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娟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在教導幼兒學習一些具體課程時,教師要注意寓教于樂,讓幼兒在玩耍中學習知識和技能,以游戲化的方式實施幼兒園的教育課程。在紙藝活動中,教師要采用生動有趣的方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制作過程中,引導幼兒自己動手、自由制作,給予幼兒充足的耐心和科學的引導,讓幼兒感受到紙藝活動的樂趣,提升幼兒的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在紙藝活動中,一方面,教師可以給幼兒進行演示,引導幼兒自己制作,激起幼兒學習紙藝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競猜的方式,讓幼兒根據材料猜測制作的內容,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提高幼兒的學習欲望。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例如各種顏色的紙張、剪刀、膠帶、畫筆等材料,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松、自由的游戲環境。
筆者以一次紙藝活動為例,筆者選擇了很多張不同顏色的卡紙,讓幼兒猜這些材料可以制作什么東西。有的幼兒說可以制作樹葉,有的幼兒說可以制作大樹,有的幼兒說可以制作草地。幼兒紛紛猜測,課堂氛圍非常熱烈。于是,筆者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鼓勵他們制作自己心目中的紙藝作品。有的幼兒選擇了綠色和棕色的卡紙,并用剪刀剪出了很多樹葉,用膠水將一個個綠色的葉子貼在棕色的卡紙上,很快便完成了大樹的制作;有的幼兒用不同顏色的卡紙剪出來了大小相等的小圓片,將圓片依次粘貼在一起,并且用淺色的卡紙制作了毛毛蟲的頭部,在上面畫上了眼睛、鼻子、嘴巴等。
筆者充分肯定了幼兒的作品,表揚了一些表現優異的幼兒,為他們頒發了“手工小能手”的證書。這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創作興趣,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筆者還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保存起來,引導幼兒在作品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并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大廳里。這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提高了幼兒的自我表達能力,讓幼兒在親手制作的過程中體會到了紙藝活動的快樂,提升了幼兒的成就感和獲得感。
在紙藝活動中,教師要巧妙地利用趣味競賽的方式,讓幼兒自主動手,以提高幼兒參與紙藝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幼兒的動手興趣,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教師還要引導幼兒根據材料進行聯想,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幼兒年紀小,想象力豐富,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教師要給予幼兒展現自我的機會,激發幼兒內在的潛能。在紙藝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探索,支持幼兒自己動手制作各種物品。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引導幼兒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索,并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和工具,以提升幼兒的探究能力,鍛煉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美工區,教師要為幼兒準備各種各樣的制作工具,引導幼兒開動腦筋、自主探究。以“我最喜歡的小動物”主題活動為例,筆者鼓勵幼兒結合自身生活經驗,支持幼兒大膽創作。部分幼兒想要制作一個紙質版的辛巴,他們選擇了一個大紙盤,用彩筆在紙盤上畫出了獅子的眼睛,用卡紙制作了獅子的大鼻子和兩個耳朵,然后將五官依次粘貼在一起。筆者充分肯定了幼兒的想法,引導幼兒正確使用剪刀、膠棒等工具,鼓勵幼兒之間相互合作、相互配合,這增強了幼兒的集體意識,提高了幼兒的協作能力。
筆者借助全班幼兒制作好的各種各樣的動物,開展了“動物園開大會”活動,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鼓勵幼兒為不同的動物賦予不同的性格,支持幼兒自己編寫臺詞,充分調動了幼兒的表演積極性。就“誰是辛巴”這一問題,幼兒之間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這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了紙藝活動的樂趣。在紙藝活動中,教師要秉持以幼兒為本的活動原則,鼓勵幼兒克服困難,支持幼兒主動探索,為幼兒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措施,培養幼兒堅持探索的精神。
在紙藝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為幼兒提供耐心、科學的指導,運用游戲的形式,激發幼兒制作的興趣,培養幼兒不輕易放棄的品質,在循序漸進中逐漸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
以“海洋里的小魚”主題活動為例,筆者給幼兒展示了一部動畫片,由于污染,海洋里很多小魚都慢慢消失了,最終只剩下一條孤獨的小魚。筆者鼓勵幼兒折一些魚陪伴它,幼兒參與紙藝活動的熱情非常高。其中,一位幼兒不會折小魚,他向筆者求助:“老師,你能幫我折小魚嗎?”筆者告訴他:“海洋里那條孤單的小魚希望你可以幫助它,我不是小朋友,所以無法幫助它呀。”幼兒再一次開始嘗試制作,筆者一邊指導一邊鼓勵他說:“你之前折的小魚非常棒啊,海洋里面的小魚一定非常喜歡它,所以你要加油啊。”幼兒受到了鼓舞,折出了很多小魚。
在本次紙藝活動中,筆者利用幼兒對小魚的同情心,激發了幼兒的操作欲望,引導幼兒完成了一項繁雜的學習任務。當個別幼兒出現放棄的現象時,筆者耐心引導,循循善誘,既讓幼兒感受到了來自老師的溫暖,又讓幼兒在學習中獲得了成就感,這提高了幼兒創作的自信心。
教師可以搜集各種教育資源,利用教室中的多媒體設備,為幼兒創設生動形象的游戲情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利用贊揚、肯定的方式,鼓勵幼兒自己動手、發揮想象,引導幼兒利用現有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出具有創造力的作品。教師要對幼兒進行賞識教育,為幼兒提供適當的支持,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作力,提高紙藝活動的整體效果。
筆者為幼兒準備了各種廢舊材料,利用鼓勵性語言引導幼兒,組織他們制作了各種各樣的手工作品。有的幼兒用廢舊紙杯子制作了一個可愛的小兔子,有的幼兒用廢舊報紙編了一個向日葵。在豐富有趣的制作活動中,幼兒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制作出了各種各樣的作品。在幼兒制作紙藝作品的過程中,筆者用平和的語氣與幼兒進行交流,溫柔地鼓勵幼兒堅持創作、相互合作。筆者還根據幼兒不同的性格特點,采用了不同的評價方式,給予了幼兒不同的評價內容,讓幼兒感受到了自己的獨一無二。

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的活動表現,針對幼兒的閃光點和長處,適時鼓勵和表揚幼兒。例如,教師可以表揚幼兒制作的毛毛蟲真可愛,從毛毛蟲的眉毛和眼睛等從細節處入手,讓幼兒感覺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和肯定,讓幼兒從內心深處喜歡紙藝活動,為幼兒后續的紙藝學習注入長久的動力。
綜上所述,教師要重視自身的引導作用,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深入挖掘紙藝活動的教育價值,在符合課程游戲化要求的基礎上,采用形式多樣的游戲方式,充分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提升幼兒動手制作的能力,激活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引導幼兒制作出豐富多彩的紙藝作品。與此同時,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從細節處入手,采用鼓勵性語言,幫助幼兒在紙藝活動中獲得成就感,為幼兒的學習注入持續的動力,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促進幼兒的綜合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鎮沙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