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君,戴偉超,陳錚,陳珊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福建福州 350001
無乳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鏈球菌,其大多數存在于女性的下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內[1]。產婦是感染無乳鏈球菌的高發人群,通常發生在妊晚期,寄生在產婦陰道約下1/3的位置,該細菌繁殖能力比較強,是孕婦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菌之一,會導致流產、早產、宮內感染、新生兒敗血癥、腦膜炎等,對新生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且病死率也較高[2-4]。研究表明,約50%新生兒GBS感染為早發型,并且與孕母感染GBS有密切聯系,GBS感染造成的新生兒病死率高達10%,幸存的新生兒會發生腦膜炎,并且會遺留下相應的神經系統后遺癥[5-6]。對無乳鏈球菌感染的治療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該病菌對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以及紅霉素類都比較敏感[7]。該研究選擇2015年2月—2021年2月該院收治的GBS感染孕婦所生的新生兒6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孕晚期產前抗生素治療無乳鏈球菌感染對新生兒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選取該院收治的GBS感染孕婦所生的新生兒6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孕母產前是否有使用抗生素治療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產婦年齡23~38歲,平均(26.34±2.56)歲;新生兒中男嬰兒和女嬰兒分別為14例,16例;剖宮產13例,順產17例;胎膜早破12例。研究組中產婦年齡24~40歲,平均(26.57±2.49)歲;新生兒中男嬰兒和女嬰兒分別為12例,18例;剖宮產11例,順產19例;胎膜早破1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納入標準:①孕晚期孕35周以上;②陰道分泌物或肛拭子GBS培養陽性;③無其他感染史。
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意識障礙者;②合并其他嚴重的妊娠期并發癥者;③臨床資料不完整者;④合并心臟病、慢性高血壓等者。
1.3.1 GBS檢查 使用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試劑盒(內含GBS檢測卡和1、2號GBS抽提液)檢測GBS。取兩組研究對象仰臥位,使用2根無菌陰道棉拭子放置于陰道下1/3的位置旋轉1周粘取分泌物并放置于無菌試管中(內含1、2號GBS抽提液各5滴),抽提液充分浸泡棉拭子并旋轉搖勻,等待10 min后,取抽提液滴至檢測卡中,12 min后對檢查結果。
1.3.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基礎助產、引產等對癥分娩干預;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抗生素為頭孢唑啉(國藥準字H20023052;規格:2.0 g按C14H14N8O4S3計),確診后給予1 g頭孢唑林加100 mL生理鹽水靜滴,8 h后給予0.5 g頭孢唑林加100 mL生理鹽水靜滴,3次/d,治療7 d,在胎膜早破或者臨產時給予0.5 g頭孢唑林加100 mL生理鹽水靜滴。
①比較兩組新生兒不同時間白細胞(WBC)、C反應蛋白(CRP)結果,采集兩組新生兒生后6、24、72 h靜脈血3 mL,使用日立7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WBC;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CRP水平,白細胞>30×109/L,CRP>5 mg/L為異常。
②比較兩組新生兒臨床癥狀異常反應,包括黃疸升高、納差、嘔吐、發熱、呼吸困難。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或率(%)表示,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新生兒生后6、24、72 hWBC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生后6 h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生后24、72 h的CRP水平對照組顯著高于研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不同時間WBC、CRP結果比較(±s)

表1 兩組新生兒不同時間WBC、CRP結果比較(±s)
?
對照組臨床癥狀異常反應發生率為53.33%,研究組為26.67%,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臨床癥狀總異常反應發生率比較[n(%)]
孕晚期婦女的泌尿生殖道pH會發生改變,激素水平也會發生變化,使得泌尿生殖道的抵抗力降低,無乳鏈球菌感染宮體內膜、羊水、胎膜,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會造成影響,并且會導致新生兒出現肺炎、敗血癥、化膿性腦膜炎等[8-10]。GBS對絨毛膜產生吸附,能形成毒素,導致絨毛膜膠原蛋白降解,失去屏障功能,穿透絨毛膜、造成絨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11-12]。羊膜腔感染之后,胎兒供血阻力會增加,導致宮內環境改變,造成羊水污染,從而增加新生兒敗血癥的發生率[13-14]。對孕晚期孕婦進行GBS篩查,給予檢測為陽性的孕婦抗生素預防性治療,能夠減少陰道以及直腸內GBS帶菌量[15]。相關研究表明,抗生素治療至胎兒娩出間隔時間>4 h,其會很大程度上減低垂直感染率,能夠有效預防新生兒早發型GBS感染[16-17]。
該研究中,對照組新生兒生后不同時間WBC為6 h(20.05±7.21)×109/L、24 h(18.47±6.39)×109/L、72 h(11.08±4.06)×109/L,與研究組為(19.24±5.83)×109/L、(18.35±4.56)×109/L、(10.39±2.72)×109/L相近(P>0.05);CRP水平為6 h(1.10±4.89)mg/L與研究組(0.41±0.59)mg/L相近 (P>0.05);24 h(8.45±12.18)mg/L、72 h(7.76±10.23)mg/L明顯高于研究組(3.42±4.10)mg/L、(1.90±2.48)mg/L(P<0.05);與羅力冰等[18]研究結果一致,其選擇105例GBS陽性孕婦所生的高危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抗生素組新生兒生后CRP為6 h(0.32±0.65)mg/L、24 h(3.58±4.16)mg/L、72 h(1.86±2.58)mg/L,對照組為(1.05±4.94)mg/L、(8.38±12.24)mg/L、(7.82±11.89)mg/L,兩組新生兒生后6 hCRP水平相近(P>0.05),對照組24 h、72 hCRP水平顯著高于研究組(P<0.05);說明在孕晚期GBS篩查陽性的孕婦所生的高危新生兒中CRP可以作為反映GBS感染狀態的重要指標。該研究中,對照組臨床癥狀異常反應發生率為53.33%,研究組為26.67%,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χ2=4.444,P<0.05);說明給予GBS感染孕婦抗生素治療,可以降低新生兒臨床癥狀異常反應發生率。
綜上所述,孕晚期產前抗生素治療無乳鏈球菌感染可以預防GBS傳播,減少新生兒臨床異常表現,在GBS感染中要做好GBS感染的檢查和藥敏試驗,并使用抗生素治療,降低對新生兒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