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鑫 代金貴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武漢 430070)
全球職業規劃師(Global CareerDevelopmentFacilitator,簡稱GCDF)是培養職業生涯規劃師和職業咨詢人員的專業認證體系,它包含了國外先進的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諸如“規劃師是提問和過程的專家”“當事人是自己問題的專家”等前沿理論令人耳目一新。[1]生涯規劃是個人生涯發展方面的重要探索,利用GCDF技術,規劃師可以幫助來訪者明晰個人性格特質,確認自己的職業興趣、技能、價值觀,挖掘自身能夠掌握或調配的資源,并根據現實客觀條件,協助來訪者確立生涯發展目標以及與之相匹配的行動計劃。數據顯示,大學畢業生體量連續多年呈上升趨勢,[2]就業問題已成為社會焦點并關乎社會穩定。加之2020年初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對本就壓力重重的就業工作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3]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必須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4]疫情下如何轉變學生就業思路、減輕學生就業心理壓力成為面臨的首要任務。本文通過對一名碩士研究生進行生涯規劃的真實個案,為高校如何運用GCDF理論進行就業指導和思想教育提供了思路。
聰聰,女,24歲,湖北隨州人,華中農業大學二年級碩士研究生,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身體健康,馬上步入畢業季。本科即就讀于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專業,并因成績優秀而成功保研本院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本科期間曾積極加入多個社團組織,研究生期間擔任研究生黨建辦公室主要學生干部一職,表現良好。
來訪者表示,自己對未來生涯發展感到模糊不清,雖然知曉自身所不愿從事的職業,但是對自己未來可以做什么、適合何種崗位等問題困惑不解,僅僅對公務員等行政類崗位、高職院校教師等事業編制崗位有一定的傾向性,且工作地點限定在湖北省內或江浙一帶。來訪者希望通過生涯規劃明晰自己的職業目標。
通過收納面談進一步了解來訪者的基本信息,盡可能理清各種影響因素。來訪者小學至高中均屬于優秀生,無學業壓力。高考填報的第一志愿是經濟管理類,但最后被調劑到自己不太感興趣的動物科學專業。雖然聰聰大一結束后可以申請轉專業到經濟管理類專業,但由于動物科學專業實力雄厚并遠超過經濟管理類專業,加之學長們的勸說,最終還是繼續留在本專業就讀。聰聰認為這個原因導致自己對所學專業沒有濃厚的興趣,并不愿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家中現有父母和弟弟共4人,家庭關系和睦,經濟一般。親人當中,父親對其的影響最大。聰聰表示,父親對自己的培養較為嚴格,曾期望女兒能夠碩博連讀,但聰聰本人對科研興趣不大,經過溝通交流,二人達成一致,父親尊重聰聰的意愿不再要求其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但是,對于未來工作地域的選擇,父親強烈要求女兒限制在湖北省內。聰聰目前尚無男友,無感情因素影響工作的選擇。通過與聰聰的交流,初步判斷其面臨的困惑屬于典型的“生涯選擇類問題”。
在與來訪者第一次接觸時向其詳細解讀了《生涯規劃知情同意書》的所有條款,雙方共同簽署了同意書。首次規劃過程中確定了規劃的次數為兩次,并明確了來訪者的規劃步驟和目標:(1)利用自我探索中的正式評估(MBTI量表)、非正式評估(北森生涯學院職業規劃分類卡)確定來訪者的職業性格、興趣、價值觀、技能,利用生命線、成就事件撰寫,確定來訪者的專業知識、可遷移技能及自我管理技能;外部探索則利用靜態資料(互聯網、書籍等)和動態資料(生涯人物訪談)獲取相關信息;(2)幫助來訪者識別生涯問題,通過CASIVE循環進行生涯決策,形成符合SMART法則的生涯目標并制定相應的行動方案。
根據收納面談設定的方案,首次咨詢利用MBTI量表、北森生涯學院職業規劃分類卡來確定來訪者的職業性格、興趣、價值觀、技能。
首先利用MBTI量表幫助來訪者進行職業性格探索。測試結果顯示聰聰屬于關愛者型(ESFJ)。該類型人員的首要生活模式為外向型,重視和諧的人際關系,擅長與人交流,友好、委婉、富有同情心,并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同和積極反饋。希望通過善意贏得必要的合作,對工作盡職盡責、有條不紊。聰聰認為此結果與自我評價高度吻合,這也在隨后的職業興趣、價值觀測試結果中得到進一步印證。
隨后進行了職業興趣探索。聰聰感興趣的職業為海關報關員、學校行政人員、產品經理,以及卡牌中所沒有的“公務員”,基本屬于“體制內的行政人員”。對于“感興趣”的職業之間的共同特征,聰聰認為“海關報關員、產品經理”與自己的專業相關,工作環境較好;在找不到能夠完全體現專業基礎的工作情況下,也能夠接受專業不相關的“學校行政人員”。通過測試發現,聰聰對于職業方面(職業技能、崗位要求等)獲取的信息較少,僅僅停留在印象層面,甚至對某些職業還有偏見。因此需要在后期通過“人物訪談”、網絡查詢等手段,獲取詳細的信息。
然后進行了職業價值觀探索。聰聰非常重視的價值觀為“發揮專長”“賞識認可”“正直的工作關系”“知識”。聰聰在選擇過程中,對于“社會地位”和“專業地位”比較猶豫,這兩項是其以前比較重視的。但因為不清楚是否可以找到滿足心意的工作,因此降低了自己的期望值。同時,對于單調乏味的工作,希望有一定的挑戰性。聰聰強調了掌握新知識的重要性,表明其有較強的求知欲。鑒于聰聰的父親對于女兒跨省工作的抗拒,且“工作地點”是其比較重視的價值觀,因而特意提出了疑問:若心儀的工作處于江浙一帶該當如何處理?聰聰表示自己會同父親協商,并有信心說服父親支持自己的選擇。經過分析,聰聰認為所選擇的價值觀內在的關系為:在正直的工作關系之下,能夠發揮自己的專長,利用自己的知識以及所學到的新知識取得成果,受到他人的賞識與認可,并且達到晉升、工作-生活平衡以及機會均等的目的。
最后對職業技能探索進行了測試。聰聰的優勢區選擇的是溝通、激勵、編輯校對;劣勢區為直覺、銷售、多任務管理;潛力區為制定策略、決策;生存力為預算。由于聰聰最感興趣的三種崗位工作大概率涉及多任務管理,當問及聰聰面對自己的劣勢該如何處理時,聰聰回答通過耐心、時間管理、學習新技術、高效率辦事等來彌補不足。這表明聰聰有一種喜歡探索的精神。此外,聰聰表示自己作為女生在做決策時會產生壓力。但是如果陷入絕境孤立無援的時候,自己也會拿定主意去行動。
首次咨詢總結:通過與聰聰的一同探討,確定其面臨的困惑屬于典型的“生涯選擇類問題”。聰聰希望能夠找到一份“以興趣為導向”的工作,傾向于體制內的公務員、學校行政人員,但是因為職業信息的匱乏、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難以掌控,因此產生了一定的逃避心理,并伴隨著心理壓力。首次咨詢結果表明聰聰希望從事海關報關員、學校行政人員、產品經理、公務員,MBTI與職業興趣、價值觀、技能兩項測試的結果互相印證,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交流過程中可以確定聰聰身上有幾項難能可貴的品質——積極主動性強,求知欲高,內心強大,這也為后期進一步挖掘其潛力,順利完成第二次咨詢奠定了良好基礎。
首次咨詢結束布置的4個作業為:(1)整理、回顧今天所做的內部世界探索,并思考是否有所遺漏;(2)人物訪談。訪談3-5位前輩(與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相關領域),獲得行業、職業等信息;(3)通過網絡新媒體查詢職業信息;(4)繪制生命線,并將其中引以為豪的事件撰寫為成就事件。
第二次規劃,來訪者希望能夠進一步明確自己的求職方向,并決心落實自己的行動。咨詢前,筆者與聰聰一同回顧了首次咨詢的內容并發現聰聰在說話過程中,有兩個高頻習慣用語,分別是“可能吧”“我感覺”,這兩個用語給人一種不確定性,對此聰聰表示這可能反映出自身有時候自信心不足,比如關于工作或者未來的職業規劃,因為不確定性,在這些不擅長的領域就會不自信。另外這也是為了照顧他人的感受,通過婉轉的語言避免對他人的傷害,而這正是ESFJ關愛者型的典型特征。
對于人物訪談作業,聰聰所采訪的人物分別為公務員、選調生、事業單位技術員、職業技術學院行政老師。通過采訪了解到自身專業也有對口的行政崗位,雖然薪資一般,但是偏穩定,此外還得到了前輩爭取“定向選調生”的建議。人物訪談后聰聰比較傾向的工作是體制內的公務員或學校行政人員,體制外的企業管培生。鑒于學院與多家龍頭企業有密切合作,筆者適時給聰聰鼓勵,表示學院可以將聰聰這類優秀生優先推薦給企業作為管培生候選人。
在隨后的生命線和成就事件交流中,聰聰敘述了自己自擔任課代表工作受表揚、考試獲得100分獲得獎勵等重要成功事件,這不僅與首次咨詢聰聰在價值觀中選擇的賞識認可相匹配,也挖掘出一些可遷移技能和優秀品質,如較強的求知欲、自省等。尤為注意的是,聰聰在新冠疫情暴發后,最初對未來是失望和抱怨,但當認識到無法改變過去時,能夠迅速轉變主動關注于當下,努力做好手上的事情,這種抗壓能力難能可貴。
將生命線和成就事件捋順之后,聰聰形成的選項為體制內的公務員或學校行政人員,以及體制外的企業管培生。為了尋求最終答案,本環節利用決策平衡單來進行抉擇。在詳細介紹該工具的操作流程后,聰聰獨立完成了自己的決策平衡單,結果體制內、體制外兩個選項分別得分為401和317。
以下對話W代表規劃師,C代表來訪者。
W:結果表明體制內的工作得分高于體制外的工作。這個結果符合你內心當中的傾向性嗎?
C:比較符合。我之前其實不是很明確,二者比例大概6:4,然后現在這個傾向性提高了,7:3。這可能是一次認識自我的一個過程。
W:那你后面要做什么樣的決定呢?
C:如果對體制內這么感興趣的話,就需要比企業管培生準備時間更長。我之前在家的時候也在看行測的書,已經把基礎知識過了一遍。通過這兩次咨詢,我現在覺得,先試試吧。
W:嗯,更加堅定了自己想嘗試的這種決心。那你所面臨的最大阻礙是什么呢?
C:不知道公務員可報的崗位數量,可能會導致同一崗位競爭壓力很大。
W:那為了降低壓力,你準備要怎么做呢?
C:自己前期要看一些基礎知識,再向有經驗的人咨詢一下。
W:剛才我們說到的成就事件中的經驗或技能等,能否遷移到這個事情上去?
C:就是堅定了自己的信心之后就明確了自己的道路,然后勇敢一點走下去。第二個,努力了應該結果就不會太差,至少是在自己的接受范圍之內,到時候不會遺憾。
W:還有其他的嗎?比如支持系統等等。
C:我目前下載了幾個免費的公務員模擬考試APP,一直在練習鞏固。另外在支持系統方面,我的父母一直支持我考體制內崗位,還可以繼續向前輩請教。科研工作方面比較順利。好好復習,準備下半年的國考、輔導員以及明年的省考。
W:行動措施還是挺到位的。我最后有一些資料和信息提供給你。(1)按照慣例,華圖、中公兩大公務員培訓機構會在學校開辦免費培訓班,可以考慮參加;(2)新學期我會聯合其他老師一起開展求職素拓營、職業生涯課程,不妨參與進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
第二次咨詢總結。(1)通過人物訪談、新媒體查詢,進一步了解了職業信息,確定了兩類選項:體制內的行政崗位、企業管培生;(2)通過決策平衡單,明確了來訪者最終追求的是體制內的行政崗位,堅定了其信心;(3)分析了來訪者在追求行政崗位所遇到的阻礙,并通過成就事件技能遷移,確定了執行策略:時間規劃提高效率,尋找外部支持系統;整體來看,完成了生涯決策,明確了生涯目標,并制定了相應的行動方案。
(1)與來訪者順利建立良好關系,在信任的基礎上配合度高,且來訪者的自主能動性較強,最終成功完成整個咨詢規劃內容;(2)咨詢過程中使用的MBTI職業性格測試、[5]職業規劃分類卡職業工具能夠吸引來訪者的注意力,并始終有較高的熱情;(3)傾聽技術[6]和影響技術的熟練使用,能夠引導來訪者深度剖析自己的內部世界;(4)咨詢完畢后善于復習整理錄音、文字資料,并從中發現來訪者所隱藏的信息;(5)筆者有5年的就業指導工作經驗,并熟知本領域的勞動市場信息,可以方便的為來訪者提供相關信息。
就業指導老師角色干擾,容易在一些求職技巧的內容上延伸太多導致超時。
(1)“規劃師是提問和過程的專家”,應當進一步加強提問的技巧,善于推進咨詢過程不斷前進,掌握主動權;(2)“當事人是自己問題的專家”,相信當事人自身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職業生涯問題,并通過正向事件挖掘來訪者的閃光點,給予信心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