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蓮
幼兒繪本涉及領域廣,蘊含著豐富多元的教育資源,對于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現階段的幼兒教育中,筆者發現,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引入繪本進行閱讀教學,以幫助和引導幼兒更好地學習、成長。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繪本閱讀活動和幼兒游戲相結合,讓幼兒在游戲中閱讀、在閱讀中玩耍,為幼兒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繪本以其特有的形式深受幼兒的喜愛。教師要深入挖掘繪本閱讀的教育價值,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為幼兒安排合理的教學內容,以鍛煉幼兒的繪本閱讀能力。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尋找幼兒的成長點和興趣點,將游戲融入閱讀活動,增強繪本閱讀活動的趣味性、生動性,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從而充分發揮繪本教育的引導作用。
一是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階段是幼兒學習語言的起始階段。繪本閱讀游戲化有助于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幼兒強烈的表達欲望。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與同伴進行互動,以豐富幼兒的語言詞匯,提高幼兒的自我表達水平,更好地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
二是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繪本以圖文結合的表現方式為主,繪本的圖畫具有較強的張力、內容直觀生動、色彩鮮艷豐富、文字簡潔具體,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易于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因此,繪本是良好的教育資源。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將繪本與游戲相結合,以閱讀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逐漸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是促進幼兒情感的發展。幼兒階段是幼兒情感發育的關鍵時期。通過繪本閱讀活動,教師可以為幼兒創造更多與人交流的機會,引導幼兒之間相互合作、相互競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幼兒情感能力的發展。
一是注重課程的游戲性。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要結合幼兒的成長規律,尊重幼兒的生活方式,以游戲為主,幫助幼兒在游戲中體會閱讀的樂趣。例如,在閱讀繪本《艾瑪捉迷藏》時,筆者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題,為幼兒創設了相應的故事情境,支持幼兒自主解讀繪本的畫面,并且結合幼兒多樣的心理特征,組織幼兒開展了捉迷藏游戲。這讓幼兒更好地掌握了動物保護色的秘密,豐富了幼兒的生活常識。
二是注重課程的主體性。幼兒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給予幼兒自由的游戲空間。例如,在閱讀繪本《換一換》時,筆者創設了“猜一猜”游戲活動,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不同動物的叫聲,并讓幼兒猜測是哪種動物的聲音。在幼兒觀賞動畫后,筆者引導幼兒了解了故事內容,組織幼兒進行“換聲音”“換名字”等游戲,并在活動過程中為幼兒提供線索圖。這有助于發揮幼兒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豐富幼兒的游戲體驗,讓幼兒在感受游戲快樂的同時,逐漸掌握相應的知識與技能。
三是注重課程的開放性。與傳統教學活動相比,游戲化的繪本閱讀活動更具開放性、包容性,更加關注幼兒的學習過程,更加重視幼兒學習經驗的正向遷移。例如,在閱讀繪本《小貝挖寶》時,筆者以“挖寶”的游戲方式引出了繪本故事中的主人公,這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幼兒在繪本中幫助小貝挖寶,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自主增刪了不同游戲的環節。這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提高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一)選擇合適的繪本讀物
教師要選擇一些故事生動、圖片鮮艷、情節簡單、易于幼兒理解和接受的繪本讀物,貼合幼兒的發展規律,立足幼兒的視角,充分挖掘繪本閱讀中的游戲元素,創新閱讀教學的形式,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促使幼兒在游戲中提高閱讀的興趣。
具體來說,教師應選擇幼兒喜愛、具有游戲元素、有助于開展活動的繪本。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要仔細研讀繪本中的內容,為幼兒設計一些科學、合理的游戲活動。例如,在閱讀繪本《好餓的毛毛蟲》時,筆者設計了“毛毛蟲吃過的食物會留下圓洞”的游戲;在閱讀繪本《漢堡男孩》時,筆者設計了迷宮游戲,讓幼兒一邊閱讀一邊尋找迷宮的出口。游戲化的繪本閱讀活動有助于幼兒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深化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推動幼兒全面發展。
(二)充分利用角色扮演游戲
在繪本閱讀游戲中,教師可以結合繪本中的故事情節,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游戲,在提升幼兒觀察能力的同時,鍛煉幼兒的模仿能力、表演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角色扮演游戲有助于幼兒進一步體會故事的內容,引導幼兒深入感受角色的心情,幫助幼兒掌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例如,在閱讀繪本《小黃雞和小黑雞》時,筆者為幼兒營造了“小樹林”的故事情境,鼓勵幼兒自主扮演繪本中的小黃雞、小黑雞,指導幼兒結合繪本中的故事情節在樹林中游玩、捉蟲子、淋雨等。在表演角色的過程中,幼兒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分享,這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同時,教師利用角色扮演游戲開展繪本閱讀活動,能鍛煉幼兒的自我表達能力,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故事中的道理。
(三)積極開展各種藝術游戲
藝術游戲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教師可以通過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豐富幼兒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提高幼兒教育的有效性。在繪畫游戲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主解讀繪本故事中的場景情節,支持幼兒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鼓勵幼兒自主創造、自行設計、自由創編,以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在音樂游戲中,教師可以依據繪本故事為幼兒放映相應的音樂,組織幼兒進行歌唱比賽、舞蹈比賽等,引導幼兒感受美、享受美、表現美。
例如,在閱讀繪本《香香的被子》時,筆者讓幼兒依據繪本中的圖畫以及文字描述,自主設計、制作自己喜歡的被子,并且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幼兒園的大廳中,鼓勵幼兒主動與人分享自己的設計思路,讓幼兒在其他幼兒的評價中獲得成就感和喜悅感。游戲化的繪本閱讀活動有助于鍛煉和發展幼兒的創新、創造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素養,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
(四)構建新的區域游戲
在幼兒教育中,區域游戲是常見的游戲形式之一。教師可以依據幼兒的發展需要,創新幼兒教育的內容,將區域游戲與閱讀活動相結合,促進幼兒學習能力的發展,調動幼兒閱讀的積極性。例如,在閱讀繪本《小熊的帽子》時,筆者在活動區域投放了帽子、拐杖等道具,鼓勵幼兒自主設計角色,支持幼兒模仿小動物說話,引導幼兒探索游戲材料的新玩法。另外,筆者還設計了“尋帽子”游戲,讓幼兒依據繪本故事中的情節尋找小熊丟失的帽子。
(五)打造專門的閱讀區
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專門的閱讀區域,將相應的繪本書籍按一定順序整齊擺放,引導幼兒自主閱讀并培養幼兒有借有還的良好習慣。在閱讀區,教師可以打亂故事圖片,要求幼兒正確排序并講述故事的內容。當幼兒熟悉了故事內容后,教師可以增加一些常見的動物、物品的圖片,并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以,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提高幼兒的閱讀理解水平。同時,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引導幼兒依據自己的想象裝飾半成品,為幼兒營造輕松自由的閱讀環境,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總的來說,在幼兒教育中,繪本閱讀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它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推動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教師要將繪本閱讀與游戲活動相融合,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幼兒的閱讀能力,幫助幼兒理解繪本的內容,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進而提升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果。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官田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