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苗苗

涂鴉活動是幼兒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活動,能有效地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和創作熱情,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培養幼兒對藝術的熱愛。教師應基于幼兒的興趣,支持并鼓勵幼兒勇敢嘗試各種涂鴉,提高幼兒的審美意識。本文探討了美術涂鴉活動與幼兒發展的關系,并提出了在小班開展美術涂鴉活動的方法。
小班幼兒無目的繪畫被稱作涂鴉,這種行為看似漫無目的,難以形成有趣的圖案,但能夠對幼兒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幼兒在繪制隨意的線條時,能逐漸提高對畫筆的應用能力,提高控制線條和圖形的能力,為后期的美術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涂鴉活動是幼兒進行自由創作,與藝術進行親密接觸的重要環節,能夠使幼兒提高繪畫技巧,幫助幼兒建立繪畫構思的重要基礎。在美術涂鴉活動中,幼兒往往缺少對繪畫內容的構思,作品具有缺少主題、凌亂、不成形等特點。幼兒涂鴉作品的特點符合其思維特征和行為水平,教師應充分了解幼兒的各種能力,在幼兒自主創作的基礎上進行適時的指導,使幼兒有所收獲。同時,教師要充當支持者和引導者的角色,鼓勵幼兒大膽創作、發散思維,激發幼兒的積極性。
(一)在物質方面的支持
1.提供多樣化的繪畫材料。豐富多樣的繪畫材料能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提高幼兒對涂鴉的興趣。教師應確保材料的多樣化,為活動準備多種材料。在畫筆材料方面,教師應準備蠟筆、水彩筆、粉筆、竹子筆等;在畫紙材料方面,教師要準備多種顏色的彩紙。為了不拘束幼兒的創作,教師還應選擇面積較大的紙張,為幼兒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可以根據每節課的涂鴉主題為幼兒準備適宜的材料,比如用刮畫紙作畫時,教師應提前發放竹子筆和刮畫紙,鼓勵幼兒創作多樣的涂鴉作品。
2.創設涂鴉展示區。教師應創設涂鴉展示區,將幼兒的涂鴉作品展示在畫板上,以激發幼兒參與涂鴉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可通過展示涂鴉作品,鼓勵幼兒的美術創作行為,給予缺乏靈感的幼兒啟示。幼兒可以通過學習優秀作品,模仿他人的技巧,豐富自己的涂鴉作品。例如,在涂鴉展示區有一幅“大樹”主題的涂鴉作品,是幼兒用紙團蘸著紅色顏料點綴在“大樹”上完成的,仿佛長了一個個圓圓的大蘋果。這些有趣的涂鴉作品能為幼兒提供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使幼兒獲得更多的創作靈感,體驗涂鴉的樂趣。
(二)在行為方面的引導
1.選擇適宜的主題。教師可以在涂鴉活動中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圖形和線條,提升幼兒的認知水平,為后期的美術教學奠定基礎。比如,在小班美術涂鴉活動中,教師可以開展以曲線、豎線為主題的活動課,讓幼兒通過涂鴉活動認識這些線條。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棉線加上顏料繪制各種線條,起初幼兒繞出的線條并不規則,也缺乏美感。幼兒掌握涂鴉技巧后,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利用棉線涂出有美感的波浪紋及筆直的直線。除了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圖形和線條外,教師還可以設置以這些元素為核心的涂鴉主題。例如,教師可以設置以“豎線”為主題的涂鴉活動,讓幼兒給自己的作品命名,如“小木梳”“下雨啦”“木柵欄”等。幼兒可將抽象的涂鴉作品與現實場景相結合,在創作過程中產生發散思維,從而提高創新能力。
2.引導幼兒自主創作。幼兒雖然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但由于其創作水平有限,很多涂鴉作品都比較凌亂,無法體現美感。一些幼兒希望自己能創作出美麗的涂鴉作品,但是在反復嘗試以后還是無法達到理想效果,這導致幼兒逐漸喪失對涂鴉的信心以及創作的主動性。教師應及時發現幼兒的消極情緒,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幼兒完成創作愿望。例如,在一次繪畫“金魚”的課堂上,教師提前準備了一個魚缸,并在其中放入了幾條大小、顏色不一致的金魚。教師可以遵循觀察、討論、嘗試、講解、創作的模式進行教學,先讓幼兒觀察金魚,再讓幼兒討論金魚的特征。幼兒會提到“金魚有大大的眼睛”“有漂亮的尾巴”“有小小的嘴巴”,接著教師可以讓幼兒嘗試畫出自己喜歡的金魚。在幼兒完成創作后,教師可為幼兒展示一些優秀的金魚繪畫作品,讓幼兒感受自己的作品與優秀作品的區別,進而豐富幼兒的繪畫思維。
(一)分享幼兒涂鴉作品
教師可以建設微信交流群,與家長分享幼兒的涂鴉作品,爭取家長對幼兒涂鴉愛好的支持。在有些家長看來,涂鴉活動對幼兒的成長沒有幫助。教師應向家長傳達積極的教學觀念,分享幼兒精彩的涂鴉瞬間,讓家長感受幼兒對涂鴉的喜歡以及涂鴉給幼兒帶來的快樂。幼兒園及教師也應多組織親子活動,讓家長與幼兒一同參與涂鴉活動,改變家長對涂鴉活動的認識。例如,幼兒園可以在六一兒童節舉辦涂鴉活動,為參加活動的家長與幼兒提供一件白色短袖,讓他們在衣服上進行涂鴉。這樣的活動既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也能夠讓家長體驗涂鴉帶給幼兒的快樂,進而使家長主動思考如何豐富幼兒的涂鴉內容,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二)創造舒適溫馨的家庭涂鴉空間
部分家長擔心幼兒的涂鴉會弄臟墻面,因此他們通常會為幼兒提供美術本,要求幼兒在美術本上涂鴉。但因為幼兒的繪畫水平有限,美術本的范圍過于狹小,所以他們還是會偷偷地在墻面、地面進行涂鴉創作。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向家長推薦一些能夠反復使用的涂鴉材料,如可掛在墻面上的白板、磁性涂鴉板等。教師也可鼓勵家長為幼兒打造舒適溫馨的家庭涂鴉空間,滿足幼兒對涂鴉的需求。例如,家長可以在家中為幼兒開辟一塊學習小天地,將幼兒的涂鴉作品展示在這一區域,使幼兒養成區域意識,避免幼兒在其他地方胡亂涂抹。家長還可以和幼兒一起進行涂鴉創作,營造輕松、溫馨的藝術氛圍,激發幼兒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三)適時參與,及時鼓勵
在幼兒涂鴉的早期階段,家長應學會觀察并適時地參與幼兒的涂鴉活動,給予幼兒正面的引導。家長要多贊揚幼兒,激發幼兒創作的熱情。在幼兒涂鴉的后期階段,家長可以與幼兒溝通,如“寶貝!你畫的這是什么啊?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嘛?”耐心地傾聽幼兒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想法和創造,在必要時給予幼兒適當的引導。由于幼兒年齡較小,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幼兒在涂鴉過程中會出現邊畫邊說的現象,教師應理解幼兒的這種行為。除了口頭贊揚之外,家長還可以提供展示作品的機會,充分肯定幼兒作品,為幼兒提供自我欣賞和反思的機會。
涂鴉行為對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多為幼兒布置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繪畫主題,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勇敢嘗試,從而培養幼兒的美術素養。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