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燕
游戲中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契機,還能鍛煉幼兒多方面的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實際需要,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學習課堂內容,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為幼兒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
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實踐操作是其習得知識與技能的主要方式。而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游戲中有大量可供幼兒實踐操作的機會。教師在教學中融入游戲,可以為幼兒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參與學習。教師開展游戲教學還可以給幼兒提供豐富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從而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
(二)促進幼兒智力發育
游戲在促進幼兒智力發育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游戲中,幼兒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主動探索未知的知識,從而獲取知識與經驗。不同形式的游戲能促進幼兒不同能力的發展。教師結合課堂教學的目標,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設計并開展相應的游戲,可以激發幼兒的創造力,鍛煉幼兒的空間想象、邏輯思維等能力,從而促進幼兒的智力發育。
(三)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的年齡較小,身心發育尚不成熟,在運動時容易出現突發情況,如跌倒、碰撞等。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游戲,可以鍛煉幼兒的手腦協作能力和四肢協調能力,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同時,教師借助游戲開展教學還可以增加幼兒互動與交流的機會,讓幼兒保持身心愉悅的狀態,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參與興趣
幼兒只有對教學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動力。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并充分利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將其融入教學,促使幼兒主動學習知識。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多維的游戲情境,激發幼兒參與學習的興趣與熱情,促使幼兒集中注意力,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如在教學“我說你猜”時,筆者從幼兒的認知特點入手,創設游戲情境,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幼兒。如“小朋友們,今天有位客人來到了幼兒園,你們猜猜它是誰呢?”這能充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集中注意力聽講。接著,筆者把握時機,繼續引導幼兒:“讓我們來猜一猜吧!它有短短的尾巴、紅紅的眼睛、長長的耳朵,嘴巴也很特別哦,小朋友們,這位客人是誰呀?”幼兒經過討論,很快就猜到了這位客人是兔子。這充分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在上課期間,幼兒的積極性很強,筆者很好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以上教學中,筆者并未直接說出本節課的內容,而是為幼兒創設了充滿趣味性的游戲情境,讓幼兒在情境中主動思考、自主探究,這充分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幼兒的學習參與度和學習質量,從而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創設游戲平臺,搭建交流橋梁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幼兒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家庭教育在幼兒的學習、成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系,獲得家長的認可和支持,形成家園合力,以提升教育的效果。教師可以結合課堂內容設計相應的游戲,邀請家長參與進來,以加強教師、幼兒、家長三方的情感交流與互動,為家長參與幼兒的學習和成長創造更多的機會。例如,在教學“親子運動會”時,筆者設計了一個“我給爸爸媽媽穿鞋”游戲,并邀請幼兒的父母參與游戲。在游戲中,筆者請幼兒的父母將鞋子放在指定區域,光腳在起點等待,并給幼兒20秒鐘的時間記住自己父母的鞋子。20秒后,筆者打亂鞋子的順序,要求幼兒在正確辨認自己父母鞋子的基礎上,成功匹配兩只鞋,并在最短時間內給父母穿好鞋子。鞋子穿好后,家長開始賽跑,最先到達終點的家長獲得勝利,該組家庭可以獲得一個小禮品,以此作為激勵。在游戲中,教師不只是組織者,還應積極參與游戲,在恰當的時機提醒和指導幼兒,確保幼兒順利地完成游戲。教師可以通過此類游戲,在幼兒、家長以及自己之間搭建心靈對話和情感交流的橋梁,讓幼兒的身心獲得良好的發展。
(三)創新游戲形式,培養合作意識與能力
教師可以積極創新游戲形式,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開發、利用團隊游戲,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游戲,并盡可能地為幼兒創造互幫互助的機會,增強幼兒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例如,在教學“美食猜猜看”時,教師可以開展“美食猜猜猜”游戲,將幼兒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幼兒以合作的方式參與游戲。分組完畢后,教師可以依次發布問題,讓幼兒舉手搶答,找出最快舉手的幼兒,由該幼兒所在小組討論并回答問題,回答正確加一分,反之則扣一分,最終得分最高的小組獲得勝利。教師讓幼兒以合作的方式參與游戲,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還可以提升幼兒的團隊協作能力,為幼兒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四)提供游戲材料,優化教學效果
幼兒開展游戲離不開材料的支撐。教師可以結合游戲的內容和主題,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材料,讓幼兒順利開展游戲,以充分發揮游戲的教育價值,提升游戲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選擇安全、新穎、具有趣味性的游戲材料。例如,在教學“小噴壺”時,教師可以開展“我是動手小行家”游戲。在游戲開展前,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易拉罐、礦泉水瓶、塑料剪刀、膠水、卡紙等材料。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的游戲行為,并適時引導、輔助幼兒制作噴壺。在幼兒制作好噴壺后,教師可以讓幼兒選出他們心目中最優秀的作品,票數最高的幼兒可以得到一個小獎勵。教師要從多方面入手,為幼兒選擇游戲所需的材料,以有效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熱情,從而保證游戲教學的效果。
總之,游戲契合了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教師利用游戲開展教學,能有效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有利于增強幼兒的綜合素質。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創設游戲情境,為幼兒營造更加優質的學習氛圍。教師還要為幼兒提供相關的游戲材料,促使幼兒主動學習、自主探究,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進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