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琪,施偉偉
(南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 江蘇 南通 226001)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并發癥[1],它會給患者帶來一系列的身心障礙,如焦慮、失眠、抑郁等[2]。有研究顯示,50.5%的PHN 患者有失眠癥狀,其中30.6%為中度至重度失眠,與疼痛強度呈正相關,說明PHN 患者的疼痛程度是失眠的高危因素[3-4]。此外,PHN 患者的焦慮和抑郁與疼痛程度密切相關,長期的慢性疼痛和現有治療方法的局限性往往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和工作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導致抑郁和自殺等嚴重的后果[5-6]。因此,預防PHN 的發生發展成為臨床診斷和治療帶狀皰疹的重要問題。本研究旨在分析PHN 發生的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南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接受治療的145 例帶狀皰疹患者,根據患者有無PHN 發生情況,分為PHN 組(n = 54)和無PHN 組(n = 91)。納入標準:①符合人民衛生出版社《皮膚性病學》擬定的帶狀皰疹診斷標準;②皮疹愈合后仍持續疼痛超過3 個月判定為PHN;③年齡超過14 周歲;④無精神疾病和認知障礙;⑤愿意參加調查研究,且能夠提供完整信息。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嚴重內外科疾?。虎谄渌驅е绿弁?;③資料不完整或是患者和/或家屬不愿配合,拒絕調查。其中PHN 組男性24 例,女性30 例;50 歲及以上患者49 例,50 歲以下患者5 例。無PHN 組患者男性43 例,女性48 例;50 歲及以上患者62 例,50 歲以下患者29 例。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1)通過病歷資料和問卷調查方式進行研究,統計分析患者的年齡、性別、臨床體征、合并癥、實驗室檢查指標及治療藥物等信息,通過全面調查與統計分析,明確帶狀皰疹患者臨床特點。(2)對PHN 發生情況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和Logistic 回歸分析,確定主要影響因素。
由同一組醫護人員通過表格、咨詢、問診與觀察多種形式收集所有帶狀皰疹患者的其臨床資料,包括年齡、皮損類型、急性期疼痛(輕、中、重)、皮損面積(<3%、3%~5%、>5%)、發病到接受治療時間(<3 d、3 ~7 d,>7 d)、前驅痛(輕、中、重)、合并慢性疾病、C 反應蛋白升高、紅細胞沉降率升高以及有無PHN 等情況。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計數資料用頻數(n)、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使用單因素分析和Logistic 回歸分析方法,明確影響PHN 發生的風險因素。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年齡、皮損類型、急性期疼痛、皮損面積、發病到接受治療時間,以及前驅痛、合并慢性疾病、C 反應蛋白和紅細胞沉降率水平異常與PHN 發生有關(P<0.05),見表1。

表1 兩組單因素分析
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皮損類型、急性期疼痛、皮損面積、前驅痛、合并慢性疾病、紅細胞沉降率水平異常,是帶狀皰疹患者發生PHN 的風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帶狀皰疹患者發生PHN 影響因素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帶狀皰疹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皮膚病,其作為病毒性疾病,發病率較高,多由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引發。發病后,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皰疹、紅斑等癥狀,對皮膚、神經節等有侵犯性的影響。流行病學顯示,帶狀皰疹的發病無性別差異,該疾病的發病群體以中老年人為主。若不及時對帶狀皰疹患者實施治療,可能會引發腦膜炎、肺炎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后遺神經痛是帶狀皰疹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該病癥主要表現為陣法性、持續性疼痛,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而,掌握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影響因素尤為必要。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皮損類型、急性期疼痛、皮損面積、發病到接受治療時間,以及前驅痛、合并慢性疾病、C 反應蛋白和紅細胞沉降率水平異常,與PHN 發生有關(P<0.05);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皮損類型、急性期疼痛、皮損面積、前驅痛、合并慢性疾病、紅細胞沉降率水平異常均是影響PHN 發生的風險因素(P<0.05)。(1)年齡是PHN 唯一公認的危險因素。年齡越大,PHN 發病率越高。本文結果顯示,PHN 組患者≥50 歲的患者占比達到90.74%,顯著高于無PHN 組的68.13%。流行病學研究顯示,50 歲以上患者PHN 發病率為10%~20%,80 歲以上患者PHN 發病率高達30%。PHN 的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疼痛緩解時間和治療時間隨年齡增長而延長[7-8]。由此可以看出,年齡會對PHN 的發生產生影響。(2)在皮損類型方面,PHN 組中壞疽型的皮損患者發生率(46.3%)明顯高于無PHN 組(27.47%)。該結果提示,壞疽型的皮損更容易使患者發生PHN。主要原因在于,壞疽型的皮損病情比較嚴重,容易反復且不易康復。(3)在急性期疼痛方面,PHN 組中重度患者發生率(55.55%)顯著高于無PHN 組(29.67%)。說明急性期疼痛越嚴重,PHN 發生率越高。急性疼痛是由神經炎癥反應和皮膚損傷引起的,受累神經元發生炎癥、出血、壞死,受累皮膚出現紅斑、水皰、破潰[9]。本研究發現,急性期疼痛會增加PHN 的發生率,這與既往論證[10]一致。臨床上應重視重度急性疼痛患者,預防PHN 的發生。(4)在皮損面積方面,皮損面積>5%的PHN 組患者達到53.7%,而無PHN 組的患者僅為28.57%,說明皮損面積會影響PHN 的發生。嚴重的皮膚病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急性期感染的加重,皮損面積越大,提示炎癥越廣泛,神經損傷越嚴重,因而更容易發生PHN。在臨床工作中,應高度重視嚴重皮膚病變的患者,以縮短愈合時間,降低PHN 的發生率。(5)在發病到接受治療的時間方面,調查發現PHN 組中有50%的患者治療時間>7 d,與無PHN 組中診療時間>7 d 的患者相比要更高,提示發病到接受治療的時間會對PHN 產生影響。因而,在發生帶狀皰疹后,患者要在短時間內就醫。PHN 組3 d 內治療帶狀皰疹的比例低于非PHN 組,提示PHN 的發生與初次治療的時間有關。早期抗病毒治療抑制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復制過程可以縮短帶狀皰疹急性期和緩解疼痛的急性期,但只能維持72 h,這可能是由于抗病毒藥物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對水皰形成和現有損傷影響甚微。
綜合影響PHN 發生的風險因素來看,要加強對帶狀皰疹患者的重視,建議如下:(1)加強對就診患者基本情況的考察。在患者就診期間,要對帶狀皰疹的年齡、皮損類型、皮損面積及合并慢性疾病等基本情況進行了解,掌握患者的具體情況,明確患者是否有PHN 發生的風險因素。在此基礎上,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2)健康宣教[11]。向患者講解年齡、皮損類型、急性期疼痛、皮損面積、發病到接受治療時間等對PHN 的影響,使患者對其風險性因素有一定的了解,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同時,為患者講解具體的PHN 預防方案,包括患者治療期間定期巡視病房,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時掌握患者病情變化,給予患者相應藥物,要求患者嚴格遵醫囑用藥。對于涂抹皮損區域的藥物,醫護人員要向患者講解如何正確地涂抹用藥,患者要認真觀察,仔細聆聽,嚴格按照醫護人員的指導,將藥物涂抹于皮損部位。對于合并慢性病的患者來說,要結合患者合并的慢性病類型,給予患者相應的藥物干預[12]。若患者合并高血壓,則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降壓藥物;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則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降糖藥物,同時控制糖類飲食的攝入。(3)定期檢測指標?;颊咴诮邮苤委熎陂g,要定期檢測患者的紅細胞沉降率水平,若患者水平出現異?,F象,要立即告知主治醫生。除此之外,醫護人員要指導患者展開鍛煉,若患者的年齡較小,可協助患者跳繩、慢跑等,若患者的年齡較大,可引導患者練太極拳。通過鍛煉的方式,促進血液循環,實現對PHN 的有效預防。
綜上所述,帶狀皰疹患者年齡、臨床體征、治療和合并癥情況,對PHN 發生會產生影響,需要臨床治療中針對性防控相關因素,以此預防和控制PHN 發生,改善帶狀皰疹患者預后。治療過程中要注意監測患者病情和體征,針對性地采取干預措施進而降低PHN 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