學的全過程。在每個單元的項目教學中根據具體的專業教學內容,融入相應的案例。
在環境標準學習項目中融入法律意識、標準意識、規范意識教育內容。強化學生在整個人生過程中注重用法律、標準、規范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把法律意識、標準意識和規范意識變成自身內化的行為準繩。在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學習項目中融入質量意識、強調環境監測方法、監測過程、監測數據科學性、嚴謹性、嚴肅性。各種準確的環境監測數據是通過選擇正確的監測方法、規范標準的監測過程,科學嚴謹的數據分析處理得出的。在水質監測方案的制定和水質評價學習項目中融入水環境保護是生態保護和建設的重要內容,水質監測是水環境保護決策的重要依據。引入保護修復長江生態案例,徐州是通過煤礦塌陷區治理形成潘安湖景區案例。在大氣環境監測方案的制定和空氣質量評價學習項目中融入《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相關內容,我國近年來為治理空氣質量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特別是徐州地區近幾年來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的變化對比,徐州從煤城變成半城青山半城湖。通過引入實際案例在保證完成專業能力目標的同時實現相應的思政育人目標如:
理論教學課程思政案例1:在環境監測及其類別、一般過程這個理論教學單元中進行案例引入:2017年5月30日9時,某市發現轄區河道內出現大面積死魚后,當地相關部門相互協作采取應急措施,保障用水安全。深入引入生態文明建設相關內容,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這個理論教學單元專業能力目標是掌握環境監測的目的、特點、一般過程、分類。通過案例引入實現的思政育人目標是:(1)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人與自然和環境的關系,社會經濟發展與自然與環境的關系;(2)深刻認識“五位一體”中生態文明建設的相關內容。
理論教學課程思政案例2:在環境監測質量保證這個理論教學單元中進行案例引入:新縣地處豫南大別山腹地,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重點縣。近年來,新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實現了從美麗鄉村到美麗經濟的轉變。重點講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提出、內涵和實施過程中取得的成效。[2]這個理論教學單元專業能力目標是:了解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的意義;了解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的內容;掌握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具體措施;會應用環境監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通過案例引入實現思政能力目標:讓學生深刻認識和充分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
理論教學課程思政案例3:在水質監測方案的制定和水質評價這個理論教學單元中進行案例引入:(1)《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的主要內容。(2)徐州市賈汪區對轄區內曾經的煤礦塌陷區進行了整體的環境生態修復和治理,歷時近6年多的時間,潘安湖形成了生態濕地、湖水、人工島嶼、大量水鳥棲息良好生態環境。這個理論教學單元專業能力目標是:掌握河流、湖泊、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等監測方案的制定;掌握水質監測指標的測定原理、方法、適用范圍;掌握水樣的采集保存及運輸的方法;(4)掌握水質評價的方法。通過案例引入實現思政育人目標: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綠色發展的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了解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的意義、目標、基本原則和措施;提高學生今后從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在學做一體實訓教學中重點融入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通過監測數據造假的相關案例的學習,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職業道德。引入我國成功的流域、湖泊、水體、大氣治理案例,通過治理水環境和空氣質量有了極大改善,增強學生從事環保事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水質監測共有十一個實訓項目,在實訓項目教學中引入我國長期進行的流域、湖泊的治理案例,如淮河等治理案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不斷加強綠色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理念。引入福建省泉州市南翼污水處理廠自動監測數據造假案等案例。
大氣監測共有4個實訓項目,在實訓項目教學中引入我國多地區進行大氣污染治理案例。如蘭州市、北京市、徐州市治理大氣污染案例。經過城市大氣污染的綜合治理,這些城市的整體空氣質量出現了實質性的好轉,從而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引入某地大氣監測數據造假案等案例。通過引入實際案例在保證完成專業能力目標的同時實現相應的思政育人目標如:
學做一體實訓教學課程思政案例1:在水中六價鉻的測定學做一體教學單元中進行案例引入:2019年廣東某地查處無證生產電鍍廠,電鍍廠產生污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六價鉻超標五千余倍。在實現專業育人目標:掌握六價鉻水樣采集、保存和預處理;掌握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掌握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掌握標準曲線的繪制和數據處理。同時實現思政育人目標:引發學生對污染事件的思考,充分認識水體污染對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態環境的重大危害,深刻認識環境保護和環境監測的重要意義。
學做一體實訓教學課程思政案例2:在PM2.5的測定學做一體教學單元中進行案例引入:2016年2月、3月間,某地環保局環境監測站多次派人進入自動環境大氣監測站內,為了降低大氣環境監測的相關數據,采用棉紗堵塞采樣器的方式,對環境大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進行了干擾,從而導致環境大氣數據不準確,造成相關人員共計7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近年來國家從高質量發展戰略的角度積極推進綠色環保低碳的發展理念、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各地各地區空氣質量明顯改善,重點列舉蘭州、北京及徐州近5年的PM2.5的監測數據進行對比。實現專業育人目標:掌握PM2.5測定的方法、儀器使用和數據處理。同時實現思政育人目標: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職業道德。深刻認識監測數據的真實準確對于環境保護和環境監測的重要意義。通過列舉蘭州、北京及徐州近5年的PM2.5的監測數據的對比可以看出以上地區空氣質量有明顯改善,說明我國推進“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成效明顯,增強學生從事環境保護事業的自豪感和對我國推行的綠色環保發展政策的認同感。
基于項目化教學,將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融入理論課堂教學和學做一體化實訓教學中,根據每個教學項目的內容和特點來加強課程思政的教學研究,改革傳統的專業課程教育教學方法,優化和改變原有的教育教學策略,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更為有效地發揮在專業課程教育教學中的價值引領作用。
將課程思政的相關考核評價內容融入整個課程的考核評價環節,重新構建“環境監測技術與實訓”課程的考核和評價的內容體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環境監測技術與實訓”這門專業課程的價值引領導向,從而促進該課程課程思政教學活動的完善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