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近年來,課程游戲化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愈加廣泛,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在此談談課程游戲化理念下幼兒園應當如何更好地開展建構游戲。
建構游戲是指幼兒通過堆積、擺動不同的游戲材料進行建構的游戲,如積木、拼圖、泥土等。建構游戲是深受幼兒喜愛的游戲。在建構游戲中,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并通過思考、探討、與其他幼兒合作等,建構出自己喜歡的物品,充分體驗建構游戲的樂趣。建構游戲可以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幼兒與他人協作的能力,還可以促進幼兒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發展。教師運用課程游戲化理念指導幼兒的建構游戲,可以豐富建構游戲的內容與形式,這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實現游戲的教育價值,從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一)創設良好的環境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一個良好的環境是幼兒開展建構游戲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創設環境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幼兒的物質需求和情感需求。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及需要,在教室的墻面創設動畫、卡通系列的主題情境,并引入幼兒喜愛的動畫或漫畫書的主人公裝飾教室的墻面。教師還可以采用幼兒的手工作品或活動照片布置班級環境,以激發幼兒的建構興趣。教師也可以在墻面設置一些提示性的圖片或文字,給幼兒提供建構作品的暗示,讓幼兒在建構作品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思考,并從中獲得相應的建構感悟,以實現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學習目標。此外,教師還應充分尊重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主體地位,與幼兒一起設定建構游戲的規則,并在幼兒開展建構游戲的過程中,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讓幼兒發散思維、勇于嘗試、敢于嘗試,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幼兒自主生成新的建構游戲后,教師可以多鼓勵和表揚幼兒,以增強幼兒建構作品的自信心。
(二)投放合適的建構材料
在投放建構材料時,教師應明確建構游戲的目的以及建構作品的操作方式,并據此投放具有趣味性、操作性、靈活性的材料。教師還應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顏色豐富的材料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建構興趣,從而實現建構游戲的教育價值。
除了投放傳統的建構材料以外,教師還應拓寬視野,與幼兒一起收集一些可塑性較強的建構材料,以豐富幼兒的建構游戲內容。教師可以在建構區投放一些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如紙箱、繩子、紙板等,并引導幼兒借助這些物品建構房子、飛機、山坡、橋等物體。這可以激發幼兒的建構興趣和創作欲望,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
(三)幼兒的興趣需求
教師應了解幼兒的興趣、特點、需求等,并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建構游戲。教育源于生活,也應回歸生活。而幼兒對生活中的事物充滿興趣與好奇。因此,在建構游戲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從生活中發現事物、探究事物,并將發現和探究所得經驗應用于建構游戲。此外,教師還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以及發展水平擬定游戲主題。如小班幼兒的建構游戲應以堆或疊加類的建構游戲為主;中班幼兒可以開展相對復雜一些的建構游戲;而大班幼兒的認知和發展水平較中班幼兒和小班幼兒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師可以擬定一些能提升幼兒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建構游戲。
(四)教師的指導
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心理特征采取恰當的方式指導幼兒的建構游戲,以保證建構游戲的順利開展。教師要認真觀察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狀態和行為,并及時給予引導,以促進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發展。教師還應把控建構游戲的時間及內容。幼兒園的游戲時間大概是40分鐘到60分鐘。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調整游戲時間。建構作品能體現出建構游戲的質量以及效果。教師可以先根據最近開展的一些活動或根據幼兒的想法擬定建構游戲,并在建構游戲中與幼兒一起建構作品,方便及時指導幼兒。此外,教師在指導幼兒開展建構游戲的過程中,應詳細地記錄并細致地解讀幼兒的游戲狀態和游戲行為,從而更好地了解幼兒的游戲水平,并據此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以有效提升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交往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
(五)游戲總結與評價
在建構游戲結束后,教師應注重進行游戲總結,并適當延伸,將建構游戲的教育效果最大化。如教師可以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班級醒目的地方,讓所有的幼兒一起欣賞,以此激勵幼兒,增強幼兒建構的信心。此外,教師還應科學、客觀地評價幼兒的游戲行為、游戲狀態以及建構作品。教師可以采用教師評價、幼兒自評、幼兒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讓每名幼兒都有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機會。這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游戲水平和審美水平,還可以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將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行為狀態和幼兒的作品采用拍照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將照片掛在教室墻上留作紀念或發在微信家長群中,讓家長更加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和幼兒的建構水平,方便家長在家指導幼兒的建構游戲,以全面促進幼兒建構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的發展。

在建構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整理建構材料,以培養幼兒良好的整理習慣。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將建構材料整理好,放在合適的地方,也可以引導幼兒打掃建構區的衛生,以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整理習慣。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盡量讓幼兒獨立完成,以提升幼兒的自我服務和集體服務意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將一些使用時間較長的材料或已經不用的材料與其他班級的幼兒進行交換,讓幼兒共享游戲材料,以有效、循環利用游戲材料,充分發揮游戲材料的價值,培養幼兒的節約環保意識。
在建構游戲結束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進行探討與交流,以了解幼兒內心的真實感受,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在交流過程中,幼兒可能會提出一些新的想法,這有助于教師了解幼兒的興趣點,從而根據幼兒的興趣預設下一次建構游戲的主題與內容。
建構游戲在幼兒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在組織幼兒開展建構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應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環境,并投放合適的建構材料,以充分激發幼兒的建構興趣。此外,在指導幼兒的建構游戲時,教師應正確、合理地把控建構游戲的時間與內容,并根據幼兒的特征選擇合適的指導方式,充分發揮游戲總結與評價的作用,深化建構游戲的效果,以提高幼兒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促進幼兒建構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