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設計扶貧”作為一種基于設計來達到扶貧效果的理念,在現如今農產品以及文創產品的包裝設計上運用的十分廣泛,“設計扶貧”理念下,需要的是設計院?;蛘呤且恍┢髽I能夠結合產品賣點,整合自身以及社會相關資源,從包裝設計、模塊化設計以及宣傳設計等多個方面去提升品牌形象,從而達到提高產品銷售額的效果。近些年伴隨著網絡的發展,“設計扶貧”理念結合網絡銷售渠道更能夠改變傳統農產品滯銷的情況,通過打通網絡銷售渠道,改變農產品包裝方式去實現農民通過農產品進行產業脫貧的效果??梢哉f“設計扶貧”已經逐漸的成為地方結合企業實現精準扶貧的一種新的方式和途徑。研究如何通過對農產品進行包裝設計,通過網絡創造全新銷售途徑則是當前“設計扶貧”理念的關鍵。
【關鍵詞】助農產品;設計扶貧;包裝設計;產業脫貧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22-175-03
【本文著錄格式】張珍變.基于“設計扶貧”理念的網絡助農產品包裝設計理念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21,11(22):175-177.
課題項目:本文為晉中學院“1331工程”創客團隊——“互聯網視域下山西農特產品包裝設計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編號:jzxycktd2019009)。
“設計扶貧”理念是近些年才逐漸衍生出來的,在我國,扶貧本身就是國家發展中的重點解決的戰略問題,現如今全球很多地區和國家依舊存在嚴重的貧困問題,因此從第二屆世界工業設計大會開始,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我國工信部以及工業設計協會就聯合提出了“設計扶貧”這一理念,提倡我國以及全球設計行業通過設計的力量來完成消除貧困這一艱巨的任務,這也就是“設計扶貧”理念提出的大背景?!霸O計扶貧”理念本身就是基于設計作為核心,以設計援助的形式去幫助欠發達地區以及國家的貧困人群?!霸O計扶貧”理念中還涵蓋了在設計過程中貫徹低碳環保和可持續性發展,因此強調“設計扶貧”更多的是采取綠色設計,從解決貧困民眾的衣食住行用等多方面入手,通過開展為貧困民眾而設計,從而實現貧困民眾的農產品產業升級,借助農產品網絡銷售的多樣化來實現產業脫貧。
在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和“互聯網+扶貧”的號召指導下,互聯網本身普惠廣泛高效的特點跟農村的脫貧工作開展真正的結合了起來。我國的貧困民眾中,農民占比是最高的,特別是一些偏遠山區的農民,農業種植是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但是因為交通閉塞加上信息閉塞,他們的農產品難以對外進行銷售,存在嚴重的農產品滯銷問題。通過“設計扶貧”以及“互聯網+扶貧”的雙重推動,這些農產品有了時尚新穎的包裝,有了電商平臺以及新媒體社交平臺,他們的農產品得到了公益推廣,越來越多原本滯銷的農產品在網絡環境下成為時下最為熱銷的農產品,“設計扶貧”解決了農產品在網絡銷售過程中包裝以及品牌形象等問題,同時擴大了這些農產品的銷售切入點,真正的實現了對農產品的助銷效果。
一、網絡助農產品概述
其實,在研究了眾多貧困地區的農業種植特點之后發現,很多貧困地區本身的農作物種植效果并不差,很多地區特色農產品數量眾多,再加上一直以來,我國對貧困地區的農業發展是十分重視的,不僅安排專業的技術人才解決生產種植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同時還在不斷的改善這些地區的交通運輸問題,但是依舊存在增產不增收的情況。農民年年都是大豐收,但是個人生活水平卻沒有得到顯著的提升。深入研究之后發現,這主要是因為農產品的滯銷問題十分嚴重,農產品滯銷現在已經成為真正影響和制約我國扶貧政策落實的關鍵因素。農產品的滯銷則主要跟產品本身知名度低,消費者認可度低,銷售渠道沒有打通有很大的關系。
現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購物以及消費的重要平臺,要想實現對貧困農民的精準經濟扶貧,那么借助“互聯網+”就是十分重要的措施。無論是通過電商平臺進行扶貧還是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扶貧,其本質都是要將農產品跟互聯網結合起來,從而實現精準扶貧。現如今,很多的電商平臺對農產品的網絡宣傳和推廣基本都是帶著公益性質的,更多的是幫助農產品打出知名度,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提升農戶們的收入。同時政府以及相關的企業也在積極的拓展網絡銷售的平臺,適時進行助農促銷的活動,通過借助QQ、微信、微博以及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去進行廣泛的宣傳,爭取擴大宣傳范圍,推動農產品網絡銷售渠道的全面覆蓋,這對解決當前貧困地區農產品產業扶貧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拓展銷售渠道,解決滯銷問題,才能夠幫助貧困農民增收。
二、網絡銷售助農產品包裝常見問題
現如今,助農產品本身無論是在電商平臺還是在新媒體平臺上,整體的銷售態勢都是很良好的,但是隨著助農產品在網絡上的宣傳擴大,網絡消費升級,其本身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助農產品自身的品牌形象以及銷售口碑。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助農產品的包裝設計以及品牌形象設計問題。
(一)包裝材料不環保
本著節約成本的出發點,很多農產品中對包裝都不太重視,再加上農民自身對環保不夠重視,因此很多都用的是不易降解的塑料袋或者是泡沫箱,這些塑料袋和泡沫箱在使用后被隨意丟棄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同時也極大的影響了農產品本身的品質和對外的品牌形象,特別是一些對外出口的農產品,因為不環保而受到了抵制。
(二)包裝容器、結構設計不合理
在網絡助農產品的包裝過程中,經常會采用泡沫箱、紙盒以及塑料袋作為外包裝,這些包裝物本身沒有設計相關的緩沖,難以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對農產品的損傷,同時因為沒有針對農產品特點進行專門的包裝容器結構設計,因此在進行包裝的時候要不就是農產品太大,包裝盒太小,農產品直接頂壞了包裝盒,要不就是包裝盒太大,農產品太小,造成間隙不利于運輸,很容易導致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破損泄露,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導致農產品自身口碑受損,在消費者體驗這一塊難以建立信任,久而久之,降低了農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信任感。
(三)包裝裝潢設計粗糙
因為農產品本身產生于農民手中,農民因為認知有局限性,只是單純的看中農產品質量,卻忽視了農業商品本身的附加值,再加上他們的設計認知水平有限,設計資源不足,因此對外包裝設計十分忽視。即便是一些農村地區的中小企業在外包裝上都擺脫不了“土”的形象,不在包裝設計上下功夫,導致包裝裝潢粗糙,在銷售的過程中不反思自己的包裝設計效果,反倒是一味地憑借著消費者對貧困農民的同情心,將粗糙感和包裝“土”作為農產品的特有形象,單純的認為農產品就應該這樣,這只會不斷的降低消費者對農產品的期待感。
(四)品牌化缺失
最后就是品牌形象缺失問題,這幾乎涵蓋了所有貧困地區農產品,不重視品牌營造,沒有品牌意識,不愿意在設計上投入成本,因此推出的農產品難以在市場上獲得消費者的信任,雖然產品質量不錯,但是消費者想要再次購買的時候,沒辦法確認是否跟第一次的農產品相同,難以真正的打開市場,沒有品牌加持,農產品就像網絡上的散沙,難以形成強大的市場號召力,更不利于農產品進行宣傳。
三、以包裝設計破解網絡助農產品相關問題需要解決的前提條件
(一)農村地區開展包裝設計提升需要解決設計資源不足的問題
現如今,我國社會中的設計資源都在全面向城市聚集,向中高端消費群體傾斜,很多的設計資源都集中在中大型城市,雖然現如今網絡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設計資源上的距離壁壘,但是很多農村地區的企業或者是農民自身對設計的重視程度不高,審美認知上也有所滯后,再加上能夠投入到設計上的經費不高,因此難以真正的獲得高水平的包裝設計服務。
(二)農村地區開展包裝設計提升需要解決認知問題
很多農村地區的農產品經營者自身的思想局限性嚴重,對提升網絡助農產品的包裝設計認知不足,需求不迫切,針對這一點,必須進行改變,要讓他們認識到助農產品的銷售絕對不能夠僅僅依靠消費者的同情心,這是走不穩,走不遠的,要從包裝設計入手,逐漸的建立品牌形象,打響品牌號召力。網絡助農產品本身推廣的就是農產品中的好產品,因此應該建立的是長期發展的定位,而不是一心想著憑借消費者的同情心狠賺一筆。助農產品的銷售必須秉持的是給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質優的好產品,而不是想著賺取同情心,只有建立好的品牌形象,注重農產品的方方面面,本著長期銷售,獲得消費者的信任才是發展之道,而不是只顧眼前利益,不愿意花錢,不愿意吃虧。
四、以“設計扶貧”理念為導向提升網絡助農產品包裝的具體實施方案
現如今,電子商務發展十分迅速,農產品雖然得到了電商平臺以及新媒體平臺的公益性推廣宣傳,但是在“設計扶貧”理念指導下,對農產品的包裝一定要結合網絡平臺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設計,從而達到提升農產品銷量的效果。
(一)踐行生態包裝理念
“設計扶貧”理念中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點,那就是“設計扶貧”強調的是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包裝設計方面也需要貫徹生態包裝的理念,在進行包裝設計時要充分的考慮到環保的問題,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更多的運用簡約化設計,以便于包裝材料可以重復循環使用,同時在材料的選擇上要運用易于回收、便于處理的生態包裝設計。其次就是在包裝設計上要多結合貧困地區的自然資源或者是農業資源,在設計應用上可以用到雜木、秸稈或者是一些竹藤等,滿足就地取材的基本原則,在成本節約和創新設計上達到新的平衡,以生態化的包裝去取代原本的塑料袋或者泡沫盒的包裝方式,真正的將生態包裝設計的理念踐行起來。
(二)借鑒使用模塊化包裝設計思路
除在包裝材料的選擇上踐行生態包裝理念外,在包裝容器的設計以及裝潢方面也要進行充分的考慮,首先農產品本身在包裝設計上一定要重視視覺形象,這樣才有利于整體的宣傳,其次就是在包裝容器中要注重結構的設計,要讓包裝設計足夠的穩定,有很強的便利性和重復使用的價值,其次要宣傳助農產品本身的公益性質以及整個包裝容器的價格控制。當然對農產品而言,如果在設計上采取單一農產品進行獨立設計包裝的話,那么整體的設計以及包裝容器的生產資金投入就比較高,因此在設計上要采取模塊化的包裝設計思路,盡可能讓一個包裝容器滿足不同的農產品需求。
通過采取符合網絡銷售以及快遞運輸的通用性包裝結構模板以及裝潢模板,結合商品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農產品包裝設計,一來可以最大化的節約農產品在包裝上的時間,同時也可以降低整體的設計成本,解決貧困地區農產品包裝問題的同時也最大可能的實現了對網絡助農產品品牌形象的構建以及服務品質的提升。
(三)農產品快遞緩沖包裝強化
相較于其他產品而言,農產品往往產地都是偏遠的農村地區,因此商品運輸距離長,道路的條件相對而言比較差,農產品更多的還是以瓜果蔬菜為主,這些農產品本身是很容易在運輸途中出現破損情況的,因此針對農產品包裝的緩沖結構是十分重要的,而這也變相的增加了農產品的銷售成本,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產品在市場環境中的價格競爭力,同時這些緩沖結構如果簡化,那么農產品在運輸途中一旦出現破損,則會導致品質下降,更加得不償失。
因此在包裝緩沖結構上的設計,既要考慮農產品本身的特點,同時又要考慮整個緩沖材料的成本,甚至還需要考慮緩沖材料自身的環保特點,這就需要針對農產品特點,設計專門的環保型緩沖材料,同時要跟快遞企業合作,要保證這樣的環保型緩沖材料能夠多次頻繁的使用,以此來盡可能的分攤設計和制造成本,解決農產品運輸途中的緩沖保護問題,同時降低設計生產成本,拓展設計的多樣性和自由度。
(四)倡導助農產品品牌建設,方便獲取消費者信任與好感
“設計扶貧”理念中,對打造區域品牌是十分重視的,產品如果缺乏品牌形象就容易產生廉價感,給人們帶來低價滯銷的刻板印象,因此農產品的開發一定要考慮到品牌形象的建設。
農產品本身作為一種商品,雖然更多的是給人一種公益宣傳的認知,但是其實只要農產品銷售穩定,質量好,那么一定是可以開發成為品牌的,是可以形成品牌影響力的。而且農產品因為其本身物美價廉,質量也比較好,因此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再加上對農民普遍的樸實認知,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好感,因此其本身是十分適合進行推廣和宣傳的,品牌形象的建立也是最容易的。當一個農產品具有了醒目的品牌形象之后,消費者就會產生記憶,更容易幫助農產品擺脫低端廉價的社會認知,從而逐漸的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
農產品的包裝設計對其品牌形象的建立是有直接影響的,可能同類型農產品外形差異不大,但是一旦品牌形象結合包裝設計形成了消費者自身的固有認知之后,農產品自身的視覺檔次就得到了提高,消費者更加信任,更有好感,更容易將有鮮明特點的包裝設計的農產品的附加價值進行認可,從而達到提升農產品銷售效果的目的。
五、結語
在當前“設計扶貧”理念的指導下,越來越多具有豐富設計資源以及強大設計能力的學校和設計結構以公益性質或者是設計收費的形式去幫助農產品進行包裝設計,從而推動農產品在電商平臺或者是新媒體平臺的扶貧銷售,一方面通過設計去展現農產品物美價廉的特點,另一方面幫助農產品通過包裝設計形成品牌形象,從而得到穩定的銷售渠道和固定的消費群體,形成農產品的特色產業鏈,幫助貧困農民增加收入,走上鄉村振興的致富之路。
參考文獻:
[1]韓超.為貧困民眾而設計——當代中國“設計扶貧”初 探[J].藝術評論,2019(1 ):89-93.
[2]馬玉榮.扶貧新業態:“互聯網+”扶貧[J].新經濟導刊,2018 (3):79-85.
[3]朱燕.電商精準扶貧——互聯網+農業背景下的扶貧新路徑[J].經濟研究參考,2017(8):76-82.
[4]陳靜.“互聯網+”助農產品走出田間地頭[J].種子科技,2016(2):10.
[5]人民網.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 的報告[EB/OL]. (2017-10-28). http://cpc. people,com. cn/ nl/2017/1028/c64094-29613660. html.
[6]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設計扶貧十大模式及措施重磅發布! 全國設計扶貧工作全面推進! [EB/OL].(2018-12-13). http: //www. sohu. com/a/281687023_283830.
[7]張宇.現代網絡條件下的農產品包裝設計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9(1):123-124.
[8]王笑蕾.電商扶貧助農產品“出道”實現農產品生產、銷售 精準定位[EB/OL]. (2018-07-15). http://www. cnr. cn/list /finance/20180715/ t20180715_524301166.shtml.
作者簡介:張珍變(1979-),女,山西榆次人,碩士研究生,晉中學院美術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