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清
【摘要】陽性強化法,就是通過及時獎勵目標行為,忽視或淡化異常行為,促進目標行為的產生。基于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相對較差的基礎上,在課堂管理中,如果能夠將陽性強化法,正確地運用于課堂管理中,將會對課堂氛圍、課堂效果產生極大的積極作用。因此,筆者借“心愿存折”為強化物,發揮陽性強化法在小學一年級課堂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小學課堂管理;小學一年級;陽性強化法;心愿存折
小學是學生性格形成穩定的一個重要時期,同時又是學生是非觀、人生觀、價值觀出現萌芽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要做好小學課堂管理,對學生的行為加以引導,這有利于學生從小養成遵守紀律的習慣,為未來的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的紀律基礎。為了讓一年級的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更快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在教育實踐中,筆者根據陽性強化法的原理,借用“心愿存折”制度,通過達到目標行為完成“心愿”,以“積攢”印章兌換獎品完成“心愿”的形式,幫助一年級學生快速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
一、根據理論依據,明確行為目標
陽性強化法是心理咨詢中常用的一種簡易行為矯治技術,針對個體的積極為給予獎勵強化,促進該行為出現的頻率,進而養成行為習慣。在教育教學中,可運用其原理和技術,通過積極關注目標行為、及時獎勵強化、漸隱退出等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用好陽性強化法,首先要明確行為目標。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長;他們的情緒高度敏感又經常鬧情緒,需要安全感;他們的行為處于忙碌又喧鬧的時期,喜歡重復性的工作;他們對事情的判斷有很多真實和想象的傷痛,對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痛苦都很強烈。同時,他們的思維具有直觀性、具體性、形象性等特點。針對這些特點,需要對他們制定具體細致的行為目標。具體到課前第一遍鈴聲回到座位,拿出與本節相應的書和練習本放置于書桌左上角,安靜等老師來上課,并做好課前三分鐘的古詩誦讀;在課堂中,學生上課要認真聽老師講課,眼神跟著老師走,坐姿端正,腰背挺直,學會聽老師的指令并做出相應的反應,要發言先舉手得到老師的允許再開口,回答問題站直,聲音洪亮,同學回答問題,眼睛看著同學,認真傾聽,會按老師提示做筆記等;在課后,能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能和老師同學主動問好;能與同學和睦相處,相互謙讓,講衛生,愛勞動等。例如:課后能輕聲慢步排隊,能相互提醒身邊的同學上廁所,喝水,擺好課桌,看到地面的紙張能主動撿起,能幫助老師擦黑板,做教室衛生等。
明確了要遵守的目標行為,緊接著就是確定每一個目標行為達成后可以獲得“印章”的數目以及兌換“心愿”的數量和時間。通過科任教師共同討論,結合學生的建議,我們班的積攢“心愿存折”獎勵辦法出爐啦。
二、巧用強化物,及時強化目標行為
在陽性強化法中,作為產生行為目標后果的強化物具有重要作用,它能滿足行為者的需要,并能使強化目標完成預期的目標行為的產生的概率升高。而關于強化物,并沒有十分固定的要求。適合在課堂管理中運用的強化物主要有以下幾類:消費性強化物,如棒棒糖、水果或鉛筆、橡皮、練習本等;擁有性強化物,如表揚卡、獎狀、印章、小紅花等。它們可以作為強化物獎勵給課堂表現優秀的學生。活動性強化物,如和科任老師拍照,看電視,玩游戲,講故事等;而課堂管理中經常用到的強化物是社會性強化物,包括兩大類: 一類是肯定性的言語評價,如你真棒、你做得很對、老師喜歡你等;另一類是積極的動作姿態,如,摸摸孩子的頭、親昵地抱抱、溫柔地撫摸、微笑點頭等。
要想強化物起到強化目標行為的最佳效果,教師就要了解本班學生的心理、家庭、社會背景等情況,每一個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著不同的經歷,性格與喜好。老師應該深入地具體地了解每一個孩子,探索哪一類強化物更為適合哪一個學生,運用正確的強化物及時來滿足學生的需要,當學生目標行為出現的時候,立即做出強化,不等待,不拖延。以便讓他們知道該怎么做,樹立他們的信心,刺激他們今后主動完成行為目標,促使其在課堂中養成的良好行為習慣。
三、妙設“小組比賽”,監控目標行為
一年級的學生,意志相對來說還未成熟,他們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一般情況下是10分鐘左右。教師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課堂調節,就很容易會出現課堂紀律混亂,學生行為松散,影響課堂效果。長期以往,不利于學生良好課堂習慣的養成。小學生的思維存在動作中,他們在玩耍中學到的知識更為印象深刻。同時,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好勝心也強。在課堂設計中設置“小組比賽”,加上教師積極正向的課堂評價,能很好地監控目標行為。
對于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每一位學生都是渴望得到老師的注意的。魏書生認為要調動學生內心中“積極的自我”戰勝“消極的自我”,“用學生心靈深處的能源,照亮學生的精神世界,是最節省能源的方法。”教師留心觀察學生,妙設方法,調動學生心中“積極的自我”。在課堂中,在第二組的小陳有坐姿不端正的習慣。起初,我會走到他身邊提醒;課下和他談話約定;讓同桌對他進行友情提醒;效果都不大理想,后來我發現他很重視每一節課“小組賽”的名次,于是,我沒有直接點名指出他的不良行為,而是用眼神提醒他,間接說“我喜歡第一組組同學坐姿端正,精神飽滿的樣子。”,邊說邊給第一小組立馬加分。小陳看到了,立即按著我的評價去調整自己的坐姿。每一節課,我都注意監督他的坐姿,一看到他坐姿端正的樣子,我就說:小陳坐姿端正的樣子,真認真!并及時給予小組加分。或者用口令提醒:哪個小組坐姿最端正…...隨著他自控能力的提高,以及班級周圍同學的影響,他現在不用提醒也已經能自覺地坐好了。
四、漸隱強化,鞏固良好課堂習慣
借“心愿存折”的陽性強化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促進課堂管理,但對于陽性強化法的使用也應該要適度。當學生在課堂中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時,教師要結合陽性強化法的正陽法(所謂正陽法即:以獎勵為手段建立或保持關系)和負陽法(所謂負陽即:以嚴厲懲戒為手段消除某種行為),堅持以正陽法為主,負陽法為輔,通過漸隱強化,鞏固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漸隱強化,首先對強化物逐漸替換和撤銷。由物質獎勵變為精神獎勵,不能讓學生過度依賴獎品,形成“為了在心愿存折上蓋章而認真學習”的不良理念,應該逐漸減少物質獎勵,多從精神上給予學生鼓勵與支持,讓其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從內而外地熱愛學習、熱愛課堂。
其次,教師可以逐漸漸隱強化的時間和頻率,由及時的、固定的強化,變為不定時、不固定的強化,逐漸地退出強化程序。從每節課、每次回答、每次表現良好就立刻及時地肯定加分逐漸過渡為一節課表揚一到兩次;從全班公開表揚過渡到私下談話口頭上的表揚,逐漸減弱學生對“心愿存折”的依賴,避免產生“不蓋章就不積極”的心理。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與學習目的。
五、追蹤評估,及時總結反思
總的來說,陽性強化法的使用應該是多樣化、多方位的。在課堂管理中使用了陽性強化法之后,教師應該及時進行追蹤評估。測量“心愿存折”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否積極,如果效果差強人意,應該及時通過調整強化物、強化時間與頻率等因素,來尋找適合該生的陽性強化法的運用。及時總結課堂中的問題與閃光點,反思自身的課堂管理方式,尋找最為適合一年級學生、最能促進學生在一年級的課堂學習中逐漸成長、養成良好的課堂習慣的方法。適度運用陽性強化法,讓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弱,但可塑性強的一年級學生在課堂中逐步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讓教師的課堂管理的實施更為有條不紊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念鋒. 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三級)2011[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5,7:125-131.
[2]魏書生. 班主任工作漫談[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65-66.
(責任編輯:鄧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